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信息化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质检信息化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制定质检信息化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实现质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是提高信息化对质检事业发展有效性的关键措施,对充分发挥质检信息化在提高我国质量水平、保障质量安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出入境检验检疫监管、加强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和标准化管理、强化执法把关及为外经贸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质检信息化工作现状

()“十五”成绩。

“十五”期间,在质检总局和各地质检机构的共同努力下,质检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推动质检业务的深入发展做出了贡献。主要表现在:

1.“金质工程”(一期)立项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完成了“金质工程”(一期)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通过了专家评估,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复,确定了“金质工程” (一期)的主要建设内容。编制了“金质工程”(一期)初步设计方案,开展了标准体系建设的研究和框架方案设计工作,编制了“金质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为“金质工程”一期的全面建设奠定了基础。

2.质量技术监督综合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CQS)建设稳步推进。在辽宁、广东、河南、四川、新疆等8个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了软件测试和应用;企业质量档案建设得到加强,已完成中国名牌网上申报系统;执法督查子系统正在部分省试用;科技管理子系统中所有模块已投入使用。 CQS二期工程建设中特种设备决策支持系统和特种设备信息服务系统已开始试运行;产品质量技术监督预警系统得到起步,起草了《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工作方案》,满足了地方政府质检业务发展的需求。

3.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2000年在检验检疫系统推广部署的出入境检验检疫综合业务管理系统—CIQ2000系统,全面提高了检验检疫系统信息化应用水平。电子申报、电子放行和电子监管(三电工程)得到深入实施,实现了检验检疫机构与企业之间,内地与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之间、检验检疫机构与海关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加快了通关速度。

全面启动了大通关建设,先后统一开发了出口货物快速核放系统、进口货物口岸快速查验系统 (海港版和公路版)和出口产品电子监督系统。完成了CIQ2000与出口产品电子监管、电子支付等系统的衔接和数据交换,出口产品电子监管系统开始在14个直属检验检疫局进行试点,原产地证电子管理系统已完成软件开发工作,检验检疫电子诚信系统进入调研和总体规划阶段,国际疫情预警旅行健康信息网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管理系统运行良好,国际动物疫情的信息化工作开始起步。

4.认证认可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发展。认证认可信息化实现了部分业务的网上申请、审批;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发放管理系统得到了完善与升级;完成了全国实验室资源第二次调查系统的开发、试点工作,推广实施工作全面展开;完成了进口废物原料装船前检验系统的开发工作,试点和推广应用工作逐步展开;建立了网上信息查询系统和3C标志发放的网络化管理系统。

5.标准化方面信息化建设深入发展。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申报系统全面投入使用,全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均实现了基于网络的申报、审查、征求意见和协调;改进了标准计划立项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重点项目随时申报、随时审批下达;国际标准投票系统得到有效建设和运营,保证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工作信息的有效传播和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阶段管理系统已开发完毕;国家标准网上发行服务系统的开发已经完成。

6.办公自动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建设和完善了总局内部办公网,扩大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试点应用范围,启动了电子公文传输试点工作。完成了全国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的建设任务。开展了质检视频会议系统建设。

7.总局网站建设稳步发展。总局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的范围和数量有了长足进展,在线办事的能力和效率有了显著提高,公众参与的渠道和反馈有了很大改善。子网站群在信息公开方面取得较快进展,检验检疫业务网、国家认监委网站、国家标准委信息网站、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站的开通运行,以及地方质检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内容建设的不断发展,为总局网站推进资源整合创造了条件。公共服务内容在服务渠道和内容上深入发展。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业务网提供了包括申报、登记、审批三大类别的19项在线服务内容,并提供了电子转单短信服务和电子通关短信服务,为地方质检机构子网站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WTO/TBT-SPS通报咨询网得到进一步完善,收集、通报和发布了大量信息。开发了WTO TBT-SPS通报网上评议平台,建立了风险预警信息系统。

8.质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进展。一是建设了质检系统主干网系统和网络安全系统,基本完成了主干网线路接入、系统集成工作,加强了项目管理,发出了《关于质检主干网及网络安全项目实施若干问题的通知》,对质检主干网和网络安全的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加强了项目监理工作。二是配合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协调配合完成各节点的视频专线接入和网络设备的集成。三是配合完成了总局“大通关”平台项目的招标工作,确定了招标项目的技术指标、编制招标技术文件和评分细则,对参加投标的软件产品进行了兼容性测试。四是加强了安全平台和安全系统的建设,为“金质工程”、大通关、办公自动化、三电工程等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部分省局实现了与同城各政府部门信息传输的高速化,为推进跨部门应用建设奠定了基础。

9.培训工作成效明显,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有效保障。以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为主的普及性培训在总局和地方得到了充分重视,为推动质检信息化发展确立了人力资源保障。技术性培训得到快速发展,为质检信息化深入发展培育了一批业务专家和技术专家。应用性培训得到有效落实,CQS应用推广等配合专项应用系统实施的应用培训的成功开展,为推进“金质工程”奠定了良好的技术保障,促进了具有较高实施、设计能力的信息化建设队伍的形成。

