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十五”时期全省信息化发展回顾

“十五”时期,我省以“数字安徽”建设为主线,着力建立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不断强化信息化建设的保障能力,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建立

全省已形成以光纤传输为主,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能承载各种通信业务的信息传输网络,并已展开建设覆盖全省的新一代宽带、多媒体骨干通信网。至“十五”末,全省长途光缆线路617万皮长公里,本地光缆纤芯1557万芯公里;接入网光缆线路298万皮长公里,纤芯149万芯公里。全省本地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6112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12139万门。全省电话用户总数23964万户,普及率达到389/百人,比“九五”末提高236个百分点。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0469万户,比“九五”末增长703%。固定电话网覆盖了全省所有市县、乡镇及998%以上的行政村。全省互联网用户200万户,其中宽带用户754万户。全省互联网域名总数(不含educn42308,网站总数12034个,均居全国第13位。

全省广播电视基础网络实现升级,数字电视传输平台已经构建,14个市、40个县开通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数字电视节目近100套。基本建成省、市、县三级党政部门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专网骨干框架。

(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迈出新步伐

信息化有效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企业自主创新。“十五”时期,以冶金、汽车、建材、化工、家电、机械等支柱产业的技术升级和改造为重点,加快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传统产业群中涌现一批信息化含量高、竞争力强的产品,实现产品技术升级,进一步创立了自主品牌。

全省企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十五”时期,建立局域网、通过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的企业,由68%上升到87%;开展计算机设计、生产控制与管理应用的企业,由62%上升到83%;开展财务、采购、销售、物资管理信息化应用的企业,由65%上升到90%

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成效显著。我省已被认定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首批示范省,合肥市、芜湖市被认定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黄山、蚌埠、铜陵、安庆、马鞍山、滁州等6个市被列入省级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全省共有148家企业通过了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评审。在示范工程的带动下,全省制造业信息化取得积极进展。

信息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5年,全省信息产业完成产值282亿元,居全国第12位;软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年均增速50%以上。视听产品、电子元件、半导体分立器件和电子材料等主导产品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产业集聚能力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电子商务认证体系和信用体系开始建立,电子商务呈现加快发展态势。

(三)农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省、市、县三级农业网站与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初步形成覆盖全省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安徽农网”的信息服务延伸到乡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展。开通“农技110”信息咨询服务系统,实施了“农科教电波入户工程”,全省90%以上的乡镇建立或接入了农业信息网络。

(四)电子政务框架体系基本形成

全省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建立了以省政府门户网站为超联的162个省、市、县政府网站群,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的功能不断强化。党政部门积极利用网络进行政务活动,省直机关初步建立网上公文传输和业务办理系统,“金盾”、“金财”等“金字头”信息工程在我省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先导作用。教育和科研网向有条件的学校推广普及,社区信息化试点工作开始启动。

但是,全省信息化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特别是部分贫困县信息化刚刚起步。全省电话普及率、人均电信业务消费等众多信息化指标与先进地区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二是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利用不够。在应用系统和重大基础性数据库建设等方面,不论是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网络资源利用率、共享水平和应用程度明显偏低,统筹协调不够,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现象。三是信息化带动力还不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刚起步,信息产业缺少大型龙头企业,与支柱产业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信息化对我省工业化的整体带动力较弱。四是信息化推进机制有待加强。目前信息化运行机制缺乏活力,资金投入有限,人才外流严重,开发应用能力偏低,部分地区和部门的信息化观念较为落后,影响了信息化发展进程。

二、“十一五”时期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构建“数字安徽”框架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速信息技术的全面推广与应用,带动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共享,促进信息产品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与升级,使信息化成为推动我省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的重要动力和强大支撑。

(二)遵循的原则

服务安徽崛起,发展信息产业;打好应用基础,突出建设重点;激发创新活力,共享信息资源;保障网络安全,协调和谐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0年,全省信息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信息技术普遍应用,重要信息资源基本得到开发共享,信息化环境显著优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和农村都能享受更为便利的信息化服务,初步建成“数字安徽”的基本框架。

