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信息化 加快实现现代化

 
赵小凡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党的文件精辟地论述了信息化、工业化、现代化三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实施信息化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现代化进程,是历史赋予全党全国人民的重要使命。

一、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

(一)信息化的目的和作用

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就是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信息化的实质就是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获取更大的效益。20世纪80年代起,信息科学和技术作为当代最具活力的先进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持续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渗透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生活的各领域和各层次,改变了人类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方式和能力,大大加快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信息化不但催生了众多新兴的产业和行业,而且为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对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信息化的领导机构

从近十年来我国信息化领导机构的设置上就可以看出,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重视信息化工作。

199312月,成立由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任主席的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启动了金卡、金桥、金关、金税等重大信息化工程,拉开了国家信息化的序幕。

19961月,成立由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任组长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国家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定义、体系、方针、原则、发展规划。绝大部分的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都先后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19983月,成立信息产业部,作为主管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的国务院组成部门。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同时使用国家信息化办公室的名称。

199912月,成立由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任组长的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将国家信息化办公室更名为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作为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

20018月,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重新组建由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任组长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决定国务院成立正部级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作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具体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任务是:审议国家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宏观规划、有关法规草案和重大决策;综合协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和信息安全工作;组织协调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

20035月,党中央决定调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的组成人员,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任组长;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职责不变。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分别于20011225日、200273日、2003722日,召开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会议,提出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审议了有关文件,布置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电子政务、软件产业、信息安全等方面的任务。

(三)我国信息化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随着信息化建设进入不同阶段,我国信息化的指导方针也随之调整。先后提出的4个版本分别是,1993年提出的:“统筹规划,联合建设;统一标准,专同结合”;1997年提出的:“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2000年提出的:“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2002年提出的:“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求实效”。2002年提出的24字指导方针,不但更加准确地界定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且第一次将实效作为检验信息化效果的最终目标。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推进信息化的基本国情有很大的不同。一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是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二是,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尚未完成,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三是,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四是,我国的大部分自然资源按人均计算均相对贫乏;五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人文环境与西方国家的有很大的不同;六是,中国是社会主义的大国,为了保障国家的安全和主权,信息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因此,我国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从我国信息化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来看,信息化一直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必须继续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我国的信息化,一定要坚持国家意志。信息化是从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的必由之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因此,一定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整体优势,积极制定和实施符合国情的国家信息化战略、法规、政策、规划,各级党和政府都应当负责任地组织、协调、指导、推动信息化工作。

第二,我国的信息化,一定要坚持以应用需求为主导、务求实效的指导方针。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的龙头和主阵地,集中体现了需求和效益。信息技术应用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效益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推进信息化,就是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和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升产业结构和素质,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而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

第三,我国的信息化,一定要坚持走与工业化相结合,带动工业化,加快现代化的道路。信息化带来的技术创新、商务模式转变和新的资本市场,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显然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而应当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走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围绕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以信息化的思路和技术手段,在较高的起点上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第四,我国的信息化,一定要坚持植根于国内信息产业自身发展的基础之上。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买一个信息化,也买不来信息化。为了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必须把关键技术和重要装备掌握在自己手中,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使信息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

第五,我国的信息化,一定要坚持作为全党全国全社会都积极投入的宏大的系统工程。信息化绝不仅仅是一个或几个部门、行业、地区的事,而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各个领域,覆盖现代化全局的大战略,需要一个较长时期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以上几项原则,是从我国信息化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符合国情的,必须在今后的信息化工作中继续坚持下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探索和把握信息化的发展规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四)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

当前国家信息化工作应当突出强调创新、开放、竞争、合作、协调,紧紧抓住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人民生活等重点,按照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方向,开创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

第一,领域信息化要抓好典型。领域信息化,就是在部门、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采用信息化的思路和方法,组织协调业务内容和业务处理方式相关的有关部门和行业,按照国家信息化规划的总体要求,打破部门和行业界限,综合解决宏观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域信息化重大工程主要包括:政府信息化、行业信息化、跨行业信息化。推进领域信息化,要认真总结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实施的经验,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行业的优势和积极性,切实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第二,区域信息化要突出重点。区域信息化,就是结合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发挥地区优势,以城市信息化为突破口,开展本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跨地区的信息化联合建设。区域信息化与领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有着相互渗透的紧密联系,区域信息化要为领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创造发展环境,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信息化的重点是大力推进以经济发达城市的信息化和有特色的城市的信息化。要认真总结地区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加强指导,重点抓好试点示范工作。

第三,企业信息化要讲求实效。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企业要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两个方面推进。企业信息化要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挑战相结合。重点是选择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体制、不同技术水平的典型企业,开展企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工作。

第四,社会信息化要注重服务。要根据信息化形势的发展阶段,不失时机地在开展社会信息化,推进社区信息化、家庭信息化和个人信息化,让全社会和全体人民都能及时享受信息化的成果和好处,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重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于按照生产关系来划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也有学者根据人类劳动资料(特别是劳动工具)的发展变化,将人类社会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一)根据生产力水平和主导产业划分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动力。因此,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划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当是更加科学的。