10.组织保障不断健全。总局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以及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了总局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了七次总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发挥了对质检信息化的协调指导作用,形成了信息中心(信息办)和各司()、两委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部分省局也成立了信息中心。为全面推进质检信息化提供了比较扎实的组织保证和技术支持。

()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建设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中西部地区信息化发展滞后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信息人才储备滞后等问题。

2.应用系统建设相对于质检事业发展有待加强。特别是在“抓好一个源头、确保三个安全、发挥六个作用”等方面的应用系统建设还要加快。部分业务系统不适应于业务需求,部分已建业务系统凸现出技术陈旧和设计功能不足等问题,数据传输、处理和存储能力难以适应业务发展要求,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

网络和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力度有待加强,东部地区网络承载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中部地区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更新扩容需求强烈;西部地区面临网络基础设施闲置与覆盖不全面并存的问题。由于人员、资金不足,网络设施维护工作长期滞后于网络建设。

3.信息服务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共享程度还很不够,需要进行整合和利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建设力度不足,各领域、各地区质检信息资源开发仍处于自发阶段,缺乏统一规划,开发的深度、范围差异性大,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和共享;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发展滞后,缺乏有效信息资源整合利用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

()质检信息化面临的发展形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更加深入,“十一五”是质检工作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时期,也是进一步增加质检信息化对质检事业发展有效性的关键时期,质检信息化发展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具体体现在:

1.面临着质检在经济社会中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信息化在质检工作中也越来越重要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来自质检业务对信息化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各地质检机构和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的挑战。

2.面临着信息化应用更加广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观念日益深入,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改变行政管理模式更广泛地为民服务的趋势愈来愈明显的重要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来自信息化在质检工作的领域不断拓宽,要解决发展不平衡、机构不适应、质量技术监督经费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等等问题的挑战。

3.面临着国家把信息化发展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总局对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质检信息化具备一定基础,进入良性发展的重要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来自应用层次越来越高、应用起点越来越高、信息化项目开发建设维护管理越来越集约化、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高标准要求的挑战。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需求为先导,以应用为核心,全面实施“金质工程”,按照“两步走”发展,加快“一网一库三系统”建设,促进电子检验检疫深入发展,实现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协调发展,推动认证认可和标准信息化的持续发展,提高质检监督管理水平,增强信息服务能力,提升质检行政效率,实现质检信息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体目标。

应用系统取得显著成效,质检监督管理能力、信息服务能力以及行政许可和管理能力得到改善和加强;质检信息库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总局数据处理中心建设得到加强,信息资源集中开发利用程度明显提高;质检网络实现全面覆盖,主干网、支干网、局域网实现互联互通,适时推进网络扩容建设,加快地区级灾备中心建设,提高质检信息化安全保障力度;培训工作深化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得到提升;质检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和组织体系得到完善,质检信息化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跟踪信息化发展最新趋势和前沿技术。

()建设内容。

全面实施“金质工程”,加快“一网一库三系统”建设。“金质工程”的核心内容是“一网一库三系统”建设,“一网一库三系统”是“金质工程”建设内容的概括, “一网”是指支持“金质工程”应用系统运行的“质检软硬件平台和网络平台”,“一库”是指直接为公众服务的和支持应用系统的“质检业务数据库群”,“三系统”是指以监管业务为主要内容的“质检监督管理系统”,以提高行政审批和备案效率、优化工作流程为主的“质检行政许可和行政管理系统”和面向公众服务的“质检信息服务系统”。

“十一五”前期(2006-2008),实施“金质工程”(一期完成),提高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管理系统建设水平,加大认证认可信息化体系建设力度,完善全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站和WTOTBT- SPS、疫情通报等系统,加强总局网站、行政许可和行政管理系统建设力度,奠定质检信息化深入发展基础,继续提高信息化对质检业务的综合保障和支撑作用;加强信息资源的集中开发力度,加强门户网站对各子网站的资源聚合力度;加快统一网络平台建设步伐,扩大网络覆盖面。推进总局信息系统灾备中心的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十一五”后期(2009-2010),全面实施“金质工程” (二期完成),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已有系统的推广完善力度,落实动植物检疫监管、食品安全、工业品安全企业质量信用等新系统的建设;加快建设总局数据处理中心建设,促进全国质检信息资源共享互通,提高质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快地区级灾备中心建设步伐,增强网络安全保障。

三、主要任务

()完善质检软硬件平台和网络平台。

稳步推进主干网升级。加强中央级主干网(国家质检总局)安全建设和管理力度,建设总局主干网节点成为全国质检数据交换中心和主要业务数据的处理中心;完善省级(直属检验检疫局、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主干网,加强安全保障力度,本着“满足需要、充分利用”的原则建设总局和业务量较大局的跨地区灾备中心,实现应急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异地备份系统大区集中和集约发展。加强认证认可信息化软硬件平台和网络平台建设并完善与质检各级网络和系统的衔接。

