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国土资源部

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掀起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文化观念,促使人类走向新的文明。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十分严峻,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任务极其繁重。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广泛应用先进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为使国土资源工作更好地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迎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发展的挑战,“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 已列为国土资源部五大目标任务之一,主要通过实施数字国土工程等重要举措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国土资源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加速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科学化与现代化,为全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国土资源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国土资源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作用。

为全面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抓住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机遇,紧密围绕国土资源部的职责和工作目标,制定《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以明确今后5-10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指导全国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单位开展信息化建设。

一、国土资源信息化概述

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在国土资源部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等各项工作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土地、地矿、海洋、测绘等领域国土资源工作科学化与现代化的进程。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任务是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三个工作主流程的信息化。现阶段,重点是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快信息资源共享和实现工作主流程的信息化。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数字国土工程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工程,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国家层次土地与地矿领域的重点信息化建设,并通过统一规划、标准建设和试点示范等措施,推动地方各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同时,从“数字地球”的战略高度,系统集成与整合有关地球表层的国土资源空间基础信息,为社会提供广泛而深入的信息服务。

信息化建设是覆盖国土资源工作全局的战略举措,涉及全国国土资源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推进,逐步建立起由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标准与政策、信息机构、信息人才等要素构成的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确立信息管理体制,发展信息产业,促进信息共享,为推进我国国土资源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国土资源信息的需求,实现国土资源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与技术支撑。

二、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国土资源信息化面临的形势

在全球范围内,国土资源领域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正在进入新的阶段。世界发达国家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大力提高与国家利益直接相关的信息获取、处理和交换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国土资源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许多国家实施了空间数据基础设施计划,建成了一大批国土资源数据库,并大力开发基于GIS技术和网络环境、面向国土资源工作全过程的信息系统和社会服务系统,从而显著提高了国土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增强了公众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的意识。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信息化工作。为加强对国家信息化的统一领导和协调,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成立了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规划,提出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形成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与总体思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指导下,我国信息化建设正在形成蓬勃发展的局面,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得到全面推进,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信息产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日益普及,信息化已成为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已有一定基础。但总体上看,与新形势下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为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必须准确把握国土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提高国土资源工作合理规划、高效管理和科学决策以及为社会提供基础性、公益性信息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信息化,全面实现国土资源工作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国土资源工作一项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规划,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的进程。

(二)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取得明显进展。在土地管理信息化方面,服务于专项业务工作的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土地定级估价系统、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等已在一些市、县土地管理局建成并投入使用;具有先进水平、基于网络环境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已在部分城市得到应用;基本建成了国家级1:50万土地利用数据库;开展上百个城市的土地遥感动态监测,取得了近年来土地变化特别是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重要数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和下发了《土地信息化规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及《土地信息系统总体方案》,有力推动了土地信息化的发展和技术队伍的壮大。

在地矿信息化建设方面,已在国家和省(区、市)两级建立了一批基础地质数据库,完成了全国150万地质图数据库建设,120万地质图数据库也接近完成;全国矿产资源储量、化探扫面、区域重力、航磁、深部地球物理、矿床、岩石等数据库相继建成;围绕矿政管理建立了一批登记数据库和统计数据库;利用GIS技术开展了矿产资源评价、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环境评价工作,研制开发出固体矿产勘查评价系统,建立了勘查数据采集的一系列标准;地质资料全文献计算机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开发取得重要进展,正在逐步实现地质资料自动化管理;中、外文图书文献检索系统已上网提供服务;涌现出一批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人才。原地矿部发布的《地矿工作信息化工程(金地工程)总体设计》,对于全国地矿信息化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海洋领域,通过一系列重点项目的实施,全国海洋信息化工作已具备较好的基础。建成并运行了海洋监测预报网络系统、海洋调查资料处理系统和海洋污染监测网络系统;完成了1100万和150万海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国家公共数据通讯网建立了综合性海洋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了对海洋宏观经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灾害等海洋信息的搜集、传输、处理、存贮、管理及信息产品服务等综合功能,并通过Internet加入国际海洋信息交换系统。

测绘信息化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完成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100万、125万和大地数据库建设;建成了长江三峡地区15万和七大江河重点防范区11万数字高程模型和正射影像数据库;启动了全国15万数据库建设工程,陆续在各省实施11万数据库建设工程;加快了国务院综合国情地理信息系统和我国陆地边界谈判与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应用工程的建设。基本形成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存贮、管理、开发和服务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

(三)国土资源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虽然在某些工作环节、某些地方和部门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化,但国土资源工作主流程并未实现信息化,尚未真正摆脱以手工作业为主的工作方式;数字化信息积累严重不足,建国五十年来积聚的海量国土资源资料,绝大部分仍然以纸介质方式保存;过去十几年中建立的数据库或信息系统,没有得到有效维护和及时更新,未能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许多国土资源资料限于行业、部门和单位内部甚至个人掌握使用,信息共享与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和水平均比较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发展不平衡,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基础差、投入不足,加之人才匮乏、缺少经验,致使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偏低。

