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海关信息化发展计划纲要
(摘自“十五”期间海关科技发展计划纲要)

海关总署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各级领导精心组织和部署,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大力支持下,“九五”期间,全国海关干部职工特别是广大科技人员坚持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以应用管理为重点,坚决服从、服务于海关改革和建设的中心任务,积极探索,奋力拼搏,勇于创新,海关科技发展取得重大进步。完成了海关信息网络基础建设,进行了H883/EDI通关管理系统的3次版本升级并开发了一批配套应用项目,完成了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的总体设计和部分应用程序的开发,基本完成了H2000通关系统的研制开发,推广应用了国产集装箱检查系统、电子地磅等技术设备,开发了一批决策支持和执法管理应用项目。“九五”期间,是建国以来海关科技投入最大、成果最多、发展最快的5年,科技应用不断融入海关工作各个领域,为强化海关管理、更好地履行职能提供了有效手段,在加强执法、提高效率、规范管理、强化监督、推动改革、优化决策等各个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保障、支持和促进了海关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为促进政府管理信息化,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世纪,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世纪,是新事物、新知识、新发明层出不穷的世纪。纵观世界,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以纳米技术为核心的材料技术,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医药技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将对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几千年来形成的信息传递方式、人际间的沟通方式和社会管理的组织方式,并将极大地推动政府行政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深刻变革。

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是实现新世纪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

“十五”期间,也是海关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发展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海关工作寄予厚望,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中国即将“入世”、政府行政管理信息网络化趋势加速发展、电子商务普及应用的宏观环境下,海关执法必须更加严密、规范、高效,队伍建设要做到廉洁、勤政、文明,海关管理必须从整体上不断适应政府行政管理和经济运行信息网络化发展的新要求。海关作为政府的行政执法部门,必须认真学习、坚决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海关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创新促发展,全面推进海关各项建设,建立科学、文明、高效、廉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海关科技工作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总结经验,把握形势,制订并组织实施“十五”时期海关科技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海关科技发展思路、目标和任务,使海关科技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一、海关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历史经验表明,海关信息化工作只有与业务紧密结合,立足于为业务服务,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必须紧紧抓住海关改革与建设不同历史时期对信息化工作的需要,科学、务实地确定海关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促进海关信息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指导思想

“十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海关信息化工作应遵循“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海关工作方针,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海关信息化工作的一系列指示,根据海关信息化工作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坚持信息化工作为业务服务,与业务紧密结合,相互依存,整体推进的指导思想。海关信息化工作要紧紧围绕海关中心工作,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的丰富成果,重点研究解决通关作业改革和建立现代海关制度对信息化工作的需求问题,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工作应用体系,为全面推进海关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总体目标

“十五”期间海关信息化工作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和“从严治关”的方针,树立“科技强关”意识,强化“保障服务”观念,形成综合应用先进技术、整体提高管理效能的海关信息化开发应用机制,充分发挥海关信息化应用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为全面实现海关通关作业网络化、职能管理数字化和行政决策科学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把中国海关的现代化建设推向国际海关领先水平。

(三)具体目标

1.以建立“电子海关”为目标,加快H2000通关系统的推广应用

要通过H2000通关系统的推广应用,建立起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的海关业务处理和管理信息系统。要抓紧调试和推广工作,实现从H883系统到H2000系统的平稳过渡。充分利用现有海关业务数据资源,开发面向职能管理的海关业务辅助决策系统,为风险布控、领导决策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海关管理的整体效能。

2.以建立“电子口岸”为目标,加快“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建设

建立信息共享、各自管理的电子口岸公共数据中心,实现海关、外贸、公安、税务、外汇、银行、工商、质检、铁道、民航、交通等部门的数据联网,,完善数据中心的系统结构和各地区公网接入的基础条件,加大“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各应用项目的开发推广力度,切实提高口岸管理的整体效能。

3.以建立安全可靠、稳定适用的技术平台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网络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改进和优化现有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结构,完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加宽远程骨干网络和各关关区网络信道,建成“一点接入”防护系统,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信息系统备份和容灾中心,开展国际(地区)海关之间的计算机联网。

