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杜占元

科教兴国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经验,并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根据我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及其产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动力,推动着人类向信息化社会迈进。国家“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要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加速推进信息化。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和手段。

一、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

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90年代以后,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贯彻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

19955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决定》指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必将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也将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科学技术实力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国际地位高低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将为科技进步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也将对科技进步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好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等问题。面对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和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加速国民经济增长从外延型向效益型的战略转变已迫在眉睫。实现这一战略转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决定》发布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江泽民代表党中央在大会上正式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这是对科教兴国战略基本内涵的科学而全面的阐释。他强调:“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总结历史经验和根据我国现实情况所作出的重大部署,是顺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正确抉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将大大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使生产力有一个新的解放和更大的发展。”这表明,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不仅是对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而且也是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时代潮流而作出的战略部署。

二、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概况

从“九五”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成为我国科技工作的主线。19963月,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确定了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目标和改革的总体思路,其中把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98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刚闭幕,新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就向中外记者宣布: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的最大任务。6月,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朱镕基担任组长,李岚清任副组长,决定增加对科技和教育投入的力度,表明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坚强决心。199869日、1028日和125日朱镕基总理先后3次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分别审议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和《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朱总理指出要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知识经济和建立创新体系的重要批示精神,国家要在财力上支持知识创新工程的试点,要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

19996月,党中央、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8月,党和国家又召开了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江泽民在会上指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关键是要加强和不断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

20002月,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全面、科学、系统的阐述,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的努力下,科教兴国战略得到积极实施,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家逐年加大科技投入,初步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的局面,科技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有所改善。“九五”期间,国家财政的科技投入累计2300多亿元,是“八五”时期的两倍多。2000年,全国科研与开发经费总支出近90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近18%,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实现了重大历史性突破,2002年我国R&DGDP的比重继续上升,初步估算将达到1.13%。通过实施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等一系列科技计划,在当代科技的许多重要领域完成了大量创新性成果。2001年我国科技人员发表论文被国际科学引文索引(SCI)和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为35685篇和18578篇,分别列世界第8位和第3位,比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前的1995年的13134篇和8109篇分别增长了1.71.3倍。1995年我国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分别为8.3万件和4.5万件,2002年则分别达到25.3万件和13.2万件,均增加了2倍。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科技体制改革继续深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我国科技立法工作也取得重要进展,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科学技术知识在我国得到进一步普及,公众的科学素养大幅度提高,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从总体上看,我国整体科技实力已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部分重点和关键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科技创新促进信息化的主要工作进展

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我国信息化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技术是信息化的源头,信息化本身就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促进科技和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提高科技教育水平,多出科技成果,加快人才培养,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根据“十五”计划国家信息化专项规划,科技部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总体部署下,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信息化建设,重点安排了网格与国家信息化、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农村科研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电子政务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促进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一)网格与国家信息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的问题空前复杂化。无论是基本粒子、纳米技术还是基因,都已经进入到一个更加复杂深奥的世界,同时科学研究正向大范围、多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进军。一些重大的科学工程需要动用全社会甚至全世界的科技资源,需要世界范围的科研协作。网格技术的发展正在使这种大范围的整合科技资源变为现实。网格(Grid)是指有高性能网络连接的地理分散的高性能计算机、海量存储装置、重大仪器设备、大型数据库等所形成的异构分布计算资源,逻辑上,网格可以被视做功能强大的虚拟计算机。网格具有支持资源共享、协同工作的能力,是重要的科研基础设施。

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高性能计算机机器核心软件”把网格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其定位是:通过网格实验床“中国国家网格”的研究建设,突破一批网格关键技术,为国内其他行业网格的建设和部署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专项所建设的实验床将成为长期开展网格技术研究、开发、验证以及网格应用示范的平台。“十五”期间,重点支持了科学研究、环境资源、制造业和服务业四个领域一批应用网格研究和开发。例如,中国地质调查局牵头研制的资源环境应用网格根据国家地质调查工作的实际需求,建设领域应用风格平台,改变目前资源评价中的传统过程和方法,将一次评价的周期从3年缩短为3个月。其典型成果包括华北地下水评价等。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牵头研究的航空制造网格以满足航空二集团内部对软件、数据和计算机资源共享的需求为目标,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实现400CAD软件的共享。另外,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承担了中国气象网格的研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担了科学数据网格的研究,中国林业科学院等部门承担了国家数字林业应用网格的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承担了新药研发网格的研究,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承担了的生物信息应用网格的研究。

(二)软件开发与应用

软件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制高点。自主发展包括系统软件在内的网络软件核心平台是我国软件产业平等参与国际竞争、在2010年实现软件大国目标的战略抉择。集中力量开展网络软件平台研究,对于提高我国软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设立“软件”重大项目,并作为科技部组织实施的十二项重大科技专项的重要内容,主要研制包括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平台和重大应用共性软件在内的我国自主网络软件核心平台。通过创新较大幅度增加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在中间件平台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示范项目,实施“内需拉动”和“整机带动”战略,提高网络软件核心平台的产品化、商品化程度,完善我国自主的软件体系,以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及国家信息安全建设。目前,已取得部分重大科技成果,特别在操作系统等软件的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如已推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Linux内核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世纪科泰公司推出了在体系结构上有重大创新的下一代嵌入式操作系统;可以跨LinuxWindows两个平台运行的办公软件也取得重大突破,并初步实现了产业化。

