中国邮政“十五”发展的基本构想

国家邮政局

一、“九五”期间邮政发展的基本情况

“九五”期间,特别是邮政独立运行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信息产业部的领导下,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国邮政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我国邮政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九五”期间,邮政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3.5% ,2000年达到424亿元,是1995年的2.9倍。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邮政独立运行两年来,共减亏147亿元,减亏幅度达到82%。“九五”时期,是中国邮政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减亏效果最好、变化最大的时期。全国邮政行业实现了邮电分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邮政运行体系;邮政综合服务能力发生显著变化,基本建成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三流合一”的服务网络;经营效益显著提高,圆满完成扭亏增盈的阶段性目标;邮件传递速度明显加快,服务质量显著改善;特别是通过体制改革、管理创新、技术进步和强化经营,中国邮政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邮电合一的管理体制。为了促进邮政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更快发展,1998年,国家对邮电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成立国家邮政局,实施邮、电分营,建立了邮政独立运行的体制。在此基础上,邮政部门不断改革完善自身运行体制:一是加快实施了邮区中心局体制。逐步将原来分散在2200个单位的邮件处理功能集中到了201个邮区中心局。降低了邮件处理和运输成本,提高了全网运行效率和质量。二是加大了专业化管理力度。全国邮政初步建立了储汇、速递、报刊等几大专业经营管理体系,调整了省级邮资票品管理体制,为今后实行专业化经营打下了基础。三是进行了投递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面向社会、适应市场的投递运行机制。

 (二)“九五”期间,按照“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提高科技含量”的原则,邮政加快了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重点建设了综合计算机网,并不断完善实物传递网,有效解决了制约邮政发展的能力“瓶颈”问题。全国邮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7亿元,是“八五”的2.7倍。全国邮政资产总额累计达到144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达到818亿元,是“八五”末的2.83倍。

经过“九五”建设,一个覆盖全国、沟通城乡、联通世界,具备多种运输手段,拥有先进信息传输平台的邮政网络已经基本形成,邮政信息传递、物品运送、资金流通“三流合一”服务功能的内涵和外延正不断丰富和拓展。

(三)邮政独立运行后,根据市场经济对邮政提出的客观要求,全国邮政部门普遍强化了经营意识和效益观念,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新型业务,加大营销力度,广泛开展联合经营,促进了邮政业务的快速发展。 “九五”期间,邮政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业务收入占GDP的比重由“八五”末的0.25%提高到0.46%。1999年实现减亏112.6亿元;2000年,再减亏34.4亿元,两年迈出两大步。“九五”末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9万元,比“八五”末提高3.9万元。全国有12个省(区、市)邮政企业实现了收大于支。

(四)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邮政部门始终注重提高社会效益,通过深入开展“树邮政形象,创优质服务”活动,切实履行了普遍服务义务,服务热点和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服务水平有明显提高,基本适应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用邮需求。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实现了邮件全面提速和包裹投递到户。去年9月1日起,邮政部门克服困难并在交通运输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实现了国内信函、包裹、印刷品等邮件的全面提速。为压缩内部处理时限,23000多名邮政职工重新恢复了夜班作业。提速后省会城市之间的函件时限平均加快1—2天,包裹、印刷品时限平均加快2—4天。特快专递实现了京、沪、穗之间和东部地区之间的次日递,7个一级中心局之间次日递率达到80%;全国中央、省级日报实现早报早投率达到57%。各类邮件妥投时限准时率达到90%以上。从去年7月1日起,全国基本实现了省会城市城区普通包裹免费直投到户;10月1日起,全国又实现了县以上城市城区邮购包裹免费投递到户。邮件提速和包裹投递到户,拓展了邮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标志着邮政服务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二是服务种类更加丰富。邮政部门在办好邮递、集邮、金融三大类数十种传统业务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业务,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电子邮政,建立了“183”电子商务网站和“185”信息服务系统,开办了网上订报、网上集邮、网上汇兑、网上购物等业务,向社会提供了信息和物流配送服务。我国邮政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了业务关系,函件和包裹可以递送到世界各地,特快专递通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汇兑业务覆盖20个国家和地区。