着力加强支干网延伸。进一步巩固检验检疫支干网建设成果,加强与海关及外贸企业联网,继续推动大集中建设。加大质量技术监督支干网建设力度,鼓励条件较为成熟的东部地区实行大集中模式;加大中西部地区的质量技术监督支干网建设投入。根据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当地政务网发展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宜连接方式(公共传输网、城域政务网),实现县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全面接入到所隶属的省市节点。鼓励各地通过积极利用当地政府的电子政务网络,合理利用资源,规避重复建设。

重点实现局域网覆盖。继续完善各级质检机构局域网建设,重点加强质量技术监督局域网的覆盖范围。以“用建结合,以用促建”为原则,鼓励各地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根据自身情况采用自主建设、租用等方式建设局域网。提高局域网网管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及加强桌面用户管理系统和IP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工作。

()加快业务数据库群建设。

加快质量监督数据库群建设。重点建立企业质量档案数据库、中国名牌产品查询数据库、食品安全数据库、技术机构基础信息数据库、计量信息数据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检验数据库、强制性产品认证数据库、全国检测资源基础数据库、认证机构数据库、认证业务数据库;建设质量监督主题数据库,实现CQS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密切关联,完善数据的动态更新。

加强检验检疫数据库群建设。重点建设标准法规数据库、出口企业质量档案数据库、国外技术贸易措施数据库、国际动物疫情数据库、国外动植物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数据库、中国进境动植物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数据库、检疫性有害生物鉴别及远程鉴定辅助系统、国外动植物检验检疫电子证书交换与核查系统、国际植物疫情数据库、口岸动植物疫情截获数据库、大宗敏感动植物产品检验检疫情况数据库、中国物种保护品种及外来物种数据库、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注册企业数据库;建立完善出口产品登记注册数据库、出口食品企业卫生注册数据库、国外食品企业在华注册数据库、纤维收购加工企业和纤维制品企业的质量档案数据库、特种设备生命周期数据库。

()加大应用系统开发力度。

加强监督管理类应用项目建设。加快电子检验检疫发展,完善CIQ2000系统建设,扩大检验检疫电子监管,加快出口食品、鲜活商品、木质包装、进境肉类及水果、重要工业品电子监管实施步伐;全面启动“金质工程”应用开发工作,主要包括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打假快速反应、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计量业务监督管理、产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进境货物检验检疫电子监管、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监管系统、国外食品企业在华注册系统、出口产品登记注册系统、全国检测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食品和农产品认证监管、认证业务系统等内容的质检业务监督管理系统;建设进境货物备案等内容的质检业务监督管理系统;建设进境货物备案审批等内容的质检业务申报审批系统;建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信息服务类应用项目建设。加快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站和WTOTBT-SPS通报评议咨询及风险预警快速反应系统、国家标准通报及信息服务数据库系统、企业质量信用系统、全国检测资源共享服务信息系统、强制性产品认证(CCC)标志查询信息系统等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应用系统开发力度。加大政府门户的公共服务内容建设力度,鼓励引导政府网站与后台应用系统实现结合;形成以总局门户为龙头的服务整合体系,提升质检系统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行政许可和行政管理类应用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和完善机关内部办公系统建设,实现质检系统机关内部公文、会议、信息、值班、督查等主要办公业务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加快人事、财务、科技业务的信息化发展;重点加强质检审计信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增强质检系统行政管理效率;全面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重点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发展,推进质检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

()加强信息化培训力度。

分层次对各类人员进行信息化专业培训,着重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方面的培训力度;对领导干部进行电子政务培训,按年度组织举办有关信息化知识的讲座;逐步开展境外电子政务培训工作。

四、重点工程

“十一五”期间,全面实施“金质工程”建设,重点为:应用系统从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到增强监督管理、信息服务和行政管理能力的转变;信息数据库群从加大采集、开发力度到集中共享利用的转变;软硬件平台和网络平台从全面覆盖到增强安全保障的转变。因此,质检信息化划分为两个阶段,即“金质工程”(一期)为第一阶段,“金质工程” (二期)为第二阶段。重点工程按照“一网一库三系统”的体系结构制定,具体包括:

()第一阶段(2006-2008)

1.质检监督管理应用系统。

(1)中国电子检验检疫系统。

开发和推广运行检验检疫业务应用系统。包括原产地证电子管理系统、代理报检单位、报检员管理系统、财政非税收入电子收费缴费系统、检验检疫电子诚信系统、卫生检疫预警系统、总局检验检疫决策支持系统、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管理系统、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系统、国际动植物疫情及预警系统、动植物进出境生产及加工企业注册管理系统、疫病疫情网络管理系统、进出口食品化妆品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口岸截获动植物疫情上报及预警系统、国外动植物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管理系统、检疫性有害生物鉴别及远程鉴定辅助系统、国外动植物检验检疫证书核查系统、进出境动物检验检疫无线射频识别管理系统、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风险分析管理系统、进口不合格产品信息发布系统、CIQ实验室与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检验鉴定机构许可和监督管理信息化系统。