2、具体目标

——基本建成广覆盖、数字化、集约型的宽带网络。加大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础骨干网络更加优化,达到先进水平,城市宽带接入网基本普及,农村网络基本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

——逐步建立与推进东向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信息平台。以东向发展战略为取向,在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化体系、信息交换和系统应用、政府网站等方面与长三角全面对接,建立与长三角、国际间互通共享的信息平台。以全省电子口岸系统建设为抓手,打造现代对外贸易平台。

——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显著提高。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到“十一五”末,省、市、县电子政务接入网覆盖率、政务信息上网公开率、政府行政许可项目在线办理等指标在全国处于较好水平,电子政务成为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手段。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迈出实质性步伐,建立满足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信息技术共享平台。到2010年,制造类企业基本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重点骨干企业基本应用电子商务。

——信息产业成为全省支柱产业。全省信息产业地位进一步提高,电子信息产业展开集群布局,实现倍增;软件产业在发展壮大中形成品牌;信息服务业形成配套产业体系,成为全省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到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年均增长256%;工业增加值180亿元,年均增长268%;利润35亿元,年均增长223%。其中,软件产业销售收入80亿元,年均增长30%

——初步建立“数字安徽”应用支撑体系。大力开发和建成一批重大的信息资源基础数据库,以空间地理、宏观经济、法人单位、人口等信息数据库建设为重点,加快信息资源标准化,初步建立不同层面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加快分类开发有共性的应用系统软件,为建立“数字安徽”应用支撑体系打好基础。

——全面建立信用、生态、平安与和谐安徽的信息支持体系。加速推进社会管理和服务领域信息化,建立“信用安徽”、“生态安徽”等信息系统;推进“金保”工程建设,建立覆盖全省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推进“金盾”工程建设,构建平安社会信息网;积极推进社区文化教育、职业培训、网上娱乐、生活服务等社区网络建设,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专栏1 安徽省“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主要目标

注:括号数为五年累计提高百分点。

三、“十一五”时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信息化发展新平台

1、合理扩大网络覆盖面,有效提升网络水平。加快发展高速度、大容量、广覆盖的骨干网,重点建设宽带接入网。城市基本实现光纤到大楼、到小区、到桌面。初步建成适合农村信息化需求的信息基础设施,搭建统一的软硬件平台。大幅度提高IP城域网带宽和互联网出口带宽,大力发展以IP为基础、融合多种业务的多媒体基础通信网络,分层次、有重点地发展新型通信业务。加强网络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应用新技术,强化网络服务功能。配合国家实施新一代互联网建设;适时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做好系统的运营试验和业务推广;加快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改造步伐,初步建成全省数字广播、电视网络体系。

3、加快公共服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公共信息服务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公共服务信息化环境。在大中型商场、宾馆等场所,加快普及应用POS机、税控机等;在机场、车站、码头等人流集散场所,普及应用公共信息显示屏、信息查询触摸屏等信息终端,建立足够的通讯和网络设施。

专栏2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加强基础网络建设。拓展普及高速宽带信息网,重点建设宽带接入网。开展城市网管建设,整合与高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城市网络的接入水平,扩大带宽,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开展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有线电视普及工程。配合国家实施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改造步伐。

◆加快完善电子政务内、外网及网络平台。建设市、县电子政务专用接入网和互联平台,提升电子政务网络功能。

◆提升网络服务功能。以需求为导向,强化应用,全面提高网络的服务功能。全面开展小区网络服务推广工程、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探索开展3G业务。

◆提高信息终端产品使用率。大力推进信息终端产品在公共场所的普及与应用。

(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1、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传统工业领域,建立信息化改造示范项目。在产品开发方面,加速推进以数字化设计为核心的产品创新系统,发展各种嵌入式软件技术,推进传统产品朝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增加产品的信息技术附加值,实现产品的优化升级。在生产过程方面,推广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的辅助制造等数字技术。在经营管理方面,推广物资需求规划Ⅱ、企业资源规划、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应用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的融合。大力推动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业的信息技术改造,促进资源利用率和附加值的提高。应用信息技术整合公路、铁路、民航、水运、邮政、仓储等信息资源,加快交通和物流信息化建设,推进电子商务在服务业中的普及。

