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 

本规划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编制,是指导和规范我市信息化发展的行动指南,是政府履行职责、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依据。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机遇

(一)“十五”信息化的成就 

“十五”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最快的五年,基本实现了“十五”制定的目标,为信息化全面普及和深化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1、基础建设成效显著,应用水平明显提高

“十五”期间,我市建成了全国最大的023本地电话网,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省级互联网交换中心,建成了覆盖全市的宽带高速城域网和数字电视基础平台,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42G。截至2005年底,全市100%的乡镇、98.2%的行政村通电话,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1.2%94.3%,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36%,数字电视工程在主城区正式启动。主城区和重点地区的无线电监测网有效覆盖率达到70%。全市电话用户为1632.3万户,其中固话用户688.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43.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52/百人,年均增长30%,互联网用户达128.7万户,其中宽带接入用户64.5万户,互联网普及率为6.1%

2、重点领域信息化取得明显进展

“十五”期间,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初步建成,国家金字工程顺利推进,金税、金关、金财、金盾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工商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信息化取得了初步成效。人口计生信息系统已覆盖40个区县的所有乡镇及社区,社区卫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已建立了近100万居民的个人健康档案,城市一卡通已累计发卡84万张,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等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西部大学校园网和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稳步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快速发展,项目实施学校达6937所,占农村中小学的50%。市级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基本建成,39个区县开通了农业信息网,乡镇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站达到250个,乡镇农业科技110信息咨询已服务于农业建设。以长安、嘉陵、重钢等企业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全市中小企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技术支持中心初步建成并开始发挥作用,重庆电子口岸正式开通,邮政物流网络体系基本形成。金融信息化迈上新台阶,区域支付清算平台建成,银行卡成功实现联网,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已正式启动,电子商务有了起步。

3、自主创新成绩突出,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十五”期间,全市信息产业领域研究开发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和“电气设备绝缘在线智能检测及诊断系统”分别荣获2003年、2004年度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其中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扶刀”获得多国专利,开创了我国大型医疗设备出口的先导。“国产虚拟仪器的研发与面向机械测试的系列仪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自主研发了世界上首部TD-SCDMALCR)手机功能样机和0.13微米工艺的TD-SCDMA 3G手机基带芯片,“SCDMA无线综合接入系统”在网用户360万户,网络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线。2005年,全市信息产业完成销售收入32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150亿元,年均增长67%,软件产业60亿元,年均增长82%,电信业务收入达到110亿元,年均增长14.3%,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2.3%提高到2005年的4%

4、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五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安全、无线电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人员职业水平认证、信息化培训机构管理等领域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设立了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了一批重大信息化工程和产业发展项目,成立了信息化综合协调机构和相关行业组织,建设了一批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组建了2所国家级软件学院和一批市级软件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信息人才教育培训,初步建立起信息化的发展环境。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市信息化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1、信息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进入本世纪,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数字内容产业和信息服务等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子政务将更加注重公众服务功能的建设,电子商务将向企业生产经营和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居民的信息消费和网络消费将不断增长,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应用和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信息化发展的主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信息化发展正进入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2、加速推进信息化的条件更加成熟

一方面,随着国际国内信息化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可获得性、使用的便利性大大增强,性能价格比不断提高,为我市走低成本的信息化发展道路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向中国大陆和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重庆承接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引进技术资金人才,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3、重庆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求更为迫切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进一步“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的关键时期,是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总体框架的时期,老工业基地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城市综合能力提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谐重庆建设都将催生巨大的信息化需求,使信息化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已成为我市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4、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重庆信息化发展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化体制机制建设滞后,政府引导资金和企业信息化投入不足,信息化的法规、标准等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产业总体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产业链不完善。传统产业信息化程度低,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社会信息化普及程度不高。区域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三大经济区之间、城乡之间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网络普及程度很不平衡,数字鸿沟有所扩大。信息技术和应用管理人才缺乏,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

总之,“十五”时期,我市信息化发展虽然取得比较明显的成绩,为今后加快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信息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全市信息化总体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十一五”期间,我市要把握信息化发展趋势,抓住各种机遇,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以尽快缩小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重庆“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把信息化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重庆的重要手段。以需求为导向、应用为核心、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为突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为支撑、信息化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广泛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十一五”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政府推动、市场主导,普及深化、务求实效,统筹协调、资源共享,自主创新、扩大开放,保障安全、促进发展。

  政府推动、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展,市场配置资源,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应用推进、政策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公民积极参与的良性互动的信息化发展局面。