(2)产品质量监管系统。

加强对重点监管产品(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以及环保)的管理力度,逐步实现以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为平台的全过程管理,提高质检工作的主动性,进一步保护名优企业的合法权益,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机构管理、国家监督抽查、国家免检产品、全国产品质量申诉网络系统等业务管理系统综合信息平台,建立以质量技术监督业务许可审批为主的企业信息数据库群,实现用户电子申报、系统实时更新企业信息,动态掌握企业情况,有效地控制和应对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整合质量技术监督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3)执法打假快速反应系统。

以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案件的信息为基础,以总局和地方局的业务主干网为平台,建立具备层级上报、数据分析、数据统计、通报协查、案件督办、预警报告等功能齐全的执法打假信息化管理网络,使查处生产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活动的工作形成上下信息传递通畅、上级指挥灵便、基层反应迅速、通报协查到位的高效工作机制。使执法打假快速反应系统既能发挥辅助领导决策、预警制假活动趋势、接受案件举报等作用,又能促进实现对生产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活动早发现、早打击、早控制的目标。

(4)进境货物检验检疫监管系统。

重点加强以进境货物(冻肉、水果)检验检疫监管系统为核心的电子监管系统建设,加快入境货物(集装箱)口岸快速查验系统、集装箱GPS全程监控等系统、进境货物(再生原料、旧机电和动植物)备案审批系统、进出口产品重大安全信息上报系统、进出口敏感产品信息监测系统、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标签审核系统、进出口集装箱检验检疫信息化管理系统、进出口废物原料备案审批系统及进口肉类卫生证书电子核查系统建设,实现电子检验检疫的逐步深化发展。另外,根据外交需要,为实现援外工作的新发展和新需求,配合商务部加快进行出口援外物质检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5)认证认可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建设和推广认证认可综合业务系统。包括认证机构、认证咨询、认证培训及其相关机构审批和监管系统;进口废物原料装运前检验管理系统;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信息管理系统;强制性产品认证免办管理系统;出口产品登记注册系统;检测机构资质评价和资质认定管理系统;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系统;自愿性产品认证信息业务系统;国外食品企业注册管理系统;检验检疫标准信息管理系统;认证人员注册管理系统;认证机构认可管理系统;实验室认可管理系统;检查机构认可管理系统;信息安全产品认证管理系统;农产品认证与监管系统等。

(6)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系统。

对国家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的认证标志的制定、发布、使用和管理各过程进行统一的监督管理,提供对产品防伪信息的查询,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建设完备的信息发布、管理平台。针对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技术评定程序、工作流程以及认证企业、认证产品等信息进行管理发布。使消费者方便地查询所购商品是否为通过CCC认证的产品,在该系统平台上查询3C认证、产品信息等资料。

(7)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系统。

积极推进特种设备安全数据库的集中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家和地方特种设备安全数据的联动机制,加强特种设备制造登记和检验子系统建设。推动移动式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重点监控设备的地理信息子系统建设,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的监控力度。

(8)计量监督管理系统。

实现国家质检总局对计量基准、计量标准的网上申报、管理,建立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国家标准物质定级鉴定及许可证发放的网上审批、管理,建立数据管理系统。建立并完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管理档案,实现强检信息的动态管理。建立计量法律法规规章的信息平台。实现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许可证发放等工作的网上申报、审批。建立计量器具监督检查数据管理系统。

(9)进出境检验检疫符合性条件及符合性风险分析智能系统。

通过建立检验检疫符合性检查所必需的全部背景式符合性条件数据库及符合性风险分析模型的系统,在对进出境对象的符合性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从全部背景符合性条件中提示出对应风险的实施检查的有限目标符合性条件,促使检验检疫符合性检查从过滤式检查向精确式检查的科学转变,实现以最小的技术资源获取最大的检验检疫符合性检查效能,为中国电子检验检疫提供急需的技术系统支持。

(10)质量管理业务系统。

不断完善中国名牌产品网上申报系统,开发世界名牌产品网上申报系统,方便企业实时申报。开发中国名牌及世界名牌评价软件,提高工作效率。开发中国名牌及名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以中国名牌和省级名牌产品数据库为基础,实现中国名牌产品和省级名牌产品数据的统计分析及中国名牌产品网上备案和对外查询。建立质量专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全国质量兴市信息系统。

(11)企业质量档案信息系统。

建立及完善企业质量档案信息系统。它包括:依法成立的、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国有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 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质检总局重点监管的企业质量档案,此系统的建立是贯彻吴仪副总理的指示,也是总局从源头抓质量的工作基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数据库,有助于总局从管理、计量、标准、检验、认证认可等多方位帮助企业找出制约产品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意见,促进企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体现总局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12)食品安全监管系统。

