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

张新红

【前言:问题的提出】

中国信息化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世纪之交信息化被确立为国家基本战略以后,关于如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问题立即被提到议事日程。

20001011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可以看作是对中国特色信息化道路基本内涵的初步界定。20001115日,温家宝副总理在全国计划会议上讲话指出:“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又面临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我们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把信息化与工业化密切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信息化。”这是高层领导首次明确提出了走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的要求,同时丰富了其内涵。2001315日,经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正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纲要》还提出了十五期间信息化的三项重点任务: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200273日,朱镕基总理主持召开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这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提出了“十五”时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重点任务及政策措施。2002118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200372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强调我国信息化建设既要加快步伐,又要从实际出发。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要做好五个结合,着力抓好技术应用、资源开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四个方面的工作。

从以上国家关于信息化的重大决策历程可以看出,随着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推进,对于走中国特色信息化道路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和完善。

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所研究的是一个路径选择问题,即中国的信息化路子应该怎么走。重点要回答四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本文将重点围绕中国信息化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对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内涵、特征进行初步分析。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

“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是指中国在信息化建设中依据特定条件、解决特定问题、实现特定目标而选择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和路子。

“依据特定条件”是指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要以中国现实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条件以及特定的国际环境为基础。特定条件决定路径选择,有什么样的条件,就决定了走什么样的道路。特定条件发生变化后,路径选择也会随着发生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发展、国际环境等会发生变化,信息化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也将进行相应调整。因此,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调整完善的。

“解决特定问题”是指信息化建设要能够帮助解决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特定问题。首先,信息化要致力于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其次,信息化要确实能够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世界各国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决定了不同的信息化道路选择。中国有自己特定的问题,也必须有自己特定的信息化道路。在不同发展时期,中国面临的问题会有不同,信息化建设的取向也将进行调整。

“实现特定目标”是指信息化建设要为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目标服务。信息化是方法、手段,它的目标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信息化不能以自身为目标,而只能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为目标。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不同,也决定了信息化道路的不同。中国有自己特定的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些特定的目标就要完成一些特定的历史任务,也就决定了中国要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发展目标会有不同,中国的信息化道路也将会有所不同。

“最为有效”是指信息化建设在解决特定问题、实现特定目标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路子要扎实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一种,用信息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只一种,必须从中选择最有效的办法。什么是最有效的办法,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但对于信息化来讲,一般应具有成本低、时间短、效益大、受益面广等特点。

【为什么要走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

走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是由中国特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决定的。这些“特定条件”即为“中国特色”,正是这些“中国特色”决定了必须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

(一)中国信息化建设的SWOT分析图

从“中国信息化建设的SWOT分析图”可以看出,面对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信息化建设有优势、机会,也有劣势、威胁。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抓住并利用好各种机会,努力克服劣势、消减威胁,进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正是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的关键所在,也是其根本任务所在。  

中国信息化建设的SWOT分析图

优势

劣势

·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成本低

·经济总量大

·市场潜力大

·东部地区已有相当水平

·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支持

·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用武之地

·党的统一领导

·政府力量强大

·统一行动速度快

·关注最广大人民利益

·……

·人均占有资源有限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西部地区发展水平低

·人均收入水平较低

·人均受教育水平低

·科技水平相对落后

·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较低

·农业根基不稳

·工业基础薄弱

·企业竞争力较低

·企业管理基础薄弱

·粗放经营

·信息化建设经验不足

·资金短缺

·服务意识(官僚体制)

·创新激励不足

·……

·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与培训

·降低资源消耗的需求强烈

·引进外资

·信息化有较大用武之地

·可直接使用先进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需求强烈

·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市场巨大

·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力强

·加强政府引导

·推广应用成功经验

·统一标准规范

·……

·就业隐患

·城乡差距

·地区间数字鸿沟

·与发达国家间的数字鸿沟

·信息安全

·信息化建设风险

·决策风险

·形象工程

·重复建设

·公平与效率矛盾

·……

机会

威胁

(二)中国信息化建设必须面对的八大“中国特色”

1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中国有13亿人口,人口素质较低,城乡每年新增近1000万劳动力需要就业,农村有2亿左右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改善民生的任务特别繁重。

2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个严重缺水。人均耕地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9.7%2003年消耗铁矿石、氧化铝的50%、铜资源的约60%、原油的34%都要依靠进口解决。进一步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低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平均消耗水平。