三是服务质量有较大提高。颁布了《邮政通信服务规范》,加强了营业和投递的规范服务,全国县以上城市规范化服务窗口达到80%以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建立了集业务受理、查询和投诉于一体的客户服务中心。特快专递实行上门揽收,桌对桌服务;报刊发行采取集订分送、异地订阅、电话订阅;邮政储蓄扩大了异地存取范围,增加了“绿卡”的消费功能。同时,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新建了一大批报刊亭和信报箱群,使邮政服务深入广大社区和千家万户。邮政服务综合满意度达到80分以上,邮政成为社会评价较好的行业之一。

(五)社会地位发生显著变化,邮政发展的外部环境明显改善

“九五”期间,随着邮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邮政社会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1999年,通过成功举办第22届万国邮联大会,充分展示了中国邮政的新形象,进一步提高了中国邮政的社会地位和国际地位。

作为邮联行政理事会主席国和经营理事会理事国,中国邮政切实履行职责,在瑞士万国邮联总部,成功主持了第一次邮联行政理事会会议。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我们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邮政的双边关系。与发达国家邮政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开展了双边和多边人员培训;与发展中国家邮政的联系也更加广泛,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一些国家对我国邮政发展改革的做法和研制生产的邮政设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中国邮政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几年来,各级邮政部门广泛宣传邮政,增进了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邮政的认识和理解。经过努力,国家有关部门将邮政纳入国家计划实行直接管理;给予邮政“8531”的经营补贴和在建项目缺口资金补贴政策;邮政企业集中汇缴所得税、以省为单位进行企业登记等问题也获得国家税务和工商部门同意。许多省(区、市)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表示要大力扶持邮政发展,许多地方出台了支持邮政事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许多地方把邮政建设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并将报刊亭和信报箱群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有的地方还减免了邮政局所建设征地费用和邮政车辆过路过桥费。邮政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六)队伍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形成了艰苦创业和奋发向上的氛围

几年来,全国邮政部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发展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树立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一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得到弘扬。邮政独立运行后,面对扭亏和发展的艰巨任务,广大干部职工知难不畏难,知苦不怕苦,知穷不言穷,自我加压,勇挑重担,积极为全网作贡献。大家想邮政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将个人前途与企业效益、邮政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满腔的工作热情和忘我的工作干劲,全身心投入到邮政创业之中,脚踏实地,勇于奉献,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典型。

二是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通过深入开展“三讲”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培训,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决策水平和领导才干有了较大提高,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更加扎实。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一支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技术队伍和营销队伍正在形成。通过加强技术和业务培训,提高了广大职工的岗位技能和文化水平。邮政人力资源结构有了一定改善,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扭亏增盈的意识更加强烈。通过独立运行两年的实践锻炼,全国邮政干部职工扭亏意识、发展意识显著增强。开拓市场、发展业务的能力更强,办法更多。许多地方建立了领导分片包干和机关职能部门与基层单位“一帮一”制度。在困难面前,大家不是消极地等、靠、要,而是积极地动脑筋、想办法,千方百计抓发展、促减亏、增效益。2000年,计划扭亏的6个省(市)全部实现目标,还有3个省提前一年实现扭亏。