在CQS一期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食品、食品相关产品和化妆品生产许可网上申报审批系统。建立食品、食品相关产品和化妆品生产许可后续监管系统,实现全国联动、信息互通。建立食品、食品相关产品和化妆品企业数据库;食品、食品相关产品和化妆品审查和承检机构数据库;食品、食品相关产品和化妆品审查人员、检验人员、专家数据库;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审查细则数据库,初步实现各个数据库的信息自动汇总分析。建立国家级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信息系统,初步具备食品安全风险信息采集和分析评估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初步实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快速反应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探索食品安全风险分级预警、自动预警和预警发布及预警解除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2.质检信息服务应用系统。

(1)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站和WTO/TBT- SPS通报、评议、咨询及风险预警快速反应系统。

以“促进扩大出口、化解技术性贸易措施国际纠纷”为目标,建设并完善以政府门户网站为核心的国内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查询系统及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推进全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平台和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站建设,实现网站与中国WTO TBT-SPS通报系统、评议系统、咨询系统、技术性贸易措施风险预警系统等后台的结合,提高网站综合服务能力。利用中国WTOTBT-SPS通报评议系统建立与国内各部门、企业的联系网络,建设 WTOTBT-SPS网上评议系统。

(2)政府门户网站。

加强质检总局、认监委、标准委、35个直属检验检疫局和36个省(计划单列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实现政府网站与后台公共服务应用项目的结合,形成基于外网的政府网站服务体系。继续推进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站、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业务网等子网站建设,实现门户对子网站的内容整合。

(3)全国检测资源共享服务信息系统(一期)

开展检测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的检测资源数据库群,开发建设检测资源共享网站,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包括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检测项目)、相关资质(认可、认证授权等)、信誉等级、检测设备,检测专业人才、检测方法、检测标准、国内外检测最新动态,检测政策法规、检测结果发布及各领域基础性专业物质、材料的检测报告,检测比对等资源。最终形成一个以信息共享为主体,其他资源共享模式并存的检测资源共享平台。为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公众、检测机构、科研机构提供检测资源信息的共享服务。

(4)国家标准化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建立包括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标准网络发行系统、文献服务、TBT咨询、国际标准信息服务系统等在内的国家标准化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网上申报、审批、发布、出版发行和实施信息反馈等。

3.质检行政许可与行政管理应用系统。

(1)质检法制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专业的质检法律数据库及专用的执法监督信息系统(行政复议管理系统、行政处罚管理系统、行政强制管理系统、行政许可管理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管理系统等)。全面建设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法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质检系统立法、执法、监督的全过程管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确保依法行政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2)行政许可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质检行政许可审批业务全流程的电子化管理。统一建造行政许可审批管理平台,完成各种行政许可业务的申报、审核、批准和证书发放管理功能。满足质检系统各业务领域的申报审批业务信息化需求,提高网络设施利用效率。基于总局数据交换中心,实现行政许可信息化项目的统一建设、运营,增加申报审批业务时效性、透明度,为申报人提供更广泛的便捷服务。

(3)质检业务审计系统。

建设完善、高效的质检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对质检业务进行密切跟踪,增强质检总局内部审计监督的能力。建立质检内部财务审计系统,加强对各种资金的审计监督。

(4)质检办公管理系统。

依托电子认证、电子印章、数字签名等技术,逐步实现公文、信息的无纸化传输,实现总局与认监委、标准委及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之间的电子公文双向传输。继续推进机关内部办公应用系统建设,完善办公业务网,实现机关办公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和网络化,共享办公业务信息资源。

(5)质检人事管理系统。

进一步完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积极推进该系统二期开发与应用,努力建设全面、实用、安全的总局直属系统人员数据库,为高效、快捷、可靠地做好人事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保障基础。

(6)质检财务管理系统。

加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重点加强预算管理。配合实现“国家质检总局检验检疫机构财务管理系统”在总局与各直属局的财务大集中管理,确保总局与各直属局以及各直属局与分支局间网络数据交换的及时性、稳定性与安全性。配合实现“国家质检总局检验检疫机构财务管理系统”与 CIQ2000系统业务数据的交换,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保证业务数据准确性。建立在京直属、挂靠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建立政府采购相关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预算单位及代理公司的动态监管。重点加强预算管理中预算信息收集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的系统建设。

4.质检业务数据库群。

完成质检系统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完善信息资源建设共享的规范、标准;增强对质检总局政府门户网站的资源整合能力,实现对各地质检机构政府网站的资源聚合,加快信息资源开发、集中、利用;发展面向跨部门应用的信息资源库群,为实现跨部门应用创造积极条件。

(1)国家标准通报及信息服务数据库系统。

 

加强强制性标准通报管理,覆盖强制性标准通报管理的全过程,从强制性通报项目审批、通报信息报送、通报评议收集到通报评议意见回复管理的监督管理。完善标准化专家管理,对全国各行业标准化专家的个人信息及其参与标准制定、评审等标准化制定活动的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形成标准化专家库。

