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杨京英在2002卷年鉴出版发行座谈会上的发言
《中国信息年鉴》的编辑出版这件事是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现在大家都已认识到,信息化发展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且我国政府也明确提出信息化是当今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国民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年鉴的出版正是紧紧地围绕着这一中心任务开展的,它把史料、数据和研究成果融为一体,集中了各行业、各省市、各部门信息化各方面的领导和专家的力量,凝聚了许多同志的心血。
这本年鉴具有综合性强、创新性强的特点,我认为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另外,这本年鉴特别适应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社会上方方面面对信息的需求,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年鉴本身就是对信息化资源建设的一个贡献;再就是当前我国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情况下,推进信息化本身就蕴藏着很大的市场需求,年鉴出版就是在客观上满足了市场对信息的特定需求,所以我认为年鉴正是起到了这种重要的、有特殊意义的作用。
年鉴编辑部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出版了厚厚的两本年鉴,而且今年新版又作了大量的改进,我认为是很不容易的,是作了很大努力、花费了大量心血的。看到了这两本厚厚的书,我也深深体会到编辑部同志的辛勤劳动以及各级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视和支持。我认为,这部年鉴对于社会的各方面,无论部门或地方,领导或专家都是非常有用的。
下面提几点具体建议:
一是建议每年在年鉴上组织一篇反映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综合性报告,或紧扣当前信息化发展的综合性的分析研究报告。
二是数据部份还要进一步充实。当然,年鉴有各种形式,有数据型的也有文献型的,但我认为信息年鉴在数据方面还应进一步充实,并建议把数据做得更加规范一些,现在采用的许多数据是按省市地方排列的,数据的格式不很规范,数据的指标不大统一,这样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以后可以指标为主线进行加工。
三是这本书非常厚,携带和使用起来不大方便,能否按篇章把它分编为几本,这样如果有人特别关注某方面内容,就可逐年把它收集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