广大干部职工这种团结向上、开拓进取、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的良好精神风貌,为分营后邮政独立运行提供了思想保证,也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过去的五年,是邮政发展不平凡的五年,是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的五年,是变化最大、成就显著的五年。经过“九五”特别是邮政独立运行两年来的发展,邮政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能力,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凝聚着全国邮政干部职工的辛勤汗水,也是离退休老同志和职工家属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国家邮政局党组,向全国邮政干部职工及其家属,以及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经过“九五”的发展,特别是独立运行两年来的实践,我们对建设现代化邮政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1、建设现代化邮政,必须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不动摇。发展是硬道理,依靠发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一条基本经验。中国邮政的发展尤其是独立运行两年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进入“九五”,邮政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给邮政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独立运行后,以电补邮政策的变化和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给邮政行业扭亏带来了新的压力;邮政自身面临的建设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和其他一些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局党组审时度势,提出了中国邮政三年扭亏、五年实现良性循环的跨世纪发展目标。各级邮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不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了全国上下自我加压、勇挑重担、加快发展,不断向更高目标冲击的良好局面。两年过去了,我们不仅克服了分营之初的诸多困难,而且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有了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邮政三年扭亏的阶段性目标。实践证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解决邮政面临问题和困难的唯一途径。缩小与其他产业的发展差距、不断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归根结底要靠较快的发展。今后,无论内外部环境怎样变化,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和问题,都要始终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不动摇。

 2、建设现代化邮政,必须积极推进技术创新。邮政作为一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网络技术含量较低、自我创新能力不足等矛盾和弊端。随着邮政独立运行,这些矛盾和弊端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成为制约邮政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加快了科技兴邮步伐。全国邮政部门齐心协力,克服了基础弱、起步晚、投资难、人才少等诸多不利因素,用不到两年时间,初步建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实现了部分业务和管理职能的上网运行,同时完成了“绿卡”网的扩容改造。依靠技术进步,初步建成了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为标志的现代邮政网络,这不仅为发展电子邮政,促使邮政业务由“三足鼎立”向“四业并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为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培养和造就人才队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实践告诉我们,邮政作为传统的物流产业,在加快信息化、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技术创新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邮政只有立足高起点,采用新技术,通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才能不断丰富和拓展邮政信息传递、物品运送和资金流通三大功能的内涵和外延,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求得自身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反之,如果不能尽快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变化,在网络经济中求得一席之地,最终将被经济和社会所淘汰。加快电子邮政发展,推进邮政信息化进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3、建设现代化邮政,必须切实加强企业管理。企业管理一直是邮政的薄弱环节。多年来,各级邮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根据邮政独立运行后的新形势,我们及时开展了以“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年活动,狠抓管理薄弱环节,夯实管理基础,使邮政企业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通过实行收支差额包干管理办法,完善经营责任制,较好地调动了各级邮政企业扭亏增盈的积极性;通过强化财务管理,加强成本费用控制,有效地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强化资金管理,建立国家局和省局两级资金调度中心,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资产管理,摸清资产底数,盘活存量资产,提高了资产使用效能;通过强化网络运行管理,挖掘内部潜力,降低邮运成本,提高了网络运行效率,为邮件全面提速提供了保证;通过强化邮资票品管理,建立健全发行、管理制度,加大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地遏制了提前销售、低面值销售行为的发生;通过强化审计监督,开展专项经营稽查活动,严肃了经营纪律,建立了良好的经营秩序。邮政“管理年”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三大目标的顺利实现。实践告诉我们,邮政现代化既要有技术设备的现代化,更要有管理的现代化。全面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加快邮政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邮政实现扭亏为盈、步入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管理大有潜力可挖,管理创新永无止境。面向新世纪,实现新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始终不渝地抓好企业管理。

