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化与就业发展战略

周宏仁

【对我国就业问题的认识】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量的21.3%,劳动力则占世界劳动力总量的25.9%,是世界上劳动力最多的国家,也是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

造成我国就业压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积极的方面看,改革和技术进步(包括信息化)促进了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国民经济呈现高增长、低就业的格局。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能拉动的就业增长量,由80年代的0.32个百分点下降至目前的0.1个百分点。我国的许多产业部门出现了就业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现象。在37个制造行业中,35个行业的绝对就业人数下降;两个绝对就业人数增加的行业,一个是计算机与通信业,另一个是建筑业。从消极的方面看,由于拥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存在着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并因而成为世界上待业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尚不属于世界高失业率的国家)。

从更深的层次看,发达国家正在利用当代的信息革命和信息化浪潮实现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而我国则尚处于工业化的进行时期。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的同时,我国又不能错过信息革命这个机遇,不能等待工业化的问题解决以后,再来解决信息化和向信息社会过渡的问题。换言之,中国必须在一个历史时期内同时完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两个转变,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事实上,工业化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蒸汽机发明以后的工业化是机械化的工业化;电发明以后的工业化是电气化的工业化;二战前后的工业化是自动化的工业化;目前则向着信息化的工业化发展。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当然是实现信息化的工业化,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水平。

我国目前遇到的就业问题,既有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造成的(产生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又有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造成的(产生大量的城市剩余劳动力)。这种双重转变造成的失业问题,使我们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就业压力都大。

总的看来,我国的就业问题是与发展俱来的问题,无疑将伴随我国现代化的整个进程。发展俱来的问题必须依靠发展来解决。如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同时处理好上述的两个转变,是我国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真正机遇。

【信息化与就业发展的关系】

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的真正动力源于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孜孜不倦的追求。然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简单地意味着更多的失业。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目前美国60%以上的劳动力在信息部门工作,远远超过在制造业和农业就业的劳动力的总和(20%)。19931月至200011月的约八年间,美国计算机和数据服务产业的就业人数翻了一番以上,是社会平均就业增长率的4.35倍。OECD国家的统计表明,19952000年间,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产业就业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1%6.3%,是经济整体就业增长率(1.4%)的2.9倍和4.5倍。OECD国家近年来增加的6500万个就业机会中,95%均与信息和知识产业有关。因此,从国际经验看,信息化非但不会导致社会就业总量的减少,相反地,利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进行的调整,实际上使工业社会剩余的劳动力找到了新的就业出路,总体上看,是有利于就业发展的。

我国国家信息化的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对粗放型经济进行信息化的改造;第二,建立支撑我国信息化的新的产业体系,催生新兴的产业部门,其中,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以微电子、计算机、通讯和软件产业为核心)、信息内容产业以及信息服务产业;第三,掌握信息化的核心科学与技术,为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四,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普及信息化应用,提高全民的信息素养,推动国家和民族走向信息社会。上述四个方面的目标的实现,无一不直接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或者通过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产生新的就业增长点。因此,即使从发展就业的观点来看,大力推进信息化也是重要的战略举措之一。

信息化既有强烈的增长效应,又有强烈的分配效应,其双刃剑作用值得我们重视。增长效应包括信息化所导致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其潜力迄今为止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分配效应的客观结果则是强国更强,弱国更弱。据世界银行测算,全球基尼系数90年代初期的0.63跃升至90年代后期的0.66。在短短的几年内,贫国和富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我国如果不能紧紧抓住信息化提供的发展机遇,不仅有可能将这些机遇拱手让给印度,还有可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被边缘化,其代价将是极为沉重的。

【以信息化推进就业的国家战略】

我国国家信息化的发展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为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总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服务,为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服务。其中,当然也包括国家信息化必须为促进就业、创造和扩大就业空间服务。换言之,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首要问题是以国家政策的形式明确界定国家信息化的优先级和优先领域,有效地利用国家可能用于信息化的有限资源,防止盲目地、无选择地推进信息化。

在国家信息化优先领域明确的情况下,以信息化推进就业的国家战略的核心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有大力推进各种应用,才有可能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解决我国粗放型经济中的许多问题;才有可能形成和发展我国新的信息产业体系,催生新兴的产业部门;才有可能为我国信息化核心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新的需求。相应地,也才有可能创造各种新的就业机会,在发展中解决发展带来的就业问题。信息化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在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环视全球,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不能例外。这些问题和困难,只能在推进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和信息化的实践中解决,而不能用减缓或推迟信息化进程的办法来解决。

与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相适应,大力开展全民的信息化教育和培训对推进就业极为重要。19782002年间,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由12.2%上升到28.6%,提高了16.4%个百分点,但仍比同等水平的中低收入国家低1520个百分点。这足以说明,第三产业仍是我国就业增长潜力最大的空间。然而,尽管我国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真正可以进入新兴服务领域,特别是信息服务领域的劳动力却呈现结构性的短缺。因此,根据我国信息化应用发展的需求,将应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能力赋予社会的剩余劳动力,以提高他们就业和创业的能力,不仅是以信息化推进就业的重要战略之一,而且对于提高全民的信息素养也意义深远。

“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转移农业劳动力则是我国就业发展中最大、最困难的问题。国家信息化不能将“三农”问题排除在外。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信息化应该发达地区先行。这种观点实际上忽略了当代信息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消除了信息获取和利用的时空限制,给偏远和不发达地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把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赋予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少年,对于开启民智、弱化信息化的分配效应、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均意义深远。为此,我国推进互联网发展和应用的政策应该开始向农村倾斜(关键是组织好信息内容),大力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和扩充我国已有的教育网络,在全国农村尽可能地普及互联网的接入和应用(关键是多种廉价信息终端),应该成为以信息化推进就业的重要战略之一。