2、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以建设制造业基地为抓手,以汽车、冶金、工程机械、家用电器、化工、纺织等大型制造业企业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数字技术,加快推进制造业信息化。重点扶持汽车制造业信息化和加工程序信息化等项目,充分发挥合肥、芜湖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建设的示范作用,积极推进黄山、蚌埠、铜陵、安庆、马鞍山、滁州等6个省级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建设。

3、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不同类别和具有共性特色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信息化咨询和技术支持,提供网上合作研究、公共专业化服务和管理咨询。建立可共享的公共零部件/元器件数字化数据库,提供基于ASP的制造业信息化服务软件系统及工具集。积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网上协作系统。

4、创新推广电子商务。加快全省信用体系建设,开发征信体系数据库,基本建成覆盖80%以上企业和60%以上消费者的信用数据库和在线信用信息服务平台,面向社会服务。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和提升商业与服务业水平,建成全省电子认证体系,实现与其它认证系统交叉认证。发展现代物流体系,以骨干企业供应链管理为重点,推进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大力发展旅游业电子商务。推动电子商务的地方法规建设,保障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专栏3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点工程

◆企业信息化工程。以马钢、奇瑞、江汽、海螺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信息化为示范工程,通过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产业研发水平的提高、工艺技术的变革、管理能力的提升,带动重点骨干企业信息化。推进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提升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不同类别的制造业数字化示范基地,通过促进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的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在新产品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附加值。组织实施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企业数字化改造。选择23个有一定辐射力的中心城市或开发区建立中小企业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招商引资和企业间合作提供服务。

◆信息技术的吸收与转化工程。建立信息技术创新中心,重点推进信息技术的吸收与转化,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服务。推广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的制造自动化系统,重点推广在生产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制造等方面的数字技术应用;推广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市场营销系统的应用;推广以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重点推广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物资需求规划Ⅱ(MppⅡ)、企业资源规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

◆电子商务工程。分类建设电子商务共享业务平台,重点推动电子口岸平台、信用体系、支付手段、物流配送等关键环节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发展和互联网消费环境,为我省开展电子商务和对接长三角电子商务平台创造必要基础条件。提升进出口商务网络平台,扩大进出口电子商务业务领域,促进现有骨干商贸和自营出口企业优化业务流程,在销售、采购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以奇瑞电子商务、黄山旅游电子商务、家电企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带动和培育新型电子商务企业。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

1、大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建设合肥信息家电产业基地、滁州信息家电产业基地、铜陵电子材料产业基地、蚌埠信息显示材料产业基地、芜湖信息显示材料产业基地、合肥微电子产业基地、无为特种线缆产业基地等七大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合肥软件园、合肥汽车电子产业园、芜湖汽车电子产业园、马鞍山磁性材料产业园、庐江磁性材料产业园、淮北电子铝材产业园、天长电子元器件产业园等七大产业园区。

2、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进一步促进和扶持信息家电、软件、电工薄膜、特种线缆、磁性材料、显示材料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支持有产业化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企业不断壮大。

3、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在抓好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的同时,重点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和专项资金的扶持,鼓励企业跟踪行业技术发展的方向,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进行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跨越。

专栏4 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工程

◆信息家电工程。重点建设滁州康佳工业园、滁州科思技术有限公司数字彩电、合肥海尔数字彩电、蚌埠亿多液晶电视、广告机等。

◆软件振兴工程。以合肥软件园建设二期工程为重点,进一步扶持软件产业发展,发挥软件园区的集聚作用,培育国内知名的重点骨干软件企业,壮大软件产业规模。鼓励软件产业国际化和软件出口,实施软件品牌战略。重点建设智能交通、电信、电力等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及控制软件,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软件外包,信息系统集成及信息服务软件,应用管理软件等。

◆语音产业基地工程。重点建设中国语音产业基地建设,智能语音平台等。

◆集成电路工程。重点建设国晶电子的集成电路封装,合肥微电子基地建设,铜陵三佳集团的集成电路专用设备、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封装模具建设,43所的金属基板产业化。

