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发展研究

杨京英*

【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改进与完善】

1996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就致力于对国家间、地区间信息化水平测评的比较分析研究工作。1999年,根据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我们曾进行了19951998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并得到了这一领域专家们的认可,受到中央领导和信息产业部以及各省市领导的重视。现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委托,我们根据前一阶段研究中各省市反馈的意见,在对1999-200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测算与评价的研究工作中,侧重对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置与测评方法方面进行了改进,并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测评体系。

我们在对1995-1998年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测算中,用来测算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指标体系是,在总指数下设六个分类指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人才和信息化发展政策。在分类指数下共设了25个具体指标。

由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及各省信息化发展形势的不同变化,我们认真研究了各省对信息化水平测算结果的反馈意见,结合现有能取得到的数据,针对存在的问题,运用相关分析,综合考察了这些具体指标之间和各类指数的相关度和对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解释能力,对要素的分类和具体指标的选取,进行了改进和调整。

改进和调整的方面,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分类指数由六类改为五类,取消了信息化发展政策指数。信息化发展政策是原来的第六类指数,此类指数下设的主要是对信息化基础建设投资与研发投资指标,由于我国及各省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小,因此计算出来的指数值在与各类的比较中偏小,用这个结果来分析各省对信息化发展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显然有些不够准确。

(二)对具体指标进行了类别间的调整。调整的主要有:

1.“信息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比重”指标,从信息产业发展类指数,调整到信息化人力资源类指数。调整后能更全面地反映信息化发展的人的因素影响。

2.“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指标和“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部基础设施建设比重”指标,从信息化发展政策类指数,调整到信息产业发展类指数。这主要是由于取消了信息化发展政策类指数。

(三)分类指数名称的调整。

1.信息化人力资源指数(原为信息化人才指数)。

2.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指数(原为信息技术应用指数)。

(四)信息基础设施指数(原为信息网络建设指数)。

(五)增加了单设系数-信息消费系数。

中国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下表:

要素

指标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解释

资料来源

信息

资源

1

每千人广播电视播出时间

反映传统声、视频信息资源规模

广播电视年鉴

2

每万人图书、杂志、报纸总印张数

反映传统媒体信息资源规模

中国统计年鉴

3

每万人网络资源数据库总容量

反映网络信息资源状况

CNNIC相关报告

4

每万人万维网站数

信息资源联网使用规模,按域名统计

CNNIC相关报告

5

人均电话通话次数(含移动)

反映信息传递能力

邮电年鉴

信息基

础设施

6

每百平方公里长途光缆长度

反映通信基础设施规模

邮电年鉴

7

每百平方公里微波通信线路

反映通信基础设施规模

邮电年鉴

8

每百平方公里卫星站点数

反映卫星通信地位

广播电视年鉴

9

每百人拥有电话主线数

反映固定通信网络建设规模

邮电年鉴

10

每万人上网主机数

反映互联网发展状况

CNNIC报告

信息化

人力

资源

11

每万人大学生数

反映全社会人口受高等教育水平

中国统计年鉴

12

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

反映人口科学技术素质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13

信息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比重

反映社会就业结构及信息产业从业人员规模

中国统计年鉴

信息

技术

普及

与应用

14

每千人有线电视用户数

反映有线电视网覆盖能力

广播电视年鉴

15

每百万人互联网用户数

反映互联网的使用状况

CNNIC报告

16

每千人拥有计算机数

反映全社会计算机普及程度

中国统计年鉴

17

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数

反映传统信息设备普及程度

中国统计年鉴

18

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数

反映移动通信规模

邮电年鉴

19

人均电子商务交易额

电子商务交易额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所有交易活动的总成交额,反映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水平

各城市有关资料

20

每千人拥有信用卡张数

银行信用卡是指金融系统信用卡

金融统计

信息产

业发展

21

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各地GDP的比重

反映国家在信息产业研发方面的投资力度

R&D统计公报

22

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

反映国家发展信息产业的投资力度

中国统计年鉴

23

信息产业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

反映我国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

外经贸部进出口司、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

24

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反映信息产业在各地区经济中所占地位

中国统计年鉴

 

25

信息消费系数

反映人们的信息消费能力

中国统计年鉴

注:☆指能取得数据并用于测算的指标。

改进后的信息化指标体系包括五要素:信息资源、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和信息产业发展。

信息资源指数,反映了各地区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程度。指标的选择既考虑了传统的电视、广播、报刊等信息资源,又考虑了网络信息等现代化信息资源。

信息基础设施指数,反映各地区在发展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硬件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硬件基础设施的发展直接决定了各地区信息化发展的进程,是制约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信息化人力资源指数,反映了各地区信息化进程中技术人员、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规模与水平。一个地区信息化人力资源越多、技术水平越高、总体素质就越高,该地区使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需求与能力越强,信息化的推进阻力也就越小,信息化的发展也就越快。