3经济发展不平衡。目前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下降到15%,但还有近60%的农村人口、50%的劳动力以农为生,城乡差距仍在扩大,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东部地区的40%。经济发展不平衡,生产力水平多层次,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4发展中大国。经济总量大,人均收入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1万亿元,但人均GDP1000美元左右,仍属中低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生活达到初步小康,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大批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存在。

5面临工业化信息化双重任务。中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中国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任务已经或基本完成的情况下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中国必须在继续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同时完成信息化的任务。

6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都必须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并坚持为“大多数”人服务。政府的强大功能及影响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但管理体制不利的一面也会导致效率损失和重复建设。

7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管理基础薄弱,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8独特的传统文化。勤劳勇敢,穷则思变,有利于形成上进氛围。唯官唯上意识大量存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风尚的形成还需要一定时间。

上述八大“中国特色”共同构建了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既为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条件,提供了舞台,也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要求,进行了约束。面对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信息化建设有优势、机会,也有劣势、威胁。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抓住并利用好各种机会,努力克服劣势、消减威胁,进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正是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的关键所在,也是其根本任务所在。

【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必须应对的风险】

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还必须能够成功化解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险之一:痛失良机

失去迎头赶上信息技术革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机遇,是中国信息化建设最大也是最可怕的风险。

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我国在世纪之交对国内外形势进行正确估量后做出的科学决断和重大抉择,既是应对信息技术革命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需要。在研究制定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十五”计划时,中央提出新的科技革命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认为“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又一次把我们推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在这样的认识下,中央明确“十五”计划的主题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后来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要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那么到底是什么机遇如此重要呢?朱镕基一语道破天机:“我们讲抓住机遇,很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信息化这个机遇,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既然信息化是战略机遇,也就具有了长期性、全局性、综合性、整体性、世界性等基本特征,要想真正抓得早、抓得实、用得好就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所以中央一再强调要高度重视,及时调整并加强了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制定出台了信息化专项规划。但即使如此,仍然不可以掉以轻心。

历史上我们失去战略机遇的先例是有的,教训也是惨痛的。18世纪末工业革命从英国发起,递延至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缔造了现如今的一批发达国家。当时的中国没能搭上或拒绝搭乘这班车,致使工业化的进程被大大推迟。目前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和冲击已显现出来,如果再不抓住机遇,真有可能会“万劫不复”了。

战后几次全球性经济结构大调整也是难得的战略机遇,我们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也是历历在目的。第一次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发生在50-60年代中期,日本、德国抓住机遇从战争的废墟上一跃而起,而那时我们作为红色政权遭遇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第二次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发生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等一批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抓住机遇获得了长足发展,而那时我们正关起门来大搞“文化大革命”。第三次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发生在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次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奠定了“世界工厂”的基础。从90年代后期开始,网络经济飞速发展引发的第四次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正在进行中,又会有哪些国家从中获得最大受益呢?印度、巴西、马来西亚、爱尔兰等一大批国家在做着积极努力。中国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借助信息革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但真要抓住并用好这一战略机遇,除了勇气还要有智慧,要有明确的策略并能顺利执行。

从中国的现实基础和信息化实践看,抓不住、用不好这一战略机遇的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我国信息化从一开始就是自上而下推动起来的,高层认识如何演化成全民意志和有效行动,仍有许多的困难要克服。

(二)风险之二:巨额浪费

钱花了不少,事干了不少,作用发挥不了,形成巨额浪费,是中国信息化建设最现实的风险。

对于任何一个信息化项目,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知识与技能培训、系统建设咨询服务、系统运行维护、信息内容开发利用等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需要有相应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和技术密集导致资金密集,是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一般特征。但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成功所依赖的条件又极其丰富而复杂,任何一个环节上的失误或不到位都可能使整个项目的效益发挥不出来。最重要的是,信息化建设并不是单纯的一个个工程项目问题,其赖以成功的组织变革及其引发的革命性影响,都不是项目本身所能承担的。我国企业管理基础薄弱、市场经济体制还正在完善过程中,信息化建设遭遇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目前最有可能造成信息化巨额投资浪费的两大领域是企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