4、建设现代化邮政,必须注重两个效益共同提高。邮政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中国邮政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切实履行普遍服务义务,努力为社会提供多元化的优质服务,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邮政独立运行以后,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坚持推行以优质服务为重点的普遍服务战略,出台了一系列强化服务的措施,使邮政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我们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挥自身网络、信誉、品牌等资源优势,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和领域,通过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更多地赢得用户,提高了业务市场占有率,促进了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尤其是在去年,我们克服种种困难,通过内部挖潜,调整生产作业组织,成功地实施了邮件提速和包裹投递到户,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促进了邮政传统业务的发展,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坚持普遍服务,注重社会效益,是邮政取得国家政策扶持和社会支持的前提条件,充分利用好这一条件,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履行好普遍服务义务,确保社会效益的更好实现。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5、建设现代化邮政,必须抓好领导班子建设。邮政独立运行后,面对繁重的发展、改革和扭亏任务,我们坚持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注意选配好各省(区、市)邮政局的一把手。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形势任务教育,克服了干部职工中存在的消极畏难、不思进取的思想情绪,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通过集中培训和出国考察等多种方式,开阔视野,打开思路,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大多数基层企业领导干部能够尽快进入角色,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中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但是,也有少数企业领导干部思路不宽、办法不多,业绩平平;甚至有个别基层领导对邮政前景丧失信心,在困难和压力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错过了大好发展机遇。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的邮政事业能否有大发展,一个部门的工作能否有新起色,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是否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因此,建设好领导班子,选好带头人,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要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加强业绩考核,建立灵活有效的奖励机制,激发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九五”期间,虽然我国邮政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全行业仍处于亏损状态,经济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发展不平衡,业务之间、地区之间差距较大;三是邮政服务仍存在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四是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人力资源结构不尽合理。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各级邮政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五”时期邮政发展的战略任务

从今年起,我国进入了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邮政事业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里程。今后五年,是推动传统邮政向现代化邮政过渡的关键时期,邮政信息化建设将全面铺开,物流配送将形成规模,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将不断深化,生产条件和职工生活将进一步改善。如果说独立运行两年来,我们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打好基础、摆脱困境、解决生存问题上;那么,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则要放在加快发展、提高效益上,促使邮政尽快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十五”时期邮政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按照十五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参照世界邮政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邮政部门实际,国家局党组提出“十五”期间邮政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处理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化邮政,满足社会需要”,以发展为主题,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和运行效益;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失时机地进行邮政业务、资产、成本、人员结构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继续深化邮政体制改革,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加大技术含量,实现业务创新;以满足社会用邮需求为出发点,逐步改善邮政生产经营条件,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十五”时期中国邮政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达到“一个目标”,实现“三个翻番”,进入“三个行列”,完成“四项指标”。即:

达到一个目标:

——“十五”期间,邮政全行业实现扭亏为盈、步入良性循环。

实现三个翻番:

——经济效益翻番。到2005年,全国邮政经济效益的两项主要指标,资产回报率和劳动生产率分别达到22%和16万元,比2000年翻一番。

——固定资产翻番。到“十五”期末,全国邮政生产性固定资产在现有550亿元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100亿元。

——职工收益翻番。到“十五”期末,全国邮政职工人均年收益达到4.5万元,比“九五”期末翻一番。

进入三个行列:

——按业务收入,中国邮政要进入国内企业三十强;

——按经营规模,中国邮政力争进入世界邮政前六位;   

——按网络能力,中国邮政进入国内物流企业的领先行列。

完成四项指标:

——业务收入,到2005年,达到770亿元,年均增长12.9%,力争达到830亿元。

——经营性利润,到2005年,实现10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投资500亿元。

——人员总数,到“十五”期末,全部从业人员控制在48万人以内。

(二)“十五”时期邮政发展的战略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全国邮政部门必须上下一心,群策群力,重点完成好十项战略任务。

1、全面实现行业扭亏,尽快步入良性循环

要继续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为中心任务,调动各方面力量增收节支,开源节流,确保实现1999年提出的“三年扭亏、五年形成良性循环”的阶段性目标,为我国邮政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其主要进程是:2001年,邮政全行业基本实现收支平衡,50%以上的省(区、市)邮政企业实现扭亏为盈。再利用两年时间,通过采取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实施主辅分离等措施,进一步巩固扭亏成果,增强企业综合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到“十五”期末,全国邮政初步进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阶段:企业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基本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不断增强,新的业务增长点不断出现,业务结构更趋合理,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企业财务状况良好,投入产出比例合理,自我更新和自我改造能力较强,抵御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明显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明显改善,职工收益不断提高,企业凝聚力大大增强。经过“十五”的发展,中国邮政将成为一个实力较强、效益较好的特大型现代企业集团。