◆电子材料及新型元器件工程。重点建设铜峰电容器用聚酯膜、聚丙烯膜、人工晶体及片式元器件项目,铜陵有色电子铜带、印制电路板项目,马鞍山、庐江、霍山的磁性材料项目,天长新型元器件项目,蚌埠的片式电阻器项目。

◆汽车电子工程。重点建设芜湖奇瑞的中央智能电子集成电路控制器项目,无为亿普电子电器产业化项目,金马集团的轿车组合仪表系统项目,芜湖VDO的智能仪表项目等。

◆新型显示器件工程。重点建设芜湖长信、蚌埠华光LCD显示材料,芜湖电真空所的平板显示器项目。

◆特种线缆工程。重点建设无为特种线缆产业基地,滁州特种线缆工程等项目。

◆通信产品振兴工程。重点建设安徽四创基于IPV6的多媒体终端产品、网络视频服务器,安徽科力的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产业化等项目。

◆信息服务与网络工程。重点建设蓝盾光电子的环境保护监控指挥中心系统、淮南万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的智能化电力供配电微机综合保护装置产业化、合肥金星机电应用技术研究所的工业窑炉燃烧监测与控制系统等。

(四)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整合与有效利用农村信息资源。整合现有服务“三农”的网络资源和信息系统,提升农业信息服务综合能力。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强化涉农信息网络的应用功能,建立起服务于全省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农技110”建设,实现网上农业专家联动服务。整合农村市场的信息资源,建立农业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大型数据库,加快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2、建设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林、水利、气象等信息应用系统建设。重点建立和推广“县、乡财税信息系统”、“农村公共产品服务信息系统”。进一步强化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农业专家信息系统”。建成联通国内外市场的农产品销售信息网络体系,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运用信息技术改善传统的农作方式,支持农业集约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发展水平。

3、加快农村社会信息化进程。逐步推进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公共安全、人口发展等公共事业服务信息化向农村地区延伸,开发农民实用的信息终端与产品,提升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逐步开展远程网络教育课程。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使服务网络覆盖到乡村。

4、建立农民工信息服务系统。配合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建设“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建立农民工就业信息、技能培训、职业教育、法律维权等信息服务系统。

专栏5 农村信息化重点工程

◆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电话普及率和广播电视覆盖率,积极试点采用简易计算机、电话、广播电视等多种终端,整合现有农村信息服务系统资源,推广“三电合一”服务模式,解决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统一的软硬件平台,实现信息进村入户,基本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对信息服务的需求。

◆县级政府网站和省、市农口网站开辟为“三农”服务专栏,整合涉农网站服务资源,提高网站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快推进“金农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等项目建设。

◆加快“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使文化服务网点覆盖到乡村。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

◆建立“县、乡财税信息系统”、“农村公共产品信息系统”,推广“农业专家信息系统”,加强“农技110”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五)建立东向发展战略信息平台,实现与长三角对接

1、建立信息化协作机制。积极参与长三角信息化协作,鼓励我省各类企业与长三角同业展开合作,加入长三角同业信息共享体系。以公共服务业为载体,建立服务流程信息化协作机制。在政府层面,积极探索在公共安全防范、环境保护等方面建立信息化协作机制,发挥区域联动效应。

2、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建立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政府间政策法规、管理体制、政务动态等政务信息交流。建立行业间信息交流平台,促进行业在市场信息、国际资本动态等方面的同业信息对接,为我省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扩大招商引资提供支持。建立现代生产要素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与长三角的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市场的交流和对接。

3、建立标准统一、相互通行的认证体系。建立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认证体系,实现与长三角信用资源共享。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和资格互认系统,推动高级技工、普通技工及管理人才在区域之间自由流动。建立与长三角标准一致的农产品检测、检疫系统,促进农产品质量和品牌互认,为我省加快建成长三角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提供支持。

4、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在开发建立人口、法人单位、宏观经济、国土资源等基础性数据库,以及其他有关公益性数据库过程中,做好与长三角的衔接,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积极参与长三角电子口岸互联建设,在进出口经营权申报审批及年审系统、口岸国际电子商务数据交换、电子商务交易、旅游业信息化、物流配送等方面,实现信息流共享。以城市“e卡通”建设为基础,积极支持省内沿江城市与长三角建立公共服务“一卡通”。