从企业信息化来看,前些年业界普遍认为我国实施CIMSMRPⅡ、ERP等大型管理软件(系统)的企业的成功率不足20%。据此推算,仅此一项企业每年的信息化投资黑洞当在500亿元以上。尽管对成功与失败的标准划分并没有严格的说法,但相当一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现象也使许多企业对信息化建设心有余悸,所以才有“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的感慨。随着企业对信息化认识的提高及经验的积累,加上技术不断成熟和本土化,目前这种状况正在得到改变。

与企业信息化相比,目前大家对电子政务建设可能出现的巨额投资浪费更是忧心忡忡。电子政务投资浪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复建设引起的浪费。二是建设失败引起的浪费。三是应用不足引起的浪费。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与企业信息化相比,电子政务建设由于责任主体不明确或监控、追罚不利,更容易滋生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存在浪费的可能性更大。

(三)风险之三:产业虚弱

高端技术受制于人,安全隐患随时暴发是中国信息化建设最客观的风险。

中国信息化建设无法建立在全盘引进发达国家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基础不具备这个条件,买不起。另一方面,真正核心的技术会遇到封锁,也买不来。此外,如果中国一直跟在后面使用延迟技术,永远无法实现真正的跨越式发展,落后局面将无法改变,数字鸿沟将进一步加大。因此,从一开始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就被赋予了一个神圣的使命,即带动民族信息产业的发展。如果中国的信息化搞起来了,但自身的信息产业却没有得到大的提升,就不能算是成功的。只有自身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才能使信息化有稳定的基础,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也才能有助于解决就业等经济社会问题。

信息产业大而不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与产品缺乏,极易落入国外专利和标准保护陷阱。高端产品和信息安全产品由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金融行业高端网络产品70%以上的市场份额由国际跨国公司占据,解决方案则几乎全被外国公司垄断。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所带来的风险,并不仅仅表现为一旦极端危机暴发时可能出现的“致命打击”,在常规的市场竞争中也使技术应用方感到处处受制。最近一二年内,国外企业开始频繁地和国内企业就知识产权问题发起纠纷,利用知识产权大棒对中国企业进行打压,据说这还只是预演。由于我们的基础薄弱,技不如人,产权意识和应对经验也都不足,在跨国知识产权纠纷中往往处于劣势。有关资料显示,20026C联盟(时代华纳、日立、IBM、松下、三菱、东芝)联合诉中国DVD机生产厂商侵权,至使中国企业每生产一台DVD就要付4.5美元专利许可费,共支付230亿美元,直至对方专利失效。据称,国际大公司加重在中国内地进行专利布局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目前已经基本就绪。这就带来一个比较可怕的现实——中国企业(甚至政府组织乃至个人),随时都有可能被送上法庭。随着中国高科技企业逐步成长起来并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遭遇这种正常或非正常打压的“机会”会越来越多。有关部门已经向国内企业发出警告,警惕跨国公司借专利技术“包抄”中国。根据有关资料测算,2003年在华专利申请量前十名的国外电子信息企业共在我国申请专利总量达到9286件,而我国前十名电子信息企业专利申请总量为3411件。抛开专利的含金量不谈,仅从数量上看,国内企业的劣势也一目了然。

信息化建设如何使中国从信息产业大国成为信息产业强国,仍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四)风险之四: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不断加大是中国信息化建设最不易化解的风险。

中国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数字鸿沟风险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不断加大;二是国内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人群之间数字鸿沟的不断加大。

从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发展看,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数字鸿沟加大趋势,我们提出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但这一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认真解决三大矛盾。一是要解决好后发优势与先发优势之间的矛盾。如果后发优势的作用不能抵消先发优势的作用,数字鸿沟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将不可避免。二是要解决好可跨越与不可跨越之间的矛盾。依据我国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有些方面是有可能跨越的,有些方面则必须加紧补课,是不能跨越的。如果不可跨越的部分不能很快赶上,就无法实现真正的跨越。三是要解决好加速赶超与排除干扰之间的矛盾。缩小差距的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比领先者跑的更快,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限制我国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果我们不能在决心、制度、体制、政策等方面对促进信息化发展表现更为优越,那么想缩小数字鸿沟就会成为纸上谈兵了。

从国内信息化发展水平比较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经济基础、教育水平、信息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些差距短期内很难真正克服,而在发展过程中又都会对数字鸿沟产生放大效应。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统筹城乡、统筹地区、惠及十几亿人口也是一个基本要求,逐步缩小数字鸿沟也就成了信息化建设必须实现的目标之一。如果中国的信息化不能让大多数人受益,不能让落后的地区、人群迅速追赶上来,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但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克服多重困难,存在很大的风险性。

