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容数字化产业现状与政策建议

“中国内容数字化产业发展”课题组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的快速推进相比,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利用不够、效益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信息化整体效益发挥的主要瓶颈。国内外信息化实践表明,加速推进传统信息内容的数字化进程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提高信息化建设成效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中华五千年文明为我国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内容存量,尽快实现对传统内容的数字化转换,进而实现网络化、产业化,对弘扬民族文化、拉动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加快内容数字化进程的紧迫性】

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加快内容数字化步伐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首先,加快内容数字化步伐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国家文化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不同文明的冲突、不同民族文化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网络已成为各种意识形态相互渗透的主要阵地。网上中文信息缺乏、先进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是大批青少年沉溺于网络“3G(游戏、色情、赌博)”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使得中华文化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中华五千年文明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急需通过内容数字化进行保护和开发。

其次,内容数字化步伐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信息基础设施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内容分别被比喻成信息化建设的路、车、货。“十五”期间,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应用及用户市场规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5630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达到4560万台,网站数达到67.7万个;IP地址总数达6830万个,拥有量排名世界第四。上网用户总数突破1亿,居世界第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明显滞后,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有路无车,有车无货”局面,致使信息化整体效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再次,当前是我国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抓紧完成内容数字化的最佳时期。内容数字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信息内容的数字化转换和深加工工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尽早完成内容数字化转换与深加工工作,可以节约资金成本。否则,未来的成本与代价将大大增加。

【中国内容数字化产业现状】

20047月起,课题组围绕政务、典藏、出版、视听、经济生活五大领域,选择19类重点信息内容,对我国内容数字化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得出结论如下:

(一)我国信息内容总量规模庞大,不同类型内容的数量差距很大

截至2003年底,我国信息内容的历史存量约为23804T。受内容存储方式的影响,视听领域内容存量占总量的80%左右。政务、典藏、出版三大代表性领域11类信息内容的历史存量为4871.7T(约为目前互联网上所有中文信息资源总量的200多倍),其中:文物和地图内容3720T,档案内容477T,工程图纸172T,报纸162T,公文66T,法规、标准分别只有约16G9G,其余在几个T到数十T不等。

(二)新增内容迅猛增加,数字化比例相对较高

随着经济和社会活动规模的扩大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近年信息资源呈爆炸性增长。视听领域内容增量已基本完成了数字化转换。政务、典藏、出版三大代表性领域11类信息内容的每年增量为71.59T(约为目前互联网上所有中文信息资源总量的3倍多),数字化比重41.56%。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大部分领域新增内容就以数字形式存在(如法律法规、专利标准、图书报刊等),但文物、档案等数字化工作明显滞后(只有5%左右)。

(三)传统内容数字化工作开始起步,不同领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由于我国信息化起步相对较晚,历史内容存量规模又十分庞大,相当比重的信息内容尚没有完成数字化工作,历史欠债较多,不同领域进展程度差异很大。公文、档案、文物、地图、报纸等数字化比重都在10%以下,专利、图书、期刊等数字化比例在1030%不等,法规、标准等内容已基本全部实现了数字化,视听领域内容的数字化比例在55%左右。总体而言,市场化运作比较好的领域其数字化程度较高,而公益性特征明显、需要财政投入较多资金的领域其数字化程度相对比较低。业务流程计算机化程度高的领域数字化程度高,而传统领域内容数字化比重低。

(四)内容数字化产业潜力巨大,但现实基础薄弱,对就业和经济增长带动作用不明显

庞大的内容规模,加上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使得我国内容数字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潜力很大。据初步估算,仅政务、典藏、出版三大领域的内容数字化、产业化发展就可以增加就业岗位758万个,直接创造产值2580多亿元,对其他产业的贡献约678亿元。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除法律法规等少数内容外,其它各类内容的数字化多数是在各机构内部完成,进展不快,质量不高,市场化服务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总体上看,我国内容数字化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尚未真正形成,产业规模不大,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没有得到很好体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大多数领导者还没有做到将信息资源看成战略资源,进而从制度、资金、措施上给予高度重视,提供有效保障。二是管理体制不到位。信息资源多头管理、多头开发、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内容数字化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如何从宏观上进行管理、规划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现有管理体制并没有相应的安排。三是资金投入不足。档案、文物、地图等公益性突出领域的内容数字化工作面临的资金瓶颈尤为突出。四是技术和人才不足。数字化关键和尖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相关人才匮乏。五是标准规范有待统一。实践中由于缺乏可参照实行的标准体系,各部门从自身业务需要出发开展内容数字化工作,导致已经数字化的内容难以实现共享,开发不足和重复建设现象并存。六是法律法规亟需完善。信息资源的所有权、采集权、开发权、经营权的归属、转移及相关制度不健全,制约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大了内容数字化操作的难度。

