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三农”问题研究 

方瑜

【现代化、信息化与“三农”的关系】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体制开始转变,凸显出多种系统、多种技术时代并存的混合型社会特征。传统农业、现代工业、后工业(信息技术)三大社会经济系统并存,人力、机械化、信息化三种技术经济形态交织,但城乡之间的壁垒尚未真正打破,我们需要解决的仍然是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追求工业化发展的问题。现阶段诸多社会经济矛盾集中表现在突出的“三农”问题上,并成为制约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这就是今天中国需要面对的基本国情。

“三农”问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严重困扰中国现代化进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广大农村面临着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农村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不对称,城乡之间存在巨大数字鸿沟,加大了农村社会的发展成本,解决不好将会拖住国家现代化的步伐。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导战略,必须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这种分散组织结构对农村公共产品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信息(包含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两个方面)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内容,对农村生产、农民生活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农村信息供给问题并未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民享受的信息公共产品很少,农村信息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已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三农”工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近几年,中央更是明显加大了“三农”工作的力度,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重中之重”、“多予少取放活”、“两个趋向”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重要方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从更长远的时间看,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不懈地做好三农工作。 

依此来理解中国信息化问题,可以认为中国信息化既是过程也是目标,既是经济转型也涉及社会转型。中国信息化就是要通过长期努力,促进中国实现由二元社会转型为后工业时代的一体化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变。

依此来理解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导战略,就是促进中国经济由农业经济通过工业化直至信息化过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必经之路。

依此来理解信息化与“三农”的问题,以信息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使广大农村和农民和城市一样享受到信息化的好处,城乡数字鸿沟必须尽快逾越。

信息化是促进农村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实现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可以带动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让广大农民能享受到最基本的国民待遇,并最终融入一体化的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

可以说,中国信息化的特色就特在以信息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上,特在农业农村信息化上。

【现状与特点】

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适应信息工作为“三农”服务的总体要求,以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努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继续推进信息服务网络向农村基层延伸,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

(一)农村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

农村基础通信网覆盖能力大大提高,普遍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1990年,全国农话用户只有146万户,农话普及率0.29%,至2004年达到10,159.5万户,增加了近70倍,普及率约达12%左右。到2005年底,全国开通电话的行政村已达到97%,提前完成“95%行政村通电话”的目标,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和普及奠定了基础。

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行政村。据2006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5年底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4.05%以上,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5.29%。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各地广电传媒,设置了农业农村有关的专栏节目。

农户信息终端拥有量不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到2004年底,全国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家庭电话54.54部,移动电话34.72部,彩色电视机75.09台。

(二)面向农村的信息服务组织体系初步形成

全国所有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设立了农业信息工作的职能机构和农业信息中心,97%的地(市)、 80%左右的县级农业部门设置了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56%的乡镇依托农技推广组织建立了信息服务站。各级机构配备了专、兼职信息工作人员近4万人,发展了包括从事农业信息技术和服务的企业、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农村种养大户在内的近17万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

农业部已初步建成了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日均访问量近200万次。全国31个省级农业部门,80%的地级和40%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网站。全国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中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的有1.7万多个,占乡镇总数的41%。

中央组织部组织、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参与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试点扩大到12个省区。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覆盖全国2000多个县、3万多个乡镇。中央农广校现有广播教学节目1160580小时,电视教学节目4221316小时,计算机课件32种。

(三)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各地涌现出一批生动的典型实例,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多方面参与的农村信息服务的新格局。浙江省的“农技110”、兰溪市的“农民之家”,河北省藁城市的“三电一厅”等,福建省的“969155”,均成为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信息服务形式。

福建省探索农业信息服务与政府职能联动。开通了专门为农服务的统一的热线号码——969155,制定了综合服务督办制度。该省尤溪县建立42个部门组成的联动队伍,各联动单位向服务中心提供分管领导和联系人的电话号码,服务中心可以随时与相关单位取得联系,答复农民的咨询,协助政府督办有关事项。

(四)综合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已现雏形

2004年开发的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联播系统已建立了较完善的信息采集指标体系,推行统一的数据标准,采用消息中间件交换方式,实现政府农业网站一站式发布,全系统共享,全面提升了农业系统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水平。2002年投入运行的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已成为促进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平台。目前注册的组织、企业和个人用户已达9万家,覆盖了全国93%的县。