普及深化、务求实效——着眼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着眼政府、企业和社会公民的迫切需要,大力推动成本低廉、普及面广的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积极支持有效益的信息系统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统筹协调、资源共享——继续抓好各部门、各领域、各行业信息化建设,逐步推动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注重信息资源开发和整合,促进互连互通、信息共享,提高各类信息系统的综合利用率,减少重复投资。

自主创新、扩大开放——建立和完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扩大国际国内合作,抓住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和梯度转移的契机,促进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保障安全、促进发展——树立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的意识,建立全市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创新观念,结合我市实际,逐步建立符合信息化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促进全市信息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0年,基本建成长江上游通信枢纽和信息中心框架。政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电子商务取得长足进步,信息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主要产业之一,信息基础设施更加优化,初步建立起与重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信息化应用、服务、安全及管理体系,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信息化发展环境,全市信息化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社会信息化普及应用水平明显提高。信息消费市场不断规范和壮大,市民信息化素质普遍提高,到2010年,全市互联网用户达到460万户,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0%;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550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83%;银行卡持卡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信息技术在教育、科技、医疗、社会保障、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普及应用给市民带来实惠,信息化在扶持农村、贫困山区和社会弱势群体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区域性中心城市信息化示范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信息化综合水平力争走在西部前列。

——重点领域信息化取得显著进展。建成覆盖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初步建立政府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目录与交换体系、法律与标准体系、安全与管理体制,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普及率达到80%;规模以上企业互联网应用达100%,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达80%50%的骨干企业开展电子商务,30家企业电子商务取得实质性进展。

——信息产业基本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产业实施“1162工程”:五年新增投资1000亿元,争取2010年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服务、通信产品、数字化仪器仪表(含数字医疗)、新型电子元器件(含汽车电子)、信息家电6大领域,引导形成北部新区高新园、西永微电子工业园2个产业集聚区,力争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信息基础设施的普遍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继续加强农村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到2010年,行政村村通电话率达到100%,完成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4%98%,完成主城区有线电视用户数字化转换,增加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套数,明显改善收听收看效果。提高全市无线电监测网覆盖率,主城区和重点地区的有效覆盖率达到85%,无线电管理和技术基础设施水平处于西部地区前列。

“十一五”时期信息化的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

2005

2010

年均增长(%)

指标类型

基础设施

村通电话率(%)

98.2

100

 

预期性

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

91.2

94

 

预期性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

94.3

98

 

预期性

应用水平

电话用户总数(万户)

1632.3

2550

9

预期性

电话普及率(%)

52

83

 

预期性

互联网用户数(万户)

128.7

460

29

预期性

互联网普及率(%)

6.1

20

 

预期性

行政许可项目在线处理率(%)

 

50

 

约束性

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销售总收入(亿元)

320

1500

36

预期性

    电子产品制造业收入(亿元)

150

1070 

48 

预期性

    通信业收入(亿元)

110

180 

10 

预期性

    软件业(亿元)

60

250 

33 

预期性

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4

8

 

预期性

 

 

 

 

 

 

 

 

 

 

 

 

 

 

 

 

备注:上述指标属于国家标准统计口径,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定量预设指标吻合。

三、主要任务与重大工程

(一)全面推进电子政务,促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

构建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指导下,构建以服务为宗旨,应用为关键,信息资       源开发利用为主线,基础设施为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为保障的重庆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推进全市电子政务健康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庆电子政务网络由基于全市电子政务传输网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政务内网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业务网络互联互通形成,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以及决策需要;政务外网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充分利用公共通信资源,形成连接中央、市级和各区县统一的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逐步建成覆盖全市的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加强政务网络统一密钥管理体系、网络信任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分级、分层、分域保障信息安全。

推进应用系统建设。围绕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业务发展的需要,结合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应用系统建设。重点完善政务办公、金字工程、环境保护、城市管理、企业信用等已建和在建应用系统,强化系统应用和互联互通。对新建的应用系统,选择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业务流程相对稳定的政府业务,作为电子政务优先支持的业务。优先支持财政和税收管理、金融和信用监管、资源管理、公共安全、社会管理等业务,统筹规划建设。推进跨部门信息共享,推进工商、税务、质检等部门间的企业基础信息共享,推进居民身份、个人征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开展跨部门业务协同,建立经济监测预测调控协同平台、市场监管协同平台、社会管理协同平台、公共安全协同平台、并联审批协同平台,推动政府管理创新。

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服务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建立满足城乡公众生活、学习、工作多样化需求的服务体系,建立满足企事业单位开展经济社会活动需求的服务体系,建立满足政府履行经济社会管理职能服务公众需要的服务体系。完善各级政府门户网站,使之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重点推进行政许可项目的网上办理,选择对企事业业务有较大影响和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系统开展试点建设。