4.以建立“全国海关政务信息系统”为目标,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

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急用先上,需求拉动”、“集中开发,各自应用”、“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等原则,用3-5年的时间,建立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海关系统政务信息化的枢纽框架,以海关系统政务工作网络化、无纸化为方向,以联网应用和数据共享为重点,以国务院办公厅应用项目和应用技术为蓝本,开发一批为领导决策、行政办公服务的全国海关政务信息化应用项目,全面实现海关系统行政决策。

5.以完善全国海关业务通信系统为目标,继续扩大有线、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

完善海关内部网语音、视频通信项目,加快建设海查指挥系统(H966),完善各直属海关关区的无线通信网,为海关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提供强有力的通信联络支持。

(四)基本原则

为全面、高质量地实现“十五”期间海关信息化工作发展的总体目标,海关信息化工作发展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为国把关”和“从严治关”的方针,遵循以下5项基本原则:

1.需求导向、效益为本

紧紧围绕通关作业改革和现代海关制度建设,确定信息化工作发展重点,加强业务急需项目的研究开发,急用先上。同时,着力提高信息化应用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集中开发、成果共享的规模效应,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防止人力、物力浪费。

2.先进易行、为我所用

既要大胆借鉴国际海关成功经验,具有超前性、先进性,又要充分考虑中国海关实际状况,采用成熟稳定、实用简便的技术和产品。

3.以我为主、借助外力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海关科技骨干队伍基础好、经验丰富以及熟悉海关业务的优势,同时又要借助社会专业公司的科技力量,引进新技术,实现优势互补。

4.统一调度、分级维护

对全国性联网运行的业务应用项目,要坚持总署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规范,同时,明确各级海关的维护责任,建立健全有效的系统管理责任制。

5.安全保密、稳定可靠

要把系统、网络、环境的安全保密和稳定可靠作为海关信息化应用管理的头等大事来抓,从方法、手段和制度上全面予以充分的保证,并贯穿于研究开发、应用管理、运行操作的全过程。

二、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

根据上述发展目标,“十五”期间海关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是: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应用建设

任务:以完善信息技术应用为目标,重点加强全国海关网及各关关区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改进原有系统和网络结构,建立无单点故障、安全可靠、稳定适用的信息处理基础平台,开发和改进与现代海关制度相配套的功能强大、性能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

1.完成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工程

通过利用社会公网和辅以自建少量专用通信网,在优化系统结构设计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先进通信技术,提高网络信道速度,完善海关内部网络的维护与备份措施,建立安全、可靠、稳定的网络基础平台,确保信息系统对通信网络的要求。

(1)完善远程骨干网络,提高通信质量。按应用发展需求,提高全国海关内部骨干网的信道带宽,增加备用信道,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2)完善和改造各关区网络系统。改进网络结构,按实际需要增加带宽;业务量大、实时性强的海关,在利用电信公网信道的基础上,必要时可自铺短程光纤或专线,保证业务必需的数据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3)完成外部网“一点接入”。加快内、外网分离,在总署信息中心通过强大的防护系统实现“一点接入”,建立总署网络监控管理中心,完善海关系统网管功能,提高网络监控水平。

(4)国际(地区)海关联网。 在扩大与国内有关单位联网的基础上,开展与周边国家(地区)计算机联网的可行性研究。先行在深圳海关和拱北海关,开展与香港海关和澳门海关联网交换数据的试点探讨。

2.建立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十五”时期海关信息系统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重大任务。要针对海关信息系统安全面临的形势,加大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力度,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由三大部分组成:技术体系、组织体系和管理体系。技术体系指全面提供信息安全保护的各类技术措施。组织体系指信息安全的职能管理与技术管理组织。管理体系指有关信息安全的法规、制度和培训。管理体系是信息系统的核心,没有严格的管理体系,再好的技术,也不能保障信息安全。

“十五”时期,根据安全技术发展情况和急用先上的原则,主要从技术、机构和制度三方面入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加固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

在技术措施上,抓紧完成以下任务:

(1)加快身份认证系统的推广使用。进一步完善海关总署身份认证中心(CA),加快各直属海关分中心(SCA)的建设步伐,全国海关信息系统全面实施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