(2)全国企业质量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

通过企业质量档案管理系统,将企业质量档案数据逐级上报到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最终形成全国的企业质量档案数据库。加强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管系统建设,实现企业质量信用等级信息的记录、查询、传送、发布,为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3)全国检测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

以全国检测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为基础,通过地方检验检疫和技术监督局、全国检测行业协作组的数据汇交及检测机构申报等方式汇集全国检测资源的相关信息,建立全国检测资源管理数据库,包括检测能力(检测项目)、相关资质(认可、认证授权等)、信誉等级、检测设备,检测专业人才、检测方法、检测标准等,为检验检疫、质量管理、监督执法提供各类检测资源信息。

5.软硬件平台和网络平台。

加快完成质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35个直属检验检疫局、279个检验检疫分支局、 271个检验检疫办事处的支干网建设,重点加强设备的升级更新;继续推进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含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36个省(含计划单列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实现局域网的全面覆盖;进一步加强与海关及外贸企业联网程度;推进总局信息系统灾备中心的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利用公共视讯平台,建设覆盖总局、35个直属检验检疫局和37个省、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内的质检视频会议系统和视频电子监管系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功能,利用质检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在线技术培训和业务交流,最大限度提高会议效率、培训效率和工作效率。

()第二阶段(2009-2010)

1.质检监督管理应用系统。

(1)执法打假快速反应系统。

在“金质工程”(一期)建设完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和全面应用全国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案件管理系统软件,具备与质检系统内和系统外的连接与反馈。

(2)进出口商品电子监管系统。

在“金质工程” (一期)的进境货物(冻肉、水果)检验检疫监管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电子监管系统,加快进出口食品、鲜活商品、木质包装、进境肉类及水果、重要工业品电子监管实施步伐。加快电子检验检疫建设步伐,完善CIQ2000系统建设,统一操作平台和操作规范,实现不同系统的协调衔接,扩展系统功能,加快口岸各单位的数据共享。全面实施入境货物口岸快速查验系统,开发铁路口岸入境货物快速查验系统,开发并试行空港入境货物口岸快速查验系统。

(3)认证认可电子监管系统。

在第一阶段(20062008)认证认可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认证认可电子监管系统,加快对国家强制产品认证获证企业和产品、自愿性产品认证、体系认证企业、食品卫生注册企业、食品农产品认证、认证机构、认证咨询机构、检测机构、检查机构等工作的电子化监管。以全面实现认证认可信息化为目标,加快电子认证认可建设步伐,在完善认监委信息化软硬件支撑平台建设、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与总局相关单位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达到联合监督、联合执法的目的。完善、扩展和推广各认证认可业务系统。逐步实现网络化办公、在线业务处理。

(4)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系统。

在“金质工程”(一期)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系统数据库和检验子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建立事故预警系统和应急救援系统;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检验子系统,建立目标统一、与监察子系统相适应的特种设备检验管理系统。

(5)计量监督管理系统。

在“金质工程”(一期)的计量业务监督管理系统网上审批、管理功能建设完成的基础上,建立计量器具国际、国内比对的管理平台。建立国家计量技术法规和OIML国际建议的信息平台,实现网上管理及部门、地方计量检定规程的网上备案,实现计量技术法规的数据管理。建立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计量授权网上申报、查询及数据管理系统。建立数据管理系统,实现计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网上管理,以及申请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和 OIML国际证书的网上申报。建立商品量计量监督检查数据管理系统。

(6)产品质量监管系统。

在“金质工程”(一期)的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和产品质量监管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以国家、地方监督抽查、生产许可、国家免检信息等各类数据为基础,以总局与各地方局的业务主干网为平台,建立具备数据统计、数据分析、层级上报、快速反应预警分析的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实现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的迅速传递。

建立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系统。以国家和省两级产品质量技术监督业务信息系统为平台,建立检验机构检验检测电子监管系统和国内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电子监管系统。实现对进货把关、出厂检验数据的实时监控,加强源头监管力度,把好产品质量安全关。

(7)质量管理综合业务系统。

开发质量管理企业信息系统。继续完善中国名牌及世界名牌网上申报系统和评价软件、中国名牌及省级名牌管理信息系统、质量专业人员资格管理信息系统及全国质量兴市信息系统。

(8)纤检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纤检工作信息平台,实现纤检机构业务管理联网运行,信息资源共享、在线监控、自动汇总分析相关信息。以信息化建设促进纤维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同时,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继续完善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反映全国棉花数量、质量情况,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具有高时效性的基础数据。

(9)国际检验检疫风险预警系统。

加强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国际检验检疫风险数据库,实现覆盖全球的风险实时监控。

加强评价子系统、预测预警子系统、决策子系统、对策子系统的建设,增强质检部门处置能力,以信息化手段保障国门安全。

(10)食品安全监管系统。

加快建立健全省级和市县级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信息系统,初步实现食品安全风险的国家级、省市级的层级预警与快速反应的一体化。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中企业、人员、机构数据库,实现数据库间信息自动汇总分析,为食品安全监管系统提供决策支持。加强与工商、药监等政府部门的数据交流,逐步建立起以食品安全为核心的跨部门业务平台。