(二)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步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电话、邮政“村村通”工程,继续完善农村通信网络,扩大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信息网络的覆盖面。采用多种终端和接入方式,逐步实现全市农村地区的信息普遍接入,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着力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围绕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的推进,以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和农业信息化水平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中的应用。进一步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信息资源,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开展农产品网上交易,促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加强涉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网络到乡、通信入村、信息进户”工程,大力推广农网广播、移动农网、农村新时空、农业科技110等多种农村信息服务新方式,建立农村信息和知识传播体系,为培养新型农民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已建信息网络和信息服务站的优势,整合涉农资源,加强农村基层信息服务队伍建设。为广大农民提供适用涉农政策、科技知识、气象、农产品和农资市场信息、劳动力转移、教育、合作医疗、农用地规划、乡村建设、灾害防治等信息服务。

(三)推进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深入推进支柱产业的信息化。重点推进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业、资源加工业的信息化。在汽车摩托车产业中,大力推广基于网络的协同设计和虚拟制造技术,加快企业各类信息系统的集成,实现企业内部统一的信息平台,加强整车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带动产业链的发展,提高零部件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增强创新能力,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汽车摩托车产业的提升壮大。在装备制造业中,广泛应用新型元件和嵌入式软件,提高装备数控系统的精确性和快速性,提高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和柔性生产能力,开发绿色制造技术和产品再制造技术。在资源加工业中,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优化生产工艺,建立生态环保监测预警系统,提高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鼓励企业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节约资源、能源和提高效益的作用,发挥信息流对人员流、物质流和资金流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大力推动产业园区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推动特色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城市楼宇工业等产业集群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将信息平台建设与产业园区开发紧密结合,提高产业园区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园区经济集群效应的发挥。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探索信息服务模式,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撑。

提升服务业的信息化水平。重点推动商贸、物流、金融、旅游业的信息化。大力支持商贸龙头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电子订货和交易,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和交易规模,加快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信息交换标准,发挥邮政物流体系作用,整合多方资源,推动第三方和区域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快重庆电子口岸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整合口岸物流,提高通关效率。完善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加强金融综合信息监管,继续推进征信系统建设,大力发展网上银行、证券、保险等现代金融服务,加快建设全市银行卡交易转接中心,提高银行卡跨行交易的成功率。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动旅游信息管理和在线旅游商务平台建设,开发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提高重庆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四)抓住产业转移契机,实现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

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以提高电子信息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夯实基础和做大产业规模为出发点,大力引进集成电路企业,形成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齐全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努力发展SCDMA宽带无线接入、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为重点的相关系统和设备。推进微机电系统器件的设计和开发,积极发展数控化、智能化、集成化等仪器仪表,尽快做大电子元器件、材料和汽车电子等基础行业的规模,扶持信息网络安全产业加快发展,提升信息家电的技术水平和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形成产品门类结构合理、产业链相对完善、自主创新能力突出的电子信息产品研发和生产体系,培育一批电子信息研发制造优势企业,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

加快软件产业发展。实施软件产业化工程,重点支持仪器仪表、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支持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等行业应用软件的开发。支持游戏、动漫、卡通等形式的数字娱乐产品的研发。拓展软件外包业务,继续推广双软认证和CMM认证,培养一批软件外包企业,完善软件产业链,培育和提高我市软件业的市场竞争力。

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重点推进电信业向信息服务业转型,促进电信企业向综合信息服务商的转变,鼓励电信企业积极参与农村、企业、社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信息化的建设,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加强互联网服务的深度开发和推广,不断丰富网上增值服务的内容。大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开发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产品,推进影视动画、网络游戏、数字电视服务。支持信息咨询业和培训业的发展。培育信息化中介服务组织和公益性服务机构。

(五)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促进和谐重庆建设

科技信息化。完善全市科研网络平台,推进科研设备设施共享,建立网络互通、资源共用、知识共享的科研协同体系。鼓励行业性、专业性科技信息网络和网上技术市场的建设。加快全市专利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促进专利产品的成果转让。支持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拓展标准文献的服务范围。 

教育信息化。完善全市教育信息网,继续推进校校通工程,加强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和利用,积极推进多媒体教育和网络教育,充分利用名校名师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逐步建成集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高等教育于一体的远程教育体系。

文化信息化。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发巴渝文化、抗战文化、艺术资源等特色数字文化资源,提升互联网上重庆对外宣传效果,加快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建立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促进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建设。