二是信息化法制建设滞后,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健全,加之缺乏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和协调运作,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局面,使得信息系统建设效率不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困难、共享程度较低。

三是对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的标准,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数据、重开发轻维护、重成果轻管理的倾向,使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受到制约,一些信息系统建设仓促上马、半途而废或流于形式。

三、指导方针与建设原则

(一) 指导方针

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国土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遵循国家信息化规划的总方针、总任务,结合国土资源信息化现状与发展目标,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方针是:“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信息共享,服务管理、面向社会”。

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是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必须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防止各自为政和重复建设;必须通盘考虑、统筹规划,确保信息化工作目标一致、协调统一、有序建设和尽快见效。

统一标准、信息共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科学、规范地开展各项建设,确保不同系统之间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在建立信息共享法规与政策的基础上,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封锁,形成顺畅的信息渠道,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共享。

服务管理、面向社会。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以满足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国土资源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快速、全面、高效的服务;在保障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向社会公众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服务。

(二) 建设原则

1、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把信息化建设列入重要的工作目标和议程,建立主要领导负责的责任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与工作体制,保证领导力量、机构人员和资金投入到位;加强内部业务综合协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2、全面规划、突出重点

各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要全面规划,合理部署,形成覆盖全国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在建设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注重实效,边建设,边应用;按照统一规划,有条件的地方先上,急需的项目先行,并通过试点、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3、遵循客观规律、确保建设质量

信息系统建设必须在开展周密的用户调查、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科学建设;要注重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加强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的质量控制,重视数据更新与系统维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应用。

4、开放信息服务、保证信息安全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全社会的需要,大力开发信息服务技术,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同时,制订相关的信息安全与保密制度和规定,引进和研制系统安全与数据保密技术,保证系统和信息的安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开放信息服务。

四、目标和任务

(一)建设目标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为宗旨,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并与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形成完善的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全面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三个主流程的信息化。

1、“十五”目标

建立较为完整的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初步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三个主流程的信息化,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基本适应国土资源管理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1)现代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土地与地矿领域,建成一批基础数据库,数字化信息的积累取得明显进展。

2)建设全海域中小比例尺和重点海域大比例尺的国家级海洋基础信息数据库,初步形成一个适合我国海洋管理与服务要求的业务化海洋信息系统。

3)在全面建成我国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实现测绘生产和产品信息化的基础上,加速建设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网络体系,初步形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

4)初步形成国家、省、地、县四级国土资源信息网络,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达到一定规模,机关办公、业务管理和决策支持的自动化程度有较大提高。基本形成国土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土资源信息为社会各界广泛利用。

5)基本完成信息化标准建设,形成较为完整的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包括信息共享在内的信息政策与制度,形成较为健全的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体制。

6)信息技术知识在国土资源公务员队伍中广泛普及。高素质信息化建设队伍初步形成,培养出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又有国土资源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22010年远景目标

在“十五”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提高,建立起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实现国土资源工作主流程信息化,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总体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具体目标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各项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在先进、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持下,完成各级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建成结构完整、技术先进、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交换网络;土地、地矿、海洋、测绘等信息资源得到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全面完成基础地理、相关地学和土地、矿产、海洋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良性更新机制;完善各类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并实现系统的整体集成;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服务和管理的良好环境,形成以运行国土资源信息为主并具有多种分析预测和决策支持功能的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高度共享与高效利用。

(二)“十五”主要任务

1、主要任务

为实现以上目标,“十五”期间必须努力完成五项任务:

1)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使数字化信息的积累基本满足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需要。

——完成全国中小比例尺和部分地区大比例尺以及有关专业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与地质环境等地学基础数据库建设; 

——完成全国矿产资源储量、规划、勘查、开发与利用,以及部分重点成矿区(带)区域矿产资源评价和全国地下水与重点地区地质环境监测等数据库建设;

——完成全国地质资料目录和国家级重要馆藏地质资料数据库建设,开展全国钻孔数据库建设;

——开展全国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地籍、地价、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建设项目用地,以及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等数据库建设,基本完成国家、省两级和重点城市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地级、县级主要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

——开展海洋地理信息、海洋权益、海洋资源、海洋生态与环境、海洋经济等数据库建设,重点完成中国海域125万和重点海区15万国家级海洋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

——完成全国15万和发达地区11万数字栅格地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核心要素数字线划图、地名、土地覆盖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2)开展调查评价信息化建设,促进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高效运行与科学管理。

——开发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和基础测绘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研制与推广高效、实用的野外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

——积极推进以地球资源卫星数据等为基础的遥感信息应用体系的建立,逐步建立国土资源遥感动态监测体系,开展土地利用、地质环境与灾害、海洋环境与灾害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动态监测;

——逐步建立易于使用、更新和扩充的国土资源基础信息技术管理体制与机制,对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进行及时汇总、处理和分析;