【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的任务与特征】

(一)中国信息化的使命与任务

中国信息化的使命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其核心任务可以分为两类,即化解矛盾和实现目标。化解矛盾是指信息化建设要能够帮助解决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目标是指信息化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发展的大框架是:到2020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实现这样的总体目标的过程中,信息化要发挥重要作用。信息化的目标和任务也要围绕这样的总目标进行设计。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总目标还会分成若干个发展阶段来分步完成,信息化的目标和任务也将随之进行分阶段设计。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不同、任务不同、遇到的问题不同,信息化的任务也会不同。从较长的时期看,信息化的任务就是促进现代化的实现。从近期或某一时间段看,信息化的重点任务和目标又会有所不同。

总体上看,中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有三个:顺利完成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的根本任务就是帮助上述三个目标的实现。

(二)中国信息化建设也要做到“多快好省”

既要适应中国特色,又要完成艰巨任务,还要规避一系列风险——中国信息化建设必须走出一条“多快好省”的路子来,才有可能肩负起沉重的历史任务。

“多快好省”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曾被写进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由于后来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强调“多快”而忽视“好省”,进而盲目搞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致使经济和社会发展遭遇重创。从那以后人们对“多快好省”总是谈虎色变,心有余悸。

现在看来,“多快好省”其实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辩证思维,与现代管理思想的内涵也十分吻合。如果将信息化建设看作是一个大项目的话,“多快好省”其实完整覆盖了项目管理四大控制目标——“STQC”(范围、时间、质量、成本)的全部内容。

当然,对于信息化而言,“多快好省”也有其丰富而独特的内涵要求。简而言之,“多”是指要尽可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快”是指努力缩短信息化加速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历程;“好”是指要全面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省”是指要注重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益。

(三)中国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边探索、边建设、边总结,一直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基调,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历程也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依据信息化环境要求,总结信息化多年实践,中国信息化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特征之一:三化合一。中国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即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现代化,而工业化的任务也必须完成。中国的信息化不可能等到工业化实现之后再进行,必须与工业化同时进行。因此,中国必须走“三化合一”的发展道路,同时完成信息化、工业化、现代化任务。概括起来就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实现现代化。”

2.特征之二:政府先行。政府部门掌控着信息化最重要的资源,同时,中国政府的强大影响力也是带动信息化加速发展的优势所在。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必然之路。

3.特征之三:跨越发展。从工业化看,发达国家用了200多年,中国要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实现跨越发展。从信息化看,信息技术的跳跃性、渗透性、迅速传播等特征,使我们具备了直接使用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建设经验的可能。也只有通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才有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数字鸿沟。同时,跨越发展还将表现为在部分领域的赶超方面,而不能只是满足于跟随战略。

4.特征之四:普遍服务。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根本利益体现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市场经济刚刚兴起阶段,“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正确的选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让大多数人都富起来”成为最高目标。与此相适应,信息化建设也必须以为大多数人服务、提高大多数人的信息能力、让大多数人充分享受信息化带来的好处为目标。因此,普遍服务理念将贯于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

5.特征之五:低成本高效益。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将主要从工业化获得。中国工业化初期的资金主要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从农业获取,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在工业化仍面临艰巨任务、农业基础不稳的情况下,中国信息化建设很难得到较为充裕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走出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路子来。选择适用技术,从最能见效的地方着手,小步快跑等都是以较低成本获取较高效益的有效方法。

6.特征之六: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受人口基数、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迁移及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等因素影响,本世纪前20年中国仍将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十五”期间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增长1360万人。未来20年,中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550万人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将达到9.4亿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是信息化建设必须面对的矛盾。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看,信息化对就业都是一把双刃剑——在传统行业改造中会减少就业,在新兴行业中会增加就业。对于中国而言,必须走出一条信息化增加就业的路子来。在这个过程中,除通过改善产业体系最大可能新增就业容量外,关键还是要依靠信息化手段快速大幅度提高劳动力素质。

小结: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路子来,但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也是一个动态的探索、发展过程,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充实、完善。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来源《中国信息年鉴-2004》


参见2000109日在十五届五中会上朱镕基所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说明》。

参见“中国企业遭遇跨国公司专利棒喝”,《中国信息化》,20049月,第五期。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