一些省协调各部门充分利用农业、教育、党员培训等信息服务资源,开发相应的信息服务系统,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比如由吉林省农委与吉林网通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为农民打造的综合信息语音服务平台“12316新农村热线”直接连线400多人的专家队伍,由专家接听农民打来的电话,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由浙江省政府牵头,农业、气象、电信、移动、联通多家运营商参与的“农民信箱”20066月底已发展到80万户。

(五)信息资源开发开始起步

2002年,农业部启动了主要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工作,运用数据仓库技术初步建立起预警系统数据平台,通过分析会商按月发布小麦、玉米、稻米、大豆、棉花、油料、糖料等品种的监测分析报告,对中国农产品市场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农业部从1994年起通过网络对全国44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的400余个农产品每日价格进行采集监测,并及时通过中国农业信息网及其他媒体发布,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决策参考。农业及相关部门、科研单位开发了一些全国和区域性的数据库。

(六)农业电子政务开始起步

农业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信息系统,为项目申报单位提供了网上“一站式”申报受理服务。一些地方农业部门通过网络系统,实现了监管事项的办事程序、过程和结果的三公开,大大提升了农产品市场监管工作效率。由农业部牵头实施建设的国家电子政务重点建设项目“金农”工程一期工程已经启动。一些地区开展了农村经济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完善制度、改进管理、提高效率,增强透明度、遏制腐败、改善干群关系,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的工作水平等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成效。

存在的问题】

(一)涉农信息资源开发整合相对滞后

一是很多市场经济发展急需的生产、加工、储藏、流通、消费等方面的动态信息指标尚未纳入采集范围;二是农业信息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不同部门提供的数据在口径和数值上往往差异较大;三是信息分析加工能力不足,农产品分析预测的水平较低,深度不够;四是有组织、有序地开发信息资源的工作从整体上尚未开展。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涉农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不仅限制了农业信息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也给信息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二)农业行政监管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

由于缺乏信息系统的有力支撑,大大缩减了政府服务和管理的空间和效果。一是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撑;二是政府行政监管信息化建设差距很大。尚未全面实现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督管理事务的网络化处理,难以为监管主体和公众提供高效的网络化服务;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信息引导,城市与农村的劳动力供求信息难以对接,缺少统一的培训、就业、维权服务窗口。

(三)信息服务队伍建设滞后

从农业信息工作队伍来看,不论是数量,还是素质都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观念陈旧,亟需转变;二是知识陈旧,亟需更新;三是经费得不到保证,亟需建立支持渠道;四是机构不明确,信息人员流动性较大;四是对能够提供信息服务的社会力量的支持不够,如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生产经营大户、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等在信息服务方面的作用重视不足,引导不够。

【政策建议】

(一)政府主导推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

农业农村信息服务需要遵循市场规律,但有三条原则必须坚持:一是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能盲目照搬外国的发展模式;二是坚持为农民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不能变成追求经济利益的场所;三是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增加农业农村信息化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监管。我国小规模农户占主体的状况将长期存在,这是不可改变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目标和政府职能定位都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面对信息消费能力差、弹性强的小规模农户,不能把信息服务变成牟利的工具,更不能把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推向市场,推给社会和农民。

(二)依靠农技推广队伍建立和完善信息服务站

目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系统是唯一能延伸到乡、村的服务体系,这支队伍形成不易,难以替代。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以乡镇综合服务站(农业、畜牧、经管、林业、水利多站合一)为基础,明确其承担的公益性信息服务的职责、核定人员编制和确实保障履行公益性信息服务职能的财政经费供给。同时要调动社会资源,积极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等参与农业信息服务。

(三)统筹整合涉农公共信息资源

整合服务资源。面向农村的信息服务,涉及多种渠道,包括农业、林业、水利、气象、文化、卫生、科技、党建等部门在各自职能范围向农村、农民提供的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应整合这些服务资源,发挥综合服务效能。结合“金农”工程一期项目建设,在建立部、省两级农业数据中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综合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整合信息内容资源。明确由政府投资开发的农业信息必须作为公共服务产品,提高数字化程度,保证农民能够无偿获取。同时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推进并举,以政府的信息资源开发服务带动全社会在统一的框架之下有序开发信息资源。

整合信息技术应用。加强农业配套体系信息化建设,应注重提高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这七大体系建设中的信息化含量。

    (作者单位:农业部信息中心)

来源《中国信息年鉴-2006》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