(六)扎实推进电子政务,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效率

1、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提升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水平。全面建成机关内部办公局域网,完善全省党政专网,加快建设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形成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提高共享水平,实现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

2、加快推进党政机关办公业务上网,逐步实现文档管理电子化。实现党政机关内部网上办公系统逻辑互联。建成全省电子文件中心,逐步实现文档电子化管理。建设全省防洪保安应急指挥系统。实现社会应急指挥系统联网运行。开通党政部门视频会议资源共享系统和短信服务平台。

3、建设“三库一中心”,加快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成基础数据资料库、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共享信息资源库和公益性信息资源交换服务中心,为信息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4、加强政府门户网站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实现政务信息及时发布和便捷查询,开发网上申报、审批、投诉、办事等政府网上服务功能,使政府网站成为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一站式服务的窗口。

5、建立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电子政务安全体系。采取分级、分类、分阶段的安全管理策略,重点做好政府门户网站、电子政务内外网、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等方面安全工作,构建电子政务安全防范体系。

专栏6 电子政务重点工程

◆基本建成电子口岸、工商、财政、税务、审计、金融、公安、质检、卫生检疫、水利、农林气象、交通、劳动保障、人口计划、环境保护、档案、宏观经济管理等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公共安全和社会应急网络实现联网。开展跨部门业务审批和协同办公示范项目建设,促进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逐步实现协同办公。

◆政府网站完善工程。把政府网站建成联系群众的桥梁,成为“一站式”服务窗口。

◆建立政务数据库系统。按党政部门办公业务需求和职能分工,逐步建立政务资源数据库。建立党务信息与办公系统,重点建设党务内网和组织信息管理系统。省、市、县政府分别组织建立本级党政办公业务资源目录体系,建立党政办公业务文档库。

◆建立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服务系统。开展电子政务二期工程建设,完善全省三级党政主干网络平台服务功能,初步建成市、县级党政城域专网办公系统,建成和完善全省党政部门视频、语音等网上公共服务系统。

(七)加强信息资源开发,提高共享与利用水平

1、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加快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初步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不断改善人口、法人单位、地理空间、宏观经济等基础信息的管理和服务,改善政府决策的信息质量。

2、鼓励社会力量进行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增值服务。通过政策支持、政府资金引导,支持重点领域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鼓励企业、公众和其他组织开发信息资源,开展公益性信息服务。加大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和社会困难群体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务力度。加强旅游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繁荣信息资源市场。积极促进和引导网络文化发展,鼓励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旅游等行业发展数字化产品,提供网络服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保护信息资源产品的知识产权。

4、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保障环境。制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采集更新、运行维护、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等相关制度。

专栏7 加强信息资源开发重点工程

◆制定政务信息公开目录和发布交换制度。制定政务信息公开目录、共享体系和交换体系,实现政务信息有效共享。

◆制定信息资源开发规划。研究和确定信息资源开发内容、时间进度和目标要求,完成信息资源开发规划。

◆实施信息资源有效开发利用行动。建立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采集更新、运行维护、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等相关制度。制定鼓励社会力量进行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增值服务实施意见。组织力量共同开发公益性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面向社会的共享信息资源库和公益性信息资源交换服务中心。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水平。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重点对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进行信息化技术的节能改造和管理,提高节约水平。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推进工业节水,重点推进火电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在重大水利设施建立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节水农业模式。利用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完善土地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建立自然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科学利用水平。建立水资源、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水资源公平分配、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保护,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进行年度检查和动态监管,实施动态监测和分类考核。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加强气象资源开发利用,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

3、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工业园区、生态农业基地和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运用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加强沿江和沿淮湿地、皖南和皖西水源涵养区、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以及矿山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监测和保护。推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环保监督。

(九)着力推进区域和社会领域信息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发挥社区信息化的示范效应。建设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在合肥、芜湖、蚌埠开展数字化示范小区建设经验基础上,逐步推进全省社区信息化建设,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智能化信息服务,繁荣社区网络文化,推进平安社会及和谐社区建设。