(2)完善公用网接入措施。进一步提高总署“一点接入”的“防火墙”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充分利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建立的外部网安全体系,实现交叉认证,为海关内部网提供双层防护屏障。

(3)建立备份和容灾体系。在广东分署建立H2000通关系统的容灾分中心,补充和加强各关信息和网络通信备份设施,完善机房和设备的维护、保卫制度,以防范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

总署及各关技术部门要与办公机要部门密切配合,把信息安全工作重点放在检查落实信息系统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上,落实专人专职负责信息系统安全工作,切实负起安全管理的工作责任。

3.完成信息管理系统的扩充、更新、改造

海关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以全面实现H2000通关系统建设和推广应用为目标,外部联网应用以“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开发和推广应用为目标,开发和完善与现代海关制度相配套的功能强大、性能良好的信息系统,并与新的通关管理模式紧密结合,以“电子海关”、“电子口岸”构筑起现代中国海关信息化的基本框架。

(1)继续修改完善H883/EDI5.0系统,为通关作业改革提供急需的技术支持。H883/EDI5.0系统是与通关作业改革相配套的信息系统。在H2000通关系统推广应用前,要继续配合通关作业改革的全面推广和深化,以急需为重点,进一步补充、完善系统功能,开发一批旨在加强海关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方便企业合法进出、提高通关效率的信息应用系统。

(2)全面推广应用H2000通关系统,为建立现代海关制度提供有效的手段。H2000通关系统是H883/EDI系统的升级换代产品,是现代海关制度建设的核心工程。该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与海关管理的深度融合,加快海关业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全面提高海关对进出境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九五”期间已完成H2000通关系统软件设计和系统调试,经过系统功能和承载能力测试,即将开始试点运行阶段。“十五”期间要逐步将H883/EDI系统过渡到H2000通关系统平台,通过试点,在全国海关全面推广应用,然后再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系统性能。

(3)完成“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建设和推广应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是国务院批准、12个部委共同参与、海关总署牵头组织实施的一项国家工程,是“金关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该系统已开始试点运行,“十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大系统攻关力度,建立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并在各直属海关所在地设立分中心,加快系统的试点推广,全面完成“电子口岸”建设,并促进我国电子业务的应用发展。

(4)完成总调度交接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为海关各信息系统并存和切换提供可靠的平台。H883/EDI和H2000使用了不同的平台、开发工具和数据结构。要在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同时并存运行。“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和两者都需要交换数据,进行内、外网密码交叉认证。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总调度交接分系统,以实现数据交换和平稳过渡。

(5)开发海关业务决策支持系统,为风险管理、业务决策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利用现有海关业务数据资源,开发面向总署和直属海关业务职能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并由总署及各关业务职能部门负责不断充实各决策数据库的内容,提高时效性和针对性;完善风险布控系统,并在现行“海关风险管理信息网”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以数据库为基础,集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挖掘、风险分析、决策支持、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海关风险管理信息化平台。要充分调动海关各方面力量,大力推进风险分析工作,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将风险管理这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手段融入到海关各项业务工作中去,逐步建立起总署和直属海关两级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的,科学、合理、完善的决策支持体系。同时,要重视发掘各关结合一线工作实践研究开发的用于指导、分析、评估和监控具体业务工作的方法手段和软件,及时总结和推广各方面应用的成功经验。

4.进一步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政务信息化“三网一库”的部署和要求,建成联接全国各海关并与全国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互联、与国际互联网物理隔离的海关系统政务信息网,各海关单位内部的政务信息网,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中国海关公众信息网,各级海关共建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库。按照“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原则,开发应用多媒体应用系统、发文无纸化传输系统、领导决策服务系统以及公文、信息、档案、督察等政务信息化系统,全面实现海关政务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推动海关系统行政决策科学化。

(略:《建立具有创新活力的海关科技管理体制》共十页)

“十五”海关信息化工作发展计划是中国海关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信息化工作发展计划,对于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海关科技工作,推动海关改革,促进海关建设,实现建立现代海关制度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海关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广大科技人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团结奋斗,扎实工作,为全面实现海关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