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高新民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份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段精辟的论述阐明了工业化、现代化与信息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现代化是目标,工业化是途径,信息化是加快工业化,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要素,也是当代工业化的主要特征。对这一新的发展战略,不断加深理解和正确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现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在推进信息化事业中坚持、把握正确方向,也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

我国工业化建设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无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从经济总量、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以及主要城市现代化水平等方面衡量,均可列入中等发达以上水平,但是从人均国民收入,劳动生产率、城市现代化平均水平以及科教文卫发展水平等方面衡量,特别是考虑到就业人口结构中农业人口仍占相当大比重,我国工业化进程仍未完成。没有9亿多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业的工业化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显而易见,工业化仍然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基本上走的是传统工业化道路。这主要是时代特点所决定的,当然也有体制上和历史上的原因。这个时代特点就是电气化。从旧中国一无所有的工业基础上起步,五十多年的工业化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可以说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即跨越了机械化时代的工业化,走了一条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道路。但是这仍然是一条传统工业化道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资源和消耗的依赖度过大,环境负担过重,自然灾害威胁增加。人们痛切地认识到,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恰恰是基本国情:人口大国和资源贫国。一个农业人口比重高达2/3的人口大国,同时人均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1/2--1/3的资源贫国,在传统工业化道路上还能走多远?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污染生存环境为代价,能够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吗?答案是唯一的:必须寻求和探索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表征在十六大报告中已讲得很明确,“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五个方面,这也是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区别。应该说,当今一些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也在走或已走过这条路。而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则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唯一选择。

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实现,主要取决于时代背景和国情条件。我们当前正处于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一个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创新时代。如何充分利用时代赋予的历史机遇,是一个关系全面发展的重大任务。关于我国的国情前面已讲过,工业化已有一定基础,但还是一项繁重任务。因此,深入研究信息化在实践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其它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寻求时代特征与基本国情的结合点,是坚持信息化正确方向的需要,也是全面落实新发展战略的需要。

从我国以及国外一些国家的经验来看,信息化是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战略,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重要动力,起到助推器的作用。说信息化是关键战略,并不是说它是唯一战略。为了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需要其它相应发展战略,如体制改革、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发展、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战略。信息化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不是唯一动力。应该说,主要推动力来自国家的政治意愿,以及由体制改革唤发出来的亿万群众的积极参予。全面准确理解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使我们在积极倡导和推进信息化的同时,避免绝对化和片面化的倾向。

为什么信息化是一个关键战略,能够起到助推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信息化内在的一些基本特征决定的,也是近十年来国内外信息化初步实践可证实的。概括起来,信息化内在基本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普遍性和层次性。信息化具有普遍性,是指信息化覆盖人类所有的活动,从经济活动、到社会活动、政治活动;从个人活动,企事业、社团活动到政府活动。信息化的普遍性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渗透能力决定的,可以应用于、影响到所有社会、经济活动的各方面。信息化的层次性是指信息技术的渗透程度和应用水平是由需求和社会经济基本条件决定的,不是由技术本身决定的。由于本地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和条件不同,信息化必然呈现出多样性、层次性。人类某种活动的信息化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例如企业信息化就是分层次演进的,由生产业务过程自动化进步到企业内部资源管理信息化,进而发展到供应链和价值链管理信息化。

基于对信息化普遍性的认识,就要求采取全面的、协调的信息化推进策略,要支持全社会的参予和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可以有重点的选择,但要防止挂一漏万。基于对信息化层次性的认识,我们应仔细分析需求的成熟度和条件环境的准备度,分层次、分类别指导,以能否产生效用为唯一标准,防止一刀切,防止走形式。

2. 基础性和外部效应。信息化最终目标是造就一个基于信息网络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信息化过程就是将社会、经济活动逐步地“移植”到新型的网络基础设施上去,形成网络型经济、网络型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化具有新型基础性质。传统工业化是建筑在电力网、公路、铁路网等传统基础设施上,新型工业化要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上。鉴于网络具有外部效应,用的人愈多,“移植”的活动范围愈广,效益就愈大。基于这点认识,对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基础设施,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看到其本身的经济效益(投入/产出),而且更要强调其外部效应。对于信息化基础设施,政府应以公用事业性质实行监管,要强调普遍服务原则,不宜以纯粹商业化处之。

3. 虚拟性和成本效应。信息化是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其结果将导致信息与其产生源相分离,形成映射物理实体的虚拟空间。这不仅有利于信息的远距离的传播,也使其复制、利用成本大大降低。信息资源利用的边际成本随着使用者的增加急剧下降,甚至趋于零。这一特征是导致信息资源加工增值、减少市场交易和行政管理成本的基础。基于这一认识,既要特别重视信息流与业务流相结合,以信息化为业务流程优化服务,保持信息源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又要重视由此生成的信息内容资源的相对分离以及加工利用,重视有价值信息的社会化和公益服务,以低成本信息处理的机制,激励信息广泛利用和深度加工促进信息产品增值,发挥信息化的带动、助推和赋能效应。

4. 共享性和效益最大化。信息化的本质是实现信息和知识的高度共享。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为信息高度共享提供了可能。信息共享,特别是跨部门、跨地区的社会共享,是提升信息化效益的主要途径,这也是传统工业化时代无法做到的。基于这一认识,应该特别重视解决阻碍共享的非技术因素,采用立法、行政、经济(利益平衡机制)等多种手段,排除障碍,促进信息和知识储存、传播、利用的流畅性,实现信息、知识的无间隙共享,实现信息化效益的最大化。

由于上述四大基本特征的作用,我们可以分析信息化对工业化道路、对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影响。这些影响尽管是趋势性的,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没有完成,但已被近十年的实践证实是有根据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的趋势型影响。