2、着力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合肥国家信息化示范城市建设,探索“数字城市”建设模式。在中心城市建设宽带互联网中心,实现基础通信网络资源整合和内容服务融合。在城市道路建设、管道建设、电力建设、城市绿化、规划、环保、城市防洪等方面,推广应用GIS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加快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实现城市交通调度、监控信息化。建设和完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改造升级现有的城市有线电视网,发展数字电视,积极推进家庭上网工程。

3、提高居民分享社会信息化成果的水平。以“五个统筹”为主线,抓住电子社保卡普及发放契机,大力发展集中式智能卡及网络化业务,实现失业金、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及救助金等发放方式管理信息化,实现涉及居民生活各类交费的“一卡通”服务,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到“十一五”末,全省城镇居民普及电子社保卡发放和应用,在政府主导的卫生医疗、社会救助、劳动保障等公共服务事务管理中,整合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使人民群众更多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适应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环境的需求,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加强高质量、数字化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基本形成以网络为基础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环境。

专栏8 区域与社会信息化重点工程

◆推进数字城市建设。重点推动合肥、芜湖等“数字城市”建设,以城市空间地理信息基础平台推广应用为抓手,建设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公共服务、智能交通、环境动态监测等各种公共应用系统,逐步实现城市管理和运行的信息化。

◆数字社区示范工程。开展数字化示范社区建设试点,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数字化社区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从家政服务到社会救助、从社区教育到民主参政的网络系统,营造数字化生活环境。

◆社会事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城镇逐步普及社会保障卡,在政府主导的卫生医疗、劳动保障、社会救助等公共事务服务中,建立和普及信息化服务系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高质量、数字化的网络教育系统建设。建立完善人口宏观管理与科学决策信息系统,实现公安、教育、计生、卫生、劳动保障、统计等部门的人口信息互联互通、动态管理。

四、推进信息化的政策措施

(一)优化发展环境,形成推进信息化的合力

建立分工合理、权责明确、程序规范、共建共享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加快政府信息化管理的政事分离,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协作,发展信息化中介组织和公益性服务机构,强化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鼓励发展第三方服务机构。推行理事会制、代建制、代管制等管理制度。对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论证、验收和评估,避免重复建设。加强地方信息安全标准的编制、宣传和贯彻,重点制定配合信息安全强制性认证的管理和技术标准,研究制定信息资源共享、业务流程协同的标准。跟踪信息化的发展动态,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信息化认知能力和水平。

(二)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准入、互联互通、资源分配、服务标准等方面充分运用市场竞争机制运作,坚决打破垄断。改革政府审批制度,简化信息技术企业注册手续,降低社会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和准入门槛。鼓励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机制创新,维护公平竞争,保护非公有制IT企业的合法权益。注重引导有资金实力的传统产业进行产业转移,鼓励投资信息产业。针对信息化创新多、变化快的特点,建立我省信息化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分配激励机制,促进信息产业发展。

(三)拓宽信息化建设投入的渠道

政府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攻关、信息产品升级改造、信息化示范项目等方面的支持,设立信息化建设专项引导资金,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信息化建设投融资机制。梳理国家支持的重大信息化项目,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为信息技术企业更好地利用风险投资基金创造条件,鼓励社会各界对信息产业进行风险投资,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向信息产业。积极为有条件的信息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创造条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从社会上筹集资金。

(四)建立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变、容灾、抗毁能力。整合资源,建立全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技术平台,建立信息网络安全预控体系,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推进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信任体系建设,推广数字证书认证系统的应用。支持并优先采用我省信息技术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岗位人员培训,强化信息安全意识。

(五)加快培养不同层次的信息化专业人才

制定信息化人才培养规划,形成多层次的信息化人才队伍。积极发展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鼓励企业和高校联合办学,吸引国外知名学校来皖办学,建立信息技术专业实习基地,培养各级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加强在职人员的信息技术知识培训,制定公务员、在职人员信息化知识培训与考核制度,培养既懂信息化技术又懂相关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推行技术股、创业股、管理股,充分发挥高技术信息化人才的作用。规范信息化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完善信息化人才的市场管理。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