——建立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科学管理。

3)全面推进政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开展与各级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建设,重点建设国土资源规划、地籍、土地利用、用地审批、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地价与土地市场、土地分等定级、探矿权、采矿权、矿产资源储量、地质资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海洋资源、海洋生态与环境、海洋权益、测绘等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国土资源信息综合统计系统,加强国内外国土资源信息分析与研究,开展矿产资源可供性系统建设,建立面向政府管理的国土资源战略研究与宏观决策支持系统;

——逐步开展以公文流转、政策法规、执法监察、信访、人事、党建、财务、外事与科技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事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日常事务处理工作的自动化水平。

4)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建设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网站,开发网上服务系统,建立统一、权威的国土资源部对外信息服务窗口,基本形成全国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网站体系;

——理顺信息渠道,充分整合与利用已有的土地、地矿、海洋、测绘等信息资源,开放信息服务,建设国土资源信息元数据库,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公开查询系统,向全社会提供方便快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性国土资源信息服务;

——提高信息产品加工制作的广度和深度,为社会提供信息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持,鼓励和支持国土资源信息网上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实现信息产品的网上分发服务。

5)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保证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开展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局域网建设。利用国家高速宽带信息网,构建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和相关部门的专业工作网,形成纵向连接国家、省(区、市)和部分地(市)、县(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横向连接政府其他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国土资源工作网络;

——引进和开发先进、实用的信息技术和装备,开展国土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和各级各类数据中心建设,重点建设国家级和省级数据中心,形成国土资源信息交换体系;

——开展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整体性框架研究,形成包括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在内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

——研究国土资源信息处理与管理、整合与集成、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智能决策、交换与共享等关键性技术,形成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体系;

——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的研制、贯彻与应用,建立国土资源信息数据模型和标准参考模型,开展信息分类与编码、数据库、元数据、信息交换、软件开发、数据采集、数据建库、运行管理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的制订,基本形成信息化标准体系。

——加快国土资源信息管理、共享政策与制度的制定,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与建设体系。

围绕国土资源工作的整体部署,结合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十五”期间,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02年,主要是打好基础,重点突破;第二步到2005年,主要是全面建设,广泛应用。

五、保障措施

国土资源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信息化建设涉及到现有国土资源工作运行机制的调整和业务流的重组,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革命。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分工协作、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机构、制度、人才和经费保障。

(一)加强机构与组织建设,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有机构和组织保障。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在国土资源部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按照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进行。

部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审议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方针、政策,确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审定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规划和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负责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的关系协调和重大问题的决定;审定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规划与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监督、检查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进度和应用效果;归口管理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

国土资源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是部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负责组织落实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决议以及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日常组织与管理,承办信息化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是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单位,牵头组织实施数字国土工程,并根据国土资源管理需要,在部的授权和业务主管司(局)指导下,统一汇总和集成国土资源信息,为国土资源部及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开展国土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是国家海洋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单位,牵头组织实施中国“数字海洋”信息化工程,归口管理国家海洋信息资源,为国家海洋管理、执法和维护海洋权益提供决策信息支持,为国家海洋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并按有关规定为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提供所需的相关海洋信息。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存储、维护和提供服务的单位,根据有关规定为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提供所需要的基础地理信息。

国土资源部各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各自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化建设,并按规定向国土资源部提供有关的基础信息和调查成果信息。

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中心或相应的信息化建设机构,负责贯彻执行国土资源信息化方针、政策和规划,组织本省(区、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向国土资源部提供有关的基础信息、资源信息和管理信息。

(二)开辟多种资金渠道,加大对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投入高、周期长的基础性、公益性工作,稳定、可靠的经费投入是保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要根据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受益情况,建立中央和地方多级财政投入的机制。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应纳入国家有关信息化专项规划、计划和财政预算,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应把涉及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工作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信息化规划、计划和财政预算,保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必要经费投入。同时,积极开辟各种资金渠道,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争取计划、财政等部门的支持,确保信息化建设经费的落实。各级信息系统的硬、软件基本配置和网络建设要有一次性投资和升级换代的经费保障,数据采集、系统开发和数据库建设应有专门经费,资料费、运行维护费、培训费等每年均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

(三)加强信息化工作制度建设,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制度及相关规定,使信息化建设有章可循,保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建立各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方案的论证、审查、审批和备案建档制度,确保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实用性、先进性和统一性;建立信息共享、信息安全与保密的有关制度,逐步形成信息开发利用的良性机制;通过软件测评、认定与发布,规范软件市场;加强社会力量参与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规范管理,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建立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新的运行机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制定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总体设计方案论证、进度检查和质量监控、成果验收与审查等一系列管理办法。

(四)注重人才培养,加强技术队伍建设

国土资源信息化集高新技术于一体,技术含量高、建设难度大。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必须花大力气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机构必须十分注重自身技术队伍的建设,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开展送出去与请进来、定期与不定期、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努力提高国土资源信息化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造就一支规模和结构能够适应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需要的信息化技术队伍。同时,利用人才共享机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信息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把握新的发展形势,抓住机遇,齐心协力,按照统一规划和部署,全面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的进程,为提高国土资源工作水平、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1815日)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