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指数,主要反映各地区信息技术在人们社会工作与生活中的普及应用程度。

信息产业发展指数,反映了信息化的投入与发展的效果。

通过对这五要素的测算,加权平均就可以得出各地区信息化水平的总指数。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涵盖了信息化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对各地区信息化发展实力的较为科学的、综合的评价。将各地区的五要素指数和总指数进行比较分析,能够从中分析出该地区信息化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为分析全国及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异、预测信息化发展方向和制订信息化发展政策提供科学的、定量的依据。

【中国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分析】

(一)2001年中国信息化水平总指数为54.73

测算结果显示2001年中国信息化水平总指数为54.73。其中北京市信息化水平总指数为78.52,居全国第一位;上海市为72.08,居第二位;天津市为66.29,居第三位;广东省为62.21,居第四位;浙江省为61.68,居第五位。排在最后的三个省区为西藏、贵州和安徽,得分分别为42.2442.4748.77

(二)1999-2001年中国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平均每年提高30.5%

1999-2001年中国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提高了70.3%,每年平均提高30.5%。从各个年份看,2000年和2001年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增长速度分别为29%32%,信息化水平指数发展速度稳定在较高水平,且增长速度呈加快发展之势,这表明近年来我国信息化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三)西部地区以较快的发展速度缩小与东部地区的信息差距

2001年信息化水平发展速度最快的前五位的省市为西藏、海南、陕西、青海和湖北,信息化水平发展速度分别是116%49%40%40%39%;发展速度较低的五位省市为天津、安徽、新疆、北京和内蒙,速度分别是24%24%25%26%27%

1999-2001年三年间的发展看,虽然部分地区由于历史和经济等综合因素影响,信息化水平暂时落后,但近年来信息化水平的发展速度却相当高,这使东西部发展差距缩小。例如:西藏和青海两省,1999-2001年三年中信息化水平位次在全国一直落后,但两省的发展速度却相当高,西藏2000年与2001年信息化发展速度均居全国各省市首位,青海省2000年信息化发展速度列全国各省市第二位,2001年列全国各省市第四位。这些信息化水平暂时落后的地区近年来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的主要原因,一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结果,西部省份正在快速发展;二是因起点低、指标基数低而发展速度比较高。

【中国信息化水平总指数五个要素的比较】

(一)2001年全国信息化水平五要素指数的比较

2001年全国信息化水平的五个要素的比较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指数最高,为64.15;表明我国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相对较好。

二是信息基础设施指数和信息产业发展指数也较高,分别为60.0452.99;表明我国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可喜进展。

三是信息资源指数和信息人力资源指数较低,分别为50.5745.03;这两方面与我国信息化发展很不适应,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需要加强支持力度和加快建设。

(二)1999-2001年全国信息化水平五要素增长速度的比较

1999-2001年中国信息化水平五个要素年增长速度看,信息资源指数和信息基础设施指数在加速增长,2001年的年增长速度分别为81%31%,比199916% 25%的年增长速度分别高65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

信息产业发展指数增速出现回落的情况,2001年增长速度为6%,比19998%的年增长速度回落了2个百分点。

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指数增速回落幅度较大,2001年的增长速度为52 %,比199999%的年增长速度回落了47个百分点。

信息化人力资源指数增速出现下降的情况,2001年发展速度为97%,比199999%的年发展速度低2个百分点。

以上结果表明,我国信息化建设在信息资源方面正在快速发展;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发展速度较快;在信息化人力资源方面水平低,影响了总发展速度;在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方面,主要是由于近几年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指数持续高速增长,基数已经较高,因此增长速度回落;信息产业发展方面,主要是受到了一些要素发展水平低的影响,增长速度较缓。

(三)全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五个要素的比较

2001年,从构成中国信息化水平总指数的五个要素的指数来看,五个要素的第一位均被北京市和上海市两市囊括,上海市在信息资源指数、信息基础设施指数、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指数三个要素方面排在第一位;北京市在信息化人力资源指数和信息产业发展指数两个方面排在第一位。

在五个要素的比较中,每个要素前三位与最后三位差距悬殊;同时,每个要素的第一位得分与第二位得分差距也不小,特别是在信息化人力资源指数和信息产业发展指数两个要素中,第一位与第二位的得分差距分别为14.3127.02,这反映出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发展很不平衡。

【中国信息化水平发展的四类地区比较】

2001年全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测算结果表明,各省(市区)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发展极不平衡。按2001年信息化水平总指数的得分,全国各省市区可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一)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也称信息化水平第一类地区,包括北京和上海两个直辖市,得分在70分以上,2001年两市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平均得分为75.3。它们是全国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处于全国信息化发展的最前列。