继全球制造业转移之后,以科技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为特征的第二个转移正在成为一个新的趋势。这个转移比制造业的转移,也就是第一个转移,更为重要。我国必须抓住机遇,做好迎接这种转移的信息化准备。在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之后,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的办公室”,在全球范围内,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以商业金融外包服务为例,仅汇丰银行一家,就在深圳、广州及上海设立了大型的数据处理中心,雇佣了3500名中国员工。目前,金融外包服务正在由支持后台服务向支持前台服务发展,规模将越来越大。此外,许多跨国公司也正在将其售后服务和支持中心,包括呼叫中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然而,没有积极的信息化推进政策,没有良好的信息化应用环境,吸引此类外包服务将极为困难,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可能进一步地落在印度的后面。

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农业劳动力有序转移也是以信息化推进就业的重要战略之一。2003年我国农村外出打工劳动力总数达1.1亿人。其中,至地级以上大中城市打工的为6910万人,69.9%在东部地区就业,15%在中部地区就业,15.1%在西部地区就业。利用多种信息化渠道为1.1亿的农村外出打工者服务,引导他们有序流动,解决他们打工过程中的各种疑难,提供政府力所能及的各种服务,不仅对于以信息化推进就业意义重大,也是一项深得民心的德政工程。为此,我国应在已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和发展面向农村的各种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网络和进城打工信息、培训服务系统。

近年来,我国就业增长的实际情况表明,未来我国新增就业的主要空间是在大中城市的就业弹性较高的行业,特别是服务业;创造就业空间的主要是非国有经济;创造就业的主要形式则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跨区域的劳动力流动上。因此,公共政策的重点要放在消除推进城市化和发展非国有经济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上,以进一步增强具有高就业弹性的行业和城市的吸纳能力。

【大力发展内容数字化产业】

信息化确实与高新技术紧密相关。但是,信息社会同样存在劳动分工,同样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分,同样需要高、中、低级的各种专业人员。信息内容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内容的数字化产业,是信息时代的、利用信息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信息革命在本质上是一场信息数字化的革命,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模拟的信息(数据、文字、声音、图像、影视等等)转换为数字的信息是信息化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任务。目前,这种转换有的可以用电子化或自动化的方式完成;有的,甚至很大的一部分,还不得不用手工的方式完成。信息内容数字化的工作量极为浩大,需要一大批的信息内容工厂,可以吸收大量的高、中、低级的信息内容工程师和工人。这正是信息时代新兴的信息内容产业的意义所在。目前,我国信息化进程中普遍存在“重网络、重系统,轻信息内容数字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不仅对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极为不利,而且,也使我们无法实现走向“信息社会”这个最终的目标。

内容数字化产业的内涵极为丰富。从促进知识的普及和利用、推动大众走进知识社会来看,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内容数字化工程应该放在首位,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各种科技图书、期刊、文献的数字化。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来看,我国浩瀚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加以数字化,以丰富网上的信息资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从推进知识经济的发展来看,大量的法律、法规、规章、公文、地图、档案、标准、专利、商标等信息资源也需要加以数字化,以促进全社会经济活动的高效运行。更重要的是,海量的、实用的此类信息资源将极大地丰富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扭转我国目前在互联网应用上存在的各种偏向,引导我国互联网的利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据初步估计,信息内容数字化产业可以解决我国数百万人的就业问题,能够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发展。以档案为例,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排架总长达750公里,数以亿计的文件、图片、影像需要通过扫描加工实现数字化,需要建立数据库以利于检索。目前,我国内容数字化行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约为每人每年15万页(标准纸质文件)。据国家档案局估算,仅此一项即可在未来五年间每年安排10万人就业。截止1998年底,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献已达2160万册(件),并以每年6070万册(件)的速度增长。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内容数字化工作量有多大,由此可见一斑。美国国会图书馆是世界上收藏地图最为丰富的图书馆,划将馆藏的450万张地图数字化。如果以每年5万张的速度进行,也需耗时90!

信息内容数字化工作可以大量招用各种文化程度的下岗员工和农民工,有些工序只需一周的简单培训即可上岗。内容数字化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各种扫描、存储设备,计算机、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数据库相关产品的发展;带动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此外,还可以面向全球,大量接受国外各种内容数字化业务的订单。因此,内容数字化产业有可能在未来20年中直接或间接地为我国制造数百万个新的就业岗位,为我国富余的城市和农村劳动力提供比较稳定的就业机会。意义更为深远的是,兴旺的信息内容数字化产业无疑将加快我国信息化和步入信息社会的进程。

信息内容数字化产业的发展并不都需要国家投资。许多数字化了的信息内容可以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创造相当的经济效益,从而收回部分或全部的投资,甚至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国家可以根据不同的信息内容制定不同的政策,最大限度地将信息内容数字化产业向民间资本和外资开放,以加快其发展;也还可以像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一样,在税收、折旧、融资等各个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信息内容数字化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信息内容数字化产业的发展值得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国家信息化和以信息化推进就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来抓。为此,建议组织力量,制定“十一五”国家信息内容数字化产业发展规划,以全面地推动这个新兴产业在我国的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

来源《中国信息年鉴-2005》


信息部门指参与信息的加工、记录、分析和传播的部门,也包括对信息部门研究开发人员的培训在内。

②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