(11)缺陷产品召回管理信息系统。

在中国汽车召回网的基础上,加强缺陷产品召回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问题投诉、信息发布、厂商信息备案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为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12)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信息系统。

开发和推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信息发布共享平台,实现地理标志保护法律法规检索、网上公示、按产品查询批准公告、数据信息报送处理系统,实现季度、年度上报。提供企业、地理标志产品信息查询,提供公众查询服务等。

(13)设备工程监理信息系统。

加强设备工程监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信息发布、设备监理单位备案和查询、设备监理人员信息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为设备工程监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质检业务信息服务应用系统。

(1)标准化管理应用系统。

建设SN标准审查业务管理和查询系统,实现 SN标准审查业务的信息化,汇总各类SN信息,为质检机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完善标准计划管理软件和标准制修订阶段管理软件,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完善《中国标准化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方案》,建立权威、统一的全国标准化工作平台。

(2)政府门户网站。

建立健全总局政府门户网站与有关部门共建共维制度,实现栏目维护的专业化和实时化;建立健全质检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体系,实现质检系统门户网站群体系的统筹发展;建立基于政府门户网站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提高质检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性和协调力度。

(3)全国质量信息数据采集、质量状况分析、评价、网上发布信息系统。

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与重要网站、新闻媒体网站及相关部门网站的链接,将涉及部门、行业、地区的质量信息及时分门别类地采集并纳入总局质量信息数据库,以便总局全面掌握全国质量动态,开展国家、地区、行业、企业层面的质量状况分析与评价,为实施质量振兴,确定管理与监管、执法政策做好数据与分析的支撑。

(4)全国检测资源共享服务信息系统(二期)

在全国检测资源共享服务信息系统(一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专业领域数据库群和检测能力评价数据库建设,积极推进17个重点检测专业领域的专业数据库建设。重点建设检测能力评价、公共安全领域、医药领域、电工领域、食品安全领域、建材与建筑领域、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信息技术领域等8个专业领域数据库,建立开放的专业数据库框架机构,并实现与检测资源门户网站联接,组织落实检测数据共享实验室网络及专家队伍,设计满足专业领域特殊需求的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和具有数据统计、分析、检索等功能的信息查询管理系统。为促进我国检测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及检测结果的国内外互认,为政府决策管理、产品生产销售、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公众利益维护提供长效、系统、全面、准确的检测信息支持和服务。

3.质检行政许可与行政管理应用系统。

(1)质检科技管理系统。

加强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包括技术监督统计与分析、科研管理(包括科技文献)、实验室管理等在内和各项职能的信息化管理。不断完善质检综合统计信息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功能,大力推进质检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在总局有关业务司 ()、各地质检机构的全面应用。重点建设科技信息共享系统,形成中国质检科技文献管理子系统、中国质检科技信息子系统以及《科技信息文摘》网刊子系统。进一步完善技改项目管理系统的软件开发与应用。建立质检机构及实验室数据库。

(2)国际合作及WTO工作系统。

在“金质工程”(一期)的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站和WTOTBT-SPS通报、评议、咨询及风险预警快速反应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及WTO工作系统的建设,体现质检系统主要外事活动、科技双边合作、总局参与WTO活动、质检系统应对WTO工作的重要成果、外事审批管理电子化,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开展国际合作和WTO工作的能力。

(3)检验检疫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

加强口岸与内地检测资源的共享,利用现有的管理优势(垂直管理)建立CIQ网络实验室,为进出境检验检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4.质检业务数据库群。

建设总局数据交换中心,促进全国质检信息资源共享互通。由总局统一建设、运营全国质检数据交换中心,通过主干网实现全国35个直属检验检疫局、36个省(含计划单列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信息交换,为企业、公众和内部政务系统提供数据支撑,保障总局各业务系统的有效协同,从整体上提高系统运作效率和安全性。

推动面向跨部门应用的数据库群发展。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电子政务总体发展需要,积极优化业务流程,重点推进进出口管理业务、涉农管理与服务业务、食品安全监管业务、社会信用业务等关键业务的信息资源开发,为实现跨部门应用创造条件。初步实现与海关、工商、港口岸等有关部门信息资源、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深入推进大通关建设;逐步实现与工商等部门的跨部门协同业务系统建设,推进食品监管业务的深入发展。探索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1)企业质量信用数据库系统。

在“金质工程”(一期)的全国企业质量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企业质量档案基础数据的管理,实现企业质量信用评价与分类监管。对全国工业企业质量状况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提出有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措施,为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重点发展企业质量信用评价体系,通过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软件提取企业质量档案数据和导入企业实时质量信用信息,依据质量信用评价标准,应用质量信用评价模型,由计算机自动生成企业质量信用等级。