(二)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也称信息化水平第二类地区,包括天津、广东、浙江、福建、辽宁、陕西、江苏、山西、宁夏、吉林10个省市,它们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得分在55-70分之间,200110省市平均得分为60.1。他们是全国信息化水平较强的地区,信息化水平仅相当于第一类地区的79.8%

(三)信息化水平中等的地区:也称信息化水平第三类地区,包括湖北、黑龙江、重庆、山东、海南、内蒙、河北、湖南、江西、四川、广西和新疆12个省(区、市),他们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得分在5055之间,平均得分为52.6。他们是全国信息化水平中等地区,平均得分只相当于最高地区得分的69.9%

(四)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也称信息化水平第四类地区,包括西藏、贵州、安徽、云南、河南、青海、甘肃7省(区),2001年得分在50分以下,平均得分为47.3。他们处于全国信息化水平较低之列,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得分约为最高地区的62.8%。这类地区基本处于我国西部地区。

【对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从本次测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信息化水平和31个省、市、自治区的信息化水平在19992001年都呈现出明显的高速发展趋势。但是,在我国信息化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基础设施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信息资源建设慢、共享程度低、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不够紧密、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信息产品附加值偏低以及信息安全隐患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信息化的快速健康发展。从信息化的特点和客观规律来看,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全局性的工作,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国家、企业、家庭等多个层次。因此,中国信息化的推进应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坚持国家主导的方针,抓好符合国情的信息化总体规划,进一步提高与加大抓好信息化工作的力度。我们建议:

(一)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在此次测算的五要素中,信息人力资源指数最低,为45.03,是制约我国近年来信息化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应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广计算机和网络教育,在全社会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在小学、中学统一设置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基础等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增加高等院校新的院系,调整课程设置,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加强对在职教师、各类在职人员、政府公务员等的在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制定政策,鼓励和吸引国外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人才,引进和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高技术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

(二)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此次测算中,信息资源指数也较低,为50.57,这与我国信息化发展很不适应,也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建设,特别是要在信息资源开发的深度上和利用的有效性上加大投入,并加强各类资源的互联互通与共享。要与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迫问题相结合,与经济、科技、教育、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相结合,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开发和利用机制,其中重要的内容是政府信息资源、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继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测算中信息基础设施指数较高,为60.04,表明我国信息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进展和成绩,今后的发展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和社会资金,建成结构合理、高速宽带、面向未来的国家信息网络;大力发展高速信息网,提高信息网络传输能力和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

(四)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广泛应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不可能摆脱传统产业和工业化的发展而独立存在,而必须以高度发展的工业化作为基础和后盾,特别是像我国这样尚未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不能忽视传统产业和工业化的建设与发展。信息化的发展必须以一个地区既定的产业基础为依托,信息化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特别是工业化的充分发展和优化。因此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的方针。

(五)进一步加大对信息产业方面的投资力度,使信息产业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支柱产业。从国外经验看,信息产业特别是电子工业,都是通过高强度的投入和配套的扶植政策的支持而得以实现的。信息技术的特点之一,就是产品更新换代快,为了抢占市场,往往需要一次性快速、大量的投入。由于有了这种高投入,才保证了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关键技术的开发、创新能力和装备成套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着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的升级,适当增大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科研投资力度十分必要。为确保这一战略的成功实施,国家和地方政府应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科研投资和产业发展投资保障。

(六)坚持与国际接轨的方向,实现跨越式发展。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基础,建设信息化标准体系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和国际技术标准接轨,关注世界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改革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积极采用国际标准,这样才能使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可扩展性。

跨越式发展是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唯一方式。不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因信息化水平差异而产生的“数字鸿沟”将延续下去。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使我们有可能直接采用世界最新科研成果,越过某些技术发展阶段,不必重复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

(七)建立国家信息化数据库和监测系统。定期监测信息化水平,为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量化参考依据,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任务。目前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是基于现有的统计报表制度收集上来的数据测算出来的,有许多反映信息化水平的指标在现有统计报表制度中尚无设立,也不易取得,很难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概貌。在世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科学与准确地测算出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与进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因此建议尽快研究和建立全面的信息化统计报表制度,建立起信息化数据采集系统,建立信息化数据库,从而做到科学地、准确地、全面地定期监测我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以达到为推动中国信息化的发展提供量化的决策支持依据。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来源《中国信息年鉴-2004》


* 本文为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委托课题。课题负责人:李晓超,课题组组长:杨京英,课题组副组长:刁石英,课题组主要成员:郑泽香、王强、高析、黄少琳、郭义民等。

测算结果见本卷基础数据 1999-2001年全国各地信息化水平总指数与位次”。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