2、做好政企分开准备,稳步实施公司制改造

“十五”期间,要大力推进邮政体制改革。按照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遵循市场经济和邮政内在规律,逐步实现政企分开,改变目前的集政府职能与企业职能于一身、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体的状况。总体方向是实行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完全分离。初步设想是:将现行体制中的法制、行业管理、邮票发行、体制标准、资费政策和国际邮政事务等政府职能剥离出来;对邮政企业实行战略改组与改制,实行公司制改造。政企分开后的邮政企业,要着力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要建立健全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要大力加强和充分发挥国家级邮政集团公司的作用,完善“省为实体,二级管理”的体制。企业分支机构设置要遵循效益优先的原则,可打破行政区划设置;要继续推行专业化经营,对条件成熟的专业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

3、加快业务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电子邮政和物流配送

以建立邮递类业务、邮政金融类业务、电子信息类业务和集邮类业务“四业并举”的格局,作为业务结构调整的方向。逐步提高邮递类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十五”期末邮递类业务的比重要提高到45%以上;要保持金融类业务的稳步增长与集邮业务的健康发展;要围绕核心业务与核心能力积极开发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邮政新型业务;要以高科技为依托,有选择地适时开发邮政信息类业务。调整业务结构的重点,要放在发展电子信息类业务上。充分利用邮政现有资源,依托邮政“三网融合”的优势,面向市场,依靠技术,积极参与电子商务;要利用电子化手段,扩展和延伸传统邮政业务的受理方式,有选择、有步骤地尝试开办新型电子邮政业务。利用综合计算机网,开办增值性与融合性业务,同时积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批准邮政IP电话等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到“十五”期末,以电子信息类业务为主导的新型业务收入占邮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10%以上。同时,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邮政物流业。要以现有网络能力为基础,调整或增加一些专用于物流业务的设备和场地,逐步形成邮政公用物流配送网络。要把发展配送业务作为方向,积极发展B to C物流配送业务,并有选择地进军B to B业务领域。要把大用户作为重点。“十五”期末,邮政物流业务要形成一定规模,争取收入达到邮政总收入的5%以上,成为我国物流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4、切实保障普遍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十五”期间要继续以服务为宗旨,不断改善服务质量,努力满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首先,要切实履行普遍服务义务。要对邮政普遍服务作出科学、合理的界定,制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普遍服务标准,明确其业务范围、资费标准和服务水平,并向社会公布;要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障普遍服务的机制,保证公民基本通信权力得到实现;要争取国家建立普遍服务的补偿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对邮政企业承担普遍服务给予补偿。其次,要改善商业化业务的服务质量。要以用户为中心,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主线,在确保全行业规范服务的基础上,向着服务标准高、服务范围广、服务资费低、服务态度好的方向努力。要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的服务品种,采用新技术更新服务手段,使邮政服务的外延不断拓展、内涵日益丰富,满足社会多元化、多层次的用邮需求。“十五”期末,主要服务水平达到:营业时间上,城市繁华地段网点营业时间每天不少于12小时,省会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最少要有一个网点提供24小时营业服务,邮政储蓄采用柜员机的,要实现全天侯服务;投递上,务求做到早报早投;传递速度上,省会城市间实现特快邮件次日递,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实现信函四日内送达,实行分印的中央和省级报纸到地市的当日见报率要达到80%。