医疗卫生信息化。完善全市公共卫生信息网,加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建设。继续完善社区卫生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加快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的建设。完善药品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建设药品监管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院加快电子病历、数字化影像、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等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开展远程医疗,为社区和库区医院提供远程会诊、信息咨询等服务。

人口和就业信息化。完善全市人口计生信息网络,深入开发综合人口信息资源。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发展城乡和跨行业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完善人才信息网建设,加强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的分析,促进各层次人才充分就业。

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信息化。建立覆盖全市的社会保障共享信息平台和集中信息资源库,加快建立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系统和最低生活保障、优抚救济等保障系统为重点的综合社会保障系统,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障公众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会救助和社会事务信息化,建立弱势群体动态信息管理系统,促进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城市管理信息化。加快数字重庆的基础平台建设,大力推动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国土房屋、环境保护、交通管理等部门的协同开发和应用,构建全市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广GIS的综合应用和社会共享。建设城市应急指挥业务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城市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完善社会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实施数字规划工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施金土工程,加快全市土地、矿产资源动态监测等系统建设。实施数字环保工程,加强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等系统建设;实施智能交通工程,推进交通统一平台建设,加快交通建设、运营和监管等信息系统的集成,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继续实施城市一卡通工程,不断扩大应用领域,加快建立满足广大消费者方便、快捷、安全消费的管理经营体系,促进城市一卡通在全市范围内的广泛普及与应用。

社区信息化。规范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家庭宽带接入和数字电视转换。建立社区信息服务体系,搞好社区信息化试点示范,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公共服务进入社区和家庭,提供教育、医疗、社保、旅游、家政、娱乐等实用的信息服务,推动各种缴费一卡通支付,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手段,促进信息消费。

(六)加强信息资源开发,提高信息利用水平

加强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务信息资源是政府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信息,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主线,是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取得实效的关键。建立政务信息采集和更新机制,根据依法行政的要求,明确界定各部门的信息采集和更新权责,对于基础信息资源,要按照“一数一源”的原则,避免重复采集,保证信息的准确、完整、及时更新和共享。统筹协调加快推进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共享机制,围绕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共享目录,逐步实现政府信息的社会共享。加快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档案馆等公共数字资源的开发,积极开展公共信息内容服务。

推动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支持公益性信息资源的社会开发,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发整合科技信息资源,加大广播电视信息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力度。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开展公益性信息服务。特别要加大对三峡库区、渝东南地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务的力度。鼓励社会力量投资设立公益性信息机构,理顺公益性信息服务的定价机制,妥善解决公益性信息服务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促进公益性信息机构和信息内容产业的协调发展。

培育信息内容市场。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化进程。采取有力措施,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信息内容商品和服务的流通,发展有竞争力的信息内容企业,不断提高信息内容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扩大信息内容市场的有效需求,鼓励政府部门采用外包、政府采购等方式从信息内容市场获取高质量、低成本的信息内容商品和服务。鼓励企业在开发内部信息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市场购买信息内容商品和服务,引导公众在文化、教育、卫生和娱乐等领域的信息消费。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保护信息内容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适应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的特点,建立信息内容市场监管体系,促进信息内容市场的繁荣。

(七)引导推广电子商务,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推进以信用制度为基础的交易、消费、信贷和结算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数字证书认证体系,建设安全可靠、符合国家标准和金融业务规范的重庆电子商务支付网关,为全市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统一的网上支付平台和资金结算渠道。

加强电子商务资源整合。推进重庆市电子商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快二级平台建设,在商贸流通、汽车摩托车、医药、食品加工、物流业等领域重点扶植4-5个电子商务示范平台,鼓励定位合理、运作规范、有发展潜力的行业电子商务门户网站建设。

分层次推进电子商务应用。积极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展网上国际国内贸易,鼓励工业企业50强、商贸流通30强等重点骨干企业通过整合上下游关联企业,建立起网上供应链,利用网络开展信息传递、业务洽谈和购销交易活动,率先实现商务运营电子化。积极鼓励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建立重点市场网上交易平台,推动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大型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建立网上商城,大力发展网上交易,实现虚拟市场和实体市场的有机结合。

(八)优化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提供宽带化、个性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完善重庆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为建成长江上游通信枢纽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建立利益分配机制,推进电信、电视和计算机三网融合,推进信息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构建宽带普及、质优价廉的综合信息网络基础环境。