1. 信息化促进新型产业,新型商业模式以及新型公共管理模式的崛起,将导致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着信息化的发展,反过来,信息化为信息技术产品和通信网络服务开拓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从而带动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一趋势已为过去十年的国内外实践实证。随着新型商业模式(如电子商务、移动商标、精细农业、现代物流、网络娱乐等等)的兴起,将会造就一批基于网络的新型服务业;同样,新型公共管理模式(如电子政府,电子社区,远距离教育,现代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数字图书馆等等)的不断发展,也会产生新的职业型式和就业岗位。随着新兴产业比重的扩大,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将趋于轻型化,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依赖程度将大幅降低,同时也将导致就业结构趋于知识化,会有更多的就业者从事信息密集型与信息技术关联紧密的职业。

2. 信息化对传统产业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在企业级层面上,通过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各个环节的整合型信息化,将大幅提高效率和效益,降低消耗和成本;二是在行业级层面,通过价值链和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的普及,将促进企业之间在行业水平的协同运行,减少中间环节的损失,逐步形成以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市场,最终不仅有利于改善整体经济运行质量而且也将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3. 信息化将有力促进社会发展模式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基于网络的社会发展和行政管理将造就一个既有利于有序管理、依法行政,又有利于公众的广泛参予,提升他们的参予能力。从而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加快我国法制建设和民主治理的改革步伐。

4. 信息化将造就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永不枯竭的动力。信息化本身是发展战略的创新,而更为重要的是要看到它会营造一个不断创新的环境,因为在网络时代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会加速传播,人们思维活动将会在智能化工具(信息技术的特征之一)的支持下更为活跃。当今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践已经证明,任何一种学科的发展都得益于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支持。没有科研活动信息化,就不会有今天生物基因工程,生命科学、航天技术,纳米技术的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样,我们可以期待,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发展的结果,也不仅是近期的效益,新的管理理念,新的服务型式,将会不断涌现和逐步付于实践。这是信息化推动新型工业化道路更为深远的影响。

5. 从理论上讲,信息化可以将有价值的信息以及新知识、新理念,以低成本方式传播给每个人,不论其地理位置和社会地位如何。这是信息化时代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可能性为从根本上提升国民素质,改变人力资源质量结构提供了一个出路,使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在文化教育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在传统工业化时代,充分就业与发展劳动密集、高度依赖资源、污染环境的产业联系在一起,关键问题是劳动力资源素质不高所致。在减少依赖资源和污染环境的条件下,解决充分就业问题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最大难题,从长远看,提高国民素质是根本出路。

6. 信息化有利于参予国际经济分工合作,全面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对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起着关键性作用。信息化将会进一步促进国际间信息流,从而带动资金流、商品流和知识流,对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其作用不可低估。

上述信息化四个基本特征和六方面主要趋势,多半是从理论分析角度讲的,也有部分是从近十年信息化实践中归纳的趋势性结论,这既不意味着要齐头并进去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实施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战略中,还需要制定具体的行动纲领。

我们说,信息化是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要素,但不是唯一要素,原因在于信息化过程是信息技术的渗透过程,它同时需要其它要素和发展战略的配合,特别是体制改革、观念更新、教育文化等要素。信息化不是包治百病的“万灵药”。我国工业化历史阶段中要解决的发展目标是具体的、多元的、复杂的,需要一系列措施配套才能解决。我国正在推进的体制改革、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发展、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等战略,都是十分重要的、全局性的发展战略,与信息化战略不是替代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因此,在确定我国推进信息化政策取向时要更加强调协调性和互动性,要将信息化战略“渗透”到其它战略中去,从而避免孤军深入,违背信息化的基本规律。

基于上述认识,信息化推进工作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既要克服阻力,积极推动,又要选择重点突破,分阶段,分层次地取得实效,有持久作战的思想准备,不能急于求成。只有这样,才能把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落在实处。目前,有些政府部门和国企单位的信息化规划和项目,边界不清或过大,优先次序不明,从一开始就埋下风险的种子。尽管其积极态度可嘉,但急于求成的思路不可取。

2. 信息化需要一种渗透性工作方法,渗入到人们的观念,渗透到各个业务过程,渗透到人们各种活动中去。信息化工作领导部门要尽量发动其它行业部门重视和理解信息化,将信息化与本行业发展目标相结合。信息化工作领导部门自身集中力量抓好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抓好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工作,抓好人才培训和知识普及工作。力求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机制。

3. 信息化依托于网络基础设施,原则上要充分利用互联网,除有特殊安全要求,不宜都去建“专网”。网络运营商,包括基础网络服务和增值网络服务,应努力提供一个安全的、可信赖的、价格可接受的、服务良好的互联网平台。这是网络产业的任务,而不是每个信息化单位应该做的事。

4. 信息化是复盖全社会的事业,要妥善处理点和面、条和块的关系,既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又尽可能有序推进。政府要加大推动力度,主要是创造环境,重点介入,有限资源只投放到那些市场机制不起或不宜起作用的领域。大量的信息化项目应交付市场运作,政府部门不应过度介入。条块关系理顺也十分重要。目前,条条建的纵向网太多,地方和基层负担重,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如各地各自为政,标准不一,妨碍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也不行。急需明确条条和块块的分工原则,并作出具体划分。原则上,除实行人财物垂直管理的行业外,不宜建一竿子到底的纵向网。行业管理部门主要是做好总体规划,提出功能要求,特别是制订行业标准。应该允许地方、基层视具体情况付诸实施。

(作者单位:中国信息协会)

来源《中国信息年鉴-2003》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