5、加强邮政法制建设,建立健康良好的市场秩序

按照依法行政和依法治邮的要求,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强邮政法制建设,实现与国际经济法律规则的接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保证竞争公平有序。法制建设的重点是《邮政法》和《邮政法实施细则》的修改。修改的指导思想是保证宪法赋予公民的通信权利得以保护,保证邮政普遍服务义务得以履行,保证邮政市场规范有序。配合修改《邮政法》,制定邮政普遍服务质量标准,落实集邮市场管理办法,制定仿印仿制邮票图案管理办法、邮政标准用品用具监制管理办法、邮政基础设施保护办法、寄递市场管理办法和邮政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标准等行政规章。同时,积极推动出台一些促进邮政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邮政法律法规体系,促进邮政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6、全力推进信息化进程,促进邮政产业优化升级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贯彻“科技兴邮”战略,推进邮政信息化进程。邮政信息化要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原则,坚持经济、实用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保证重点的原则。通过邮政信息化,实现业务创新、生产作业手段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邮政业务结构和生产组织结构的调整,推动传统邮政的产业升级,提高邮政经济增长的质量。“十五”期间,要继续拓宽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络覆盖范围,加快邮政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重点抓好信息网络应用,在邮政生产和管理各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初步建成邮政信息的电子化采集、处理、交换、存储等应用体系,实现邮政各个生产和管理环节的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利用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大力开发电子信息业务,逐步进军电子商务领域。“十五”期末,综合计算机网覆盖邮区中心局生产场地比例达到100%;综合计算机网覆盖电子化网点比例达到70%;“185”综合服务城市(地市以上)覆盖率达到100%。

7、积极推行资本经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机制,逐步实现邮政经营由业务经营向资本经营的转变。通过资本经营,盘活邮政资产,保证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企业经营规模的良性扩张。对企业闲置资产和不良资产采取出租、出售、置换、租赁等多种形式,实现资产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的效益。围绕核心业务、网络优势和邮政品牌,采取对外投资、兼并、购买、收购、重组、股权置换等多种形式,有效扩大邮政企业规模,拓宽邮政企业经营领域,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和竞争能力。对一些竞争激烈、与大网核算界面相对清晰的专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改制为多元股东结构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争取上市。要在全国邮政部门建立并实行资本经营责任制度,将现有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逐步转变为资本经营责任制。

8、继续实施人才工程,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要以邮政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结构明显改善、作风明显转变为目标,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邮政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重点是大力推进人才工程,主要任务是,在严格控制人员总量、努力优化人员结构的基础上,加快企业领导者、专业技术、市场营销三支队伍的建设步伐,尽快形成邮政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要进一步加大职工教育培训的力度,采取脱产培训和业余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员培训,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形成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企业精神。“十五”期末人力资源发展的主要指标:邮政全部从业人员控制在48万人以内;初中以下学历人员的比重由“九五”末的34%下降到25%;建设万名“三高” 人才队伍(即高层次领导者、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营销人才),企业职工总体素质明显提高。

9、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增加职工收益

在保证大网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企业富余能力和闲置资产,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增加职工收入,扩大福利范围,不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兴办多种经营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要稳步推进邮政企业的主辅分离、主副分离和主附分离工作。将工厂、建筑、物资供销、医疗机构、食堂、幼儿园、招待所、汽车维修、物管后勤等非生产性、附属性和辅助性机构的人、财、物从主业中剥离出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十五”期间,在企业效益增长的情况下,保证职工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同期物价上涨幅度,工资福利水平显著提高,“十五”期末邮政职工平均收益在“九五”期末的基础上翻一番。同时,切实改善生产条件,所有邮政生产、营业场地、设施条件都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标准;并通过配备自动化、机械化设备,不断降低劳动强度。

10、开展对外合作,进军国际市场

要在平等互利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与世界各国邮政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一些国家在邮政领域里的双边关系。要跟踪国际邮政改革、管理、经营、技术、业务发展的趋势,汲取成功经验。要承担起万国邮联行政理事会主席国和经营理事会理事国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参与国际邮政事务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要针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探讨与外国邮政和跨国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购买股权、交换持股、兼并控股、合作开发等方式,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拓展业务市场范围,使中国邮政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未来的五年,是邮政大发展的五年,是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的五年,是整体推进、实现飞跃的五年。“十五”的蓝图已经绘就,奋斗的目标已经明确,前进的道路需要我们众志成城、奋勇开拓。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中国邮政的美好前景就一定能够实现!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