统筹推进三大经济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城区建成适度超前的信息基础网络,大力发展宽带接入,完成主城区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渝西地区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加强和完善信息基础网络,中心城市和中等城市积极推广宽带接入,分区分片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加强无线电监测网、广播电视监测网和重要信息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集无线电频率台站审批、日常监督管理、无线电行政执法与监督、无线电监测与检测、无线电应急保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全市无线电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平台。加快建立全市互联网监控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风险评估,完善应急处置机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加强对计算机病毒、非法入侵行为和网上有害信息的预警和防范,支持信息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加快信息网络安全专家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逐步构建与全市信息化水平相适应的全网联动的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四、政策措施和实施机制

(一)创新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

加强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对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防止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树立协同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全局观念,打破部门、地区之间的界限,政府牵头建立开放的基础信息平台,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健全各区县(自治县、市)、市级各部门和大中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机构,逐步推行首席信息官制度,强化信息化管理职能。市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分类指导各区县和各单位的信息化发展,加强对信息基础工程、业务协同、重要产业项目等全局性的跨部门信息化项目的统筹协调,加大对区县信息化工作的考核力度。组建重庆电子政务管理机构,加强电子政务网络运行管理。

(二)切实推进信息化规划实施

 实施信息化专项规划,涉及面广、任务艰巨。为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一要广泛宣传,通过政策引导,发挥好规划的导向作用。二要抓好落实,信息化主管部门根据规划做好总体工作部署,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三要做好全市信息化新建项目策划等前期工作,加快在建项目的推进。四要加强与国家有关规划和专项的衔接,争取国家的支持。五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评估和绩效考核,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快建立规划实施的评估考核制度。

(三)健全信息化法规政策体系

根据全市信息化建设的需要,适时制定和修改有关法规和规章。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建设,贯彻落实电子签名法、著作权法等法律,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加快《重庆市信息化条例》的制定。制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电子商务发展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规范电子政务业务协同与信息共享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主体,积极引导企业和机构参与政府信息化建设与运维。

(四)完善信息化标准与规范

加强信息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建设,支持和鼓励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参与信息技术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重点研究信息技术应用和产业技术标准,制定业务协同、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安全认证等地方性标准。加强互联网治理,建立网络行为规范。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制定信息服务市场的管理办法,加强信息服务市场的监管,促进我市信息化规范有序的发展。

(五)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继续加大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十一五”期间,根据实际需要,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一批全局性、基础性、公益性、示范性的重大信息化工程。具体项目由投资主管部门、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财政主管部门提出方案,报信息化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加快信息化普遍服务基金的建立,支持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制定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政策,鼓励电信企业积极投入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中小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

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信息化建设投融资机制。探索政企合作的新型投入模式,鼓励具有管理、技术和资金优势的企业、社会机构参与电子政务项目投资或提供运维服务,允许其通过合理收费方式获得投资经营和受托服务收入。引导企业对政府依法开放的信息资源进行增值开发,允许其利用所得来回收投资、补偿成本并获得回报。加快培育本地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企业,鼓励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采用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提高信息化的建设效益。

(六)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重点建立电子政务规划、预算、审批、评估综合协调机制,制定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概算标准,坚持先规划后立项、先评估后建设的原则,做好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的审计和监督,加强信息资产的管理,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电子政务财政预算、基本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明确已建、在建及新建项目的关系和业务衔接,确保项目运行维护经费,促进电子政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创新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开展电子政务建设项目代建制度和代管制度的探索,逐步建立电子政务外包服务制度,提高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维护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七)加快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为满足全市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要,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多渠道培养与高起点引进相结合,加强信息化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以信息化项目为依托,培养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高中级管理人员、IT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的培训,完善信息技术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和认证制度。加强基层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在职培训为重点,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拓宽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的渠道,面向国内外大力引进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吸引产业稀缺的高层次人才来重庆发展,采取柔性流动、项目合作、薪酬保障等多种形式,积极为高端专业化的信息化人才提供一流的创业发展环境。

(八)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抓住国际国内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做好项目储备,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渝投资,加快产业园区的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做好落户企业的配套和服务工作。

(九)加强信息化的宣传教育

加强信息化知识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信息化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及时通报全市信息化发展的进展情况和建设重点,大力传播和推广信息化示范工程和试点企业的经验,举办信息化建设成果展览,营造和培育浓厚的信息化建设氛围。加大对公民信息化知识的普及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全民信息化素质。

(十)统筹城乡信息化发展

统筹城乡信息化发展,推进城乡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市、区县、乡镇、村四级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大统筹城乡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城乡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普遍服务能力,加快主城区信息化成果向渝西地区、三峡库区以及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应用,鼓励城市公益性服务机构和社会志愿者到山区宣传信息化知识,从事信息技术服务,鼓励企业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推动城市信息化向县、镇、村延伸,促进区域信息化协调发展。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