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国务院信息办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郭诚忠在《中国信息年鉴》第一届年会上的发言

原国务院信息办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郭诚忠
2002年3月31日 甘肃·天水

《中国信息年鉴》创刊号是我国有关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第一个"年鉴"。它的出版发行,标志着我国信息化建设载入史册,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篇章。

 "年鉴"以"九五"为重点,2000年为中心,客观、真实、全面地记载了我国自1993年启动信息化建设以来的基本情况,反映了我国信息化建设面貌。既有历史性的回顾,又是现状的综合描述,内容十分丰富。

 "年鉴"总结我国信息化的历程和经验,为实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提供了基本依据。编写"年鉴",研究、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认识我国信息化的客观规律,对于推动我国信息化事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为充分发挥决策支持和舆论导向作用,编写好2002年中国信息年鉴,我提出几点想法,和大家一起研讨。

第一,紧密围绕国家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开展研究工作。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第一次把信息化提高到与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城镇化等发展战略相辅相成的全局性战略地位,明确了我国人民新世纪的战略任务,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既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断,也是历史经验的结晶。

90年代初,我们经历过了在工业化没有完成的条件下能否推进信息化的讨论,使我们认识到,发展中国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再走传统工业化即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1993年,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及时地提出了"金卡"、"金关"、"金桥"等一系列重大信息化工程,拉开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序幕。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伟大号召,使信息化和工业化结合起来,大大加快了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展.

为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目标,需要我们准确的认识信息化与现代化、工业化的关系,认真探索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发展的途径。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信息化是覆盖四个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是因为无论从形式、内容还是发展方向上看,现代化和信息化都在逐渐趋于一致。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相互促进,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现代化是与时俱进的,50年代的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其特征是机械化、电气化;今天,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现代化主要是信息化,其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知识化。我们进行的工业化,是信息时代的工业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现代化就是有实现信息化,也必须实现信息化。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准确地定位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是人们对信息化认识的新飞跃。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或发展。

工业化为信息化创造了条件。传统产业的发展,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信息化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工业化发展不仅为信息化积累了资金,而且,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创新,为信息化的资金需求开拓了多种投融资渠道。传统产业在应用信息技术中培养成长起的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将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中,发挥中坚作用。

当今的工业化,不是以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为终点,而是以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为目标,是以信息化的思路和方法实现信息时代的工业化;要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要促进信息技术与各类传统工业技术的融合,提升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信息含量和品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通过实行政府信息化、领域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大力推进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实现政府、企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信息化和业务处理计算机化、网络化,使上层建筑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信息资源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中的渗透和增值作用,提高决策能力和水平。可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质上就是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或发展。

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所谓跨越式发展,其含义一是以比较短的时间和比较小的代价实现与发达国家已走过的历程相同的目标;二是跨过先进国家经历过而发展中国家不必重复的历史阶段,达到变落后为先进的目的。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无论国家或地区,不乏由落后变先进的事例。跨越式发展是当今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信息化为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我国已具备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条件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实力,拥有必须的人才资源,只要我们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第二,要紧密围绕国家推动信息化的中心工作开展研究

2001年12月27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朱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明确了近期推进国家信息化必须遵循以下方针:坚持面向市场,需求主导。政府先行,带动信息化发展。信息化建设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既要培育竞争机制,又要加强统筹协调,努力为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重视对外开放与合作,又要加强自主科研开发。

这些方针都有明确的任务指向,如政府先行,要求政府信息化建设要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特别要针对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应用信息技术,增强为民办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朱总理最近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举办的科技知识讲座上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电子政务的发展正在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为了适应国际形势和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必须加快电子政务的发展。实行电子政务政府要先行,中央各部门要做好本部门的规划与实施步骤。发展电子政务要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要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实行电子政务创造条件。实现由传统政务到电子政务的转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积极、认真对待,做好规划,逐步实施。要强调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政府的有效管理,使政府的各项监管工作更加严密、有效,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把各级政府建设成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电子政务建设,是我们面临的崭新课题。什么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即是政府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改革创新的发展过程。

电子政务建设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以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手段,实现政府管理事务的计算机化、网络化和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

电子政务建设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政府有效管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

如何加快电子政务发展,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是我们今年的重要研究课题。

周宏仁博士最近提出六条对策,值得我们研究采纳并在实践中完善。

审慎规划,小步快走。即审慎地制定电子政务长远发展目标,起步要小,先易后难,取得经验,快速推广。

合理设置优先级。即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府自身能力三方面考虑重点和先后顺序。

以政府业务流为主线。即利用信息技术重新梳理政府的业务,转变政府的职能。

尽早实现标准化。在数以万计的各级政府中实现业务的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必须实现标准化,否则会造成巨大浪费。

分步构建战略性国家信息系统。即要集中精力建好基础性、重要的系统,如金融、税收、海关、财政、社会保障公检法司等系统。

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系统应该包括安全政策、安全标准、安全审计和安全评估等。此外,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如何规范政府业务及其流程,怎样实现政务的透明度和公共服务,如何评价电子政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都是我们在发展电子政务中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第三,要深入研究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基础性问题。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事业,也是一个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层出不穷。信息化建设具有战略性、长期性、整体性的特点,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我认为确有一些基础性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如何引导各地区、各行业制定科学的信息化规划。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信息化建设规划既要有技术上的合理性、可行性,又要在管理上创新性、变革性,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的约束性、支撑性。如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涉及技术、政策、组织和制度等多个层面的转型问题。这些问题在规划的时候,往往被忽视,最后影响工程的运行效益。因此,信息化规划的科学性、引导性,实现由技术推动向业务推动的转型,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

探讨市场经济环境下,推动信息化建设的体制、机制。

信息化建设是全民的伟大事业,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要最广泛地动员社会各阶层参与。无论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还是在信息化工程运营过程中,如何运用市场机制,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实现市场化运作,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探讨信息化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和控制机制和模式。

信息化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上是否合理、可行,系统是否安全可靠,财务预算是否合理,管理是否有效,进程安排是否妥当,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估等问题,都应予以重视。信息系统的第三方审计和监理,是信息化工程建设实施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对保证信息化项目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已被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系统管理和控制技术,建立相应的第三方审计和监理制度,保证信息化工程取得预期的效果。

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进行信息化的建设,可谓任重而道远。对信息化发展的规律和经验教训,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认识、总结和提高,才能避免大的决策失误,减少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损失。我希望中国信息年鉴能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不断总结历史,保证我国信息化建设始终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推进。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