【“十一五”期间内容数字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十一五”期间加快推进内容数字化产业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加强领导,规范管理。明确信息内容数字化工作的领导机构,加强领导、管理与协调力度,对相关的立法、规划、标准制定、项目审批、检查监督与评估等实施统筹规划指导,采取坚决措施改变当前信息资源建设中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资源垄断等弊端,合理配置与共享资源。建议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统筹规划协调信息内容数字化工作。在政府和企业推进CIO体制建设,研究制定《CIO资质认定与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信息内容企业资质认证与管理办法》。建立“内容数字化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重点支持的内容数字化项目加强检查监督和评估。

(二)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为契机,研究制定《“十一五”国家内容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内容数字化工作。规划应对“十一五”期间国家关于促进内容产业发展、加快内容数字化步伐的发展方针、指导原则、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给予清晰描述,并提出若干重点工程支持计划。

(三)分类指导、重点支持,加快推进内容数字化。政务业务类信息内容,如公文、法律法规等,对其可公开的部分,应主要通过相关法律的实施促进其及时向社会公开,进一步的数字化、产业化服务主要由市场引导。资源垄断类信息,如专利、商标、标准等,内容存量不大且数字化程度已经很高,也具有重要的市场价值,重点是通过引入市场竞争,促进其网络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资源集中且公益性突出的信息内容,如文物、档案、地图、工程图纸等,内容存量巨大且数字化比例不高,重点是要统筹规划,适度支持,加快内容数字化步伐,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网络化服务。大众传媒类信息内容,如报纸、期刊、广播、电影、电视、音像等,历史存量巨大,市场化运作机制比较成熟,可主要通过市场调节完成数字化转换和服务工作,政府应该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针对内容数字化产业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政府可以根据不同的信息内容制定不同的政策,尽可能将信息内容数字化产业向社会资本开放,以加快其发展。适时发展风险投资,建立资本退出机制。建议制定《鼓励内容数字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在融资、税收、折旧等方面给予优惠。设立“国家内容数字化专项资金”,制定相应的资金补助与信贷贴息政策,对重点企业和项目(如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材、地图和病历等的数字化应用)给予扶持,促进内容数字化产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快速成长,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相当实力和经验的内容数字化企业。

(五)强化技术研发和创新战略,全力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活动。要在鼓励建立和创新适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中国内容数字化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的同时,积累和丰富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包括对图文的扫描、对流媒体的信息压缩、数据挖掘和资源聚合技术等。务必突破反“内容隐藏”技术,以免酿成信息安全的隐患。扶持和引导民族软件企业大力开发中文快速录入、快速扫描及高精度识别等软件开发和推广,政府带头采购国产软件。

(六)切实加强法律法规与标准化建设等基础性工作。通过立法确保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可公开的信息内容及时向社会开放。结合我国实际,并参照WTO等国际组织的相关规定,就内容数字化的版权保护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打击各种形式的盗版、侵权等违法行为,为数字内容加工制作提供法律保障。兼顾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自主研究两个重点,强化内容数字化相关的标准化建设。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来源《中国信息年鉴-2005》


受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托,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内容数字化产业发展”课题组在有关专家指导和众多部门(机构)的密切配合下,历时一年,对我国信息内容总量、数字化程度、内容数字化产业规模及其对就业及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了初步的研究成果。本文拟在综合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十一五”期间加快我国内容数字化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课题组组长王长胜,成员张新红、聂林海、乔阳、蒲宇飞、胡少维、李红升、于施洋、杨桦、姚宇、武小欣、于凤霞、胡明、卢艳荣、孙立明、吕晓伟、吴莉芳、孙志敏、王超、马潮江、刘忠魁。本文执笔人张新红、于凤霞。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