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服务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每个社会都有其特有的主导产业。除了我们已经认同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外,还应当定义第零产业,也就是在原始社会中的没有产业的产业。因为没有产业,所有的人都是“无业游民”。为了生存,主要利用人类的生理功能,采摘果实或者捕获猎物。在原始社会中,人与自然是非常和谐相处的。

农业被称为第一产业,主要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人类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生活,将野生的植物引种在定居地附近,出现了种植业;将野生的动物圈养在定居地附近,出现了养殖业。农业社会的体力工具直接扩展了人类的生理功能。因为所有种植和养殖的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种,人和自然还是和谐相处的。

工业被称为第二产业,主要是加工业和制造业。工业所加工和制造的产品都是大自然中原本不存在的,由人类发明创造出来的。在工业社会中,动力工具大大扩展了人类的生理功能,人类完全被自己创造加工出来的东西包围了。在基本上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人类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不断加快发展速度,变得越来越狂妄,对大自然的破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服务业被称为第三产业,主要包括运输、商贸、餐饮、娱乐、金融、邮政、信息,以及除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规定之外的所有行业。服务业的产品主要以服务的形式提供,通过对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增值服务,使之变成市场中的商品,发挥更大的效用。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将信息业称为第四产业。目前,对于信息业还没有共识的定义。我个人认为,信息业主要包括三大类产业。第一类是内容产业,内容就是信息本身,如报纸、杂志、书籍、电影、电视、音乐、网站等出版和媒体业。第二类是软件产业,软件就是加工信息的工具,是人类历史上智力含量最高的产品。第三类是通信产业,通信就是运输信息的工具。这三类产业所组成的信息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多少比重才算进入信息社会,目前还没有定论。

(二)对各产业之间关系的再认识

根据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按照从第零产业到第四产业的顺序,后面的产业既是比前面的产业更进步的产业,又都是建立在前面各产业基础之上的。各产业追求的主要指标是不一样的。农业的主要指标是重量,工业的主要指标是数量,服务业的主要指标是质量,而信息业的主要指标则是品种。

每一个新产业的新技术和新思路必然会对前面的产业产生重大的、本质的影响。例如,如果只是用农业化思路来搞农业,就会停留在相对封闭的小农经济阶段,片面追求重量,忽视质量和品种。如果采用工业化的先进成果,以及无土栽培、温室、暖房、化肥、农药等工业化的技术手段,农业就会快速发展成为与工业一样的不靠天不靠地、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的大产业。

工业化思路就是以产品为中心的计划经济,过多地强调产品的重量和数量,追求标准化的流水线大批量生产。如果不能有效地将产品转变成商品而进入市场,就会导致产品积压,效益下降,甚至陷入经济危机。

服务业以商品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目的就是把产品变成商品卖出去,通过商品的价格实现产品的价值。随着商品越来越丰富,通过市场竞争和用户选择,使得产品的重量和数量退为次要地位,而商品的质量成为追求的主要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品牌、信誉等无形资产成为重要的质量指标,与有形资产相比在商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如果只是用工业化思路,而不用市场化的思路,就会满足于加工业和制造业,只会给掌握市场的企业打工,实现不了更高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同一种产品和服务所能满足的群体越来越小,直至小到一个人,甚至小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一个人。只有采用信息化的思路和手段,真正的个性化服务才会成为可能。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将不再是重要的因素,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快速收集市场信息,综合分析并做出决策,动态改变设计,柔性加工新产品,在不断变化的需求还没有消失之前,及时提供满足需求的商品和服务。随着个性化服务逐渐取代群体服务,市场将会得到极大地扩大。

(三)推进信息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信息、材料和能源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三大战略资源。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界,可以开发利用的材料和能源是有限的,绝大多数是不可共享、不可再生的;而且,对材料和能源的开发利用必然产生对自然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与此相反,信息是无限的、可共享的、可再生的;其开发利用不但产生新的污染较少,而且会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相当于进一步减少了对自然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我国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国信息化的薄弱环节。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是衡量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推进信息化需要加大创新力度

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直到第九个五年计划的大思路可以概括为:“以工业化带动农业化”。第十个五年计划第一次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大思路,成为划时代的五年计划。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可以更容易看清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本质,是从追求重量、数量、质量到追求品种的演变进程。

信息化是人类历史上的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理论,没有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也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我们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敢于打破传统观念,勇于跳出农业化和工业化的思路,不断实践、创新、探索,并及时总结经验,形成适用于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新理论,才能做到真正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才能闯出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路子。因此,在信息化方面我们的创新工作相当艰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观念创新。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使得“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成为实现。采用新思路、新模式创造出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就是新品种,会在某一领域内形成短期的实事垄断,取得较高的效益。

体制机制创新。虽然技术和工程实现没有问题,但是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会严重束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通过创新,实现突破。

理论创新。对于信息化这一新生事物,应当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理论,并在实践中完善,用于指导实践。

技术创新。近年来,新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国内外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局面。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总方针,以“工业化带动农业化”的大思路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建国以来5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基本上建成了现代工业基础,将一个穷国、弱国建设成了举世公认的大国。

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牢牢把握信息化的重点战略机遇,努力探索实践信息化发展的规律,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各领域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胜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使命,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富国、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来源《中国信息年鉴-2003》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