(2)国家标准通报及信息服务数据库系统。

落实标准信息发布管理,建立全面的针对我国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工作流程以及企业标准状况等信息进行发布管理,实现标准化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政务公开;整合全国的标准信息资源,建立权威、统一、高效的国家标准信息服务体系。创建一个国家级的统一完整的国家标准库,包括各类标准信息,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信息。

(3)认证认可综合业务系统数据库系统。

在认证认可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国家强制产品认证、自愿性产品认证、体系认证、食品卫生注册、食品农产品认证、认证机构、认证咨询机构、检测机构、检查机构、信息安全产品认证、出口产品登记注册等数据库的建设,整合认证认可信息资源,建立全国认证认可体系统一的数据库群,树立权威、统一、有效监管的政府形象。并积极推进信息资源的共享。

5.软硬件平台和网络平台。

在“金质工程”(一期)的软硬件平台和网络平台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主干网升级,建设总局主干网节点成为全国质检数据交换中心和主要业务数据的处理中心;进一步加强支干网延伸。继续推动质检信息资源大集中建设;继续扩充局域网覆盖面,完善各级质检机构局域网建设,提升网络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认监委、标准委和地区级灾备中心建设,实现质检灾备系统集约式发展。在地区级灾备中心建设方面,选择具备相应管理机制和能力的直属检验检疫局和省(计划单列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城市建设大区灾备中心,为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局承担灾备任务,加强全国灾备系统的集约程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规避重复建设,提高质检系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五、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

1.健全信息化建设领导组织机构。

理顺职能,明确职能。为保证质检信息化的协调、快速发展,应加强领导,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质检信息化管理架构和机制。业务部门负责对信息化建设提出需求、应用反馈,技术部门负责信息化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行维护职能,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协调、监督,形成“权责明确、各司其职、协同建设”的管理架构。

健全机构,加强领导。适时在总局组建具有行政协调职能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加强对质检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力度,增强与总局各司()和两委的协调力度,形成“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部署”的质检信息化建设格局;进一步加强质检部门对跨部门信息化应用建设的协调和领导能力,积极向国家争取重大专项支持,加快质检信息化纵深发展。

2.完善信息化建设培训机制。

进一步加大普及性培训、技术性培训和应用性培训的开展力度,建立多层次的信息化培训体系。拓宽普及性培训的覆盖范围,重点加强各地区负责领导的信息化建设意识培训;加大技术性培训投入,进一步加强新兴适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力度;继续推进应用性培训,推进重点工程在各地区、各领域的协调发展。改革培训制度,建立技术人员上岗资格审核制度。

建立完善灵活的培训机制。允许具备培训资格的社会机构在总局统一指导下开展各类信息化培训,形成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培训机制,满足日益复杂和专业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主动创新培训体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质检机构对质检系统内部开展培训,促进地方质检机构相互交流,加快质检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形成。

()资金保障。

1.提高信息化建设资金使用效率。

加强信息化建设资金使用的规范力度。加快内部审计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估体系,引导和规范信息化建设资金使用,通过“统一调配,合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缓解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所带来的发展问题,重点确保基础性、全局性信息资源整合项目和规划项目的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加强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调控作用。建立信息化资金补助制度,对各地符合质检信息化整体架构和发展方向,具有示范作用的项目给予补助,对一些具有探索性、开创性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给予扶持;建立信息化资金补贴制度,加强对西部等确有困难地区和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倾斜力度,重点加强执法打假、食品安全卫生、特种设备安全、强制性产品认证、进出口食品卫生注册、全国检测资源管理、企业质量诚信建设等关键质检业务的信息化投资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质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2.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机制。

继续加强中央财政投资力度。以“金质工程”为带动,推进质检信息化的建设力度;对于确有困难的西部地区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在“金质工程” (一期)建设中所需的主要设备费用,由中央财政补贴,继续做好地方财政投资的落实。各地局应努力争取促请当地政府加大对质检信息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保证质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系统开发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经费。研究适应于质检信息化持续投资的客观需要的投融资原则、资本运作与监控等问题,摸索适合于质检信息化发展的投融资制度。

()制度保障。

1.完善信息化建设标准、法规。

制定并完善质检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利用和共享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创造有利于质检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开展质检信息化体系和发展趋势等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编制重点信息化工程项目专项规划。建立较为完整的行业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完成信息分类与编码、元数据、信息采集、交换、安全等标准规范的研制,对部分现有标准规范进行修订和完善。为保证质检相关业务系统中各类业务代码的标准化规范、统一,保证各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由总局统一组织并提供质检信息化建设所需国家标准及系统内的标准代码的电子信息和比对、验证。

加强网络维护工作力度,适应网络系统规模日益扩大和网络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建立并完善全国质检系统的网络运行维护机制。

2.加强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力度。

进一步加强各级质检机构信息化规划工作力度;建立健全质检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调研制度,确保准确提出系统建设需求,加强系统建设的科学性;继续推进标准、规范建设步伐;引入内部审计制度和外部监理制度,严格项目审批,充分进行可行性分析,加强项目管理和进度控制,并不断充实修正项目方案,及时调整项目计划。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