(三)科学数据共享工程

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实施以来,经过科技部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完成了科学数据共享组织机构建设,完成了科学数据共享工程顶层设计,启动了9个科学数据工程试点工作等。国家2001年启动了气象数据共享试点后,于2002年底,又启动了测绘科学数据共享服务、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地震科学数据共享、林业科学数据中心、农业科学数据中心、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建设与运行、现代农业技术(农村科技)数据共享服务网、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平台等六个科学数据中心和三个共享服务网试点。在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方面,收集了有关科学数据研究方面的资料及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等材料;正在制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科学数据汇交暂行办法”;同时,还开展了科学数据共享法规体系框架的一些研究工作。在科学数据发布策略和评估方法方面,国家气象局作为科学数据共享的首批试点,自2001年起积累了科学数据共享发布策略和评估方法方面的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还组织专家就共享工作的规范管理以及科学数据分级分类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研讨。

(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制造业信息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对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作用。为应对加入WTO后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国家科技计划将在“九五”CAD/CIMS应用示范工程的基础上,从863计划和攻关计划中拿出8亿元资金,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大项目。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将沿着两条主线推进。一是省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主要任务包括应用示范、技术服务和应用技术攻关等;二是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及应用,主要任务是研发制造信息化七项关键技术及产品,并通过企业应用示范和技术服务实现产业化。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响应,带动地方投入13亿,企业自筹91亿,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将突破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核心技术,形成7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全国2000家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示范企业中自主知识产权应用软件的应用率达到50%以上,新产品贡献率达到30%;在5个以上重点行业和典型区域实施制造业信息化集成应用工程;促进100家制造业信息化软件企业及技术服务中心的发展;培训各种层次的制造业信息化人才100万人次;形成若干个专业化、网络化制造业信息化产业和服务联盟;建立应用示范、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三大体系,营造制造业信息化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电子政务示范工程

为了全面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设立了“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重大项目并作为科技部十二项重大科技专项的重要内容组织实施,旨在通过电子政务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提升政府对政务和社会的监管能力,提高政府办公效率及对公众的服务水平,推进我国信息化进程。目前,已成立了由国务院副秘书长为组长的试点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完成了总体规划和技术方案设计,确定了国办、北京、南海等16个试点单位,其中首批7个试点单位的方案已经通过国办和科技部组织的论证评审,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六)农村科研信息化建设

国家科技计划通过国家科技攻关、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和重大科技专项等科技计划的支持,已初步建成中国农村科技信息网络体系,为“三农”提供高效优质快捷的信息服务。搭建的系统平台包括中央网站、县级网点、基层服务站,目前已经实现中央网站与部分省市和基层服务站的连接。系统数据库已建成,可以通过文本、图片、视频等方式为广大用户提供包括国家政令、实用技术、农村市场、生产资料、农村卫生、教育、文化、科技计划、农业标准、农业企业、科技扶贫、农业生态、农业专家等方面的信息。

(七)“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

配合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帮助西部提高信息化水平,缩小东西部之间的“数字鸿沟”,2002年科学技术部与其他部委共同实施了“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是结合西部实际,开发适用于西部的信息产品,为西部信息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通过试点示范在西部地区推广信息技术,以达到缩小数字鸿沟的目的。行动计划的重点将集中在西部地区发展最为急迫的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网络建设、电脑农业和制造业信息化等方面。该行动计划已启动了第一批24个项目,其中公共信息平台9项、电脑农业6项、网络教育8项,此外设战略研究课题1项。第一批项目共计投入经费1.4亿元。各地政府非常重视行动计划的组织和实施,纷纷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当地政府的主管领导挂帅。目前,各项目均已完成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

四、对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建设完善、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缩小我国国内及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数字鸿沟,对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急需加强政府对中西部及农村地区电信基础设施的投入,降低接入网络和获取信息的费用,提高落后地区的信息化普及水平。逐步实现网络在中西部及广大农村地区的社区普及,确保地区的政府机关、农业科技推广站等公共服务机构实现上网,并使农民能够从网络革命中受益。而在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小城市和乡镇应大力加强超高速因特网的设施建设,如优先接入光缆,使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政府、公共机构、学校、企业等单位及社区用户实现网络的普遍高速接入。同时,要特别注重加强科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因为科技信息基础设施对整个信息基础设施乃至整个信息化都具有先导性。

(二)加大信息通信技术的研发力度

由于发达国家和大型跨国企业控制着信息和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掌握着制定标准和规范的实际权利,并以强大的经济和人才优势作为后盾,实际上控制着信息和通讯技术发展的主动权。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水平较低,技术落后,人才资源缺乏,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和十分不利的地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发展中国家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生产成本低廉,产品更具有市场的竞争力,因此完全有可能而且也应该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潜力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共同促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实现技术的自主,就难以实现真正的信息化,因此要加大对信息通信技术特别是其中的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掌握信息通信的核心技术也是国家信息化安全的需要。目前信息技术的高端主要还是被发达国家所垄断。中国必须加快发展自己的民族信息产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三)开发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是产生数字鸿沟的重要原因。信息资源是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再好的信息网络如果没有信息资源就好比无米之炊。当前我国信息资源的供给总体上不能满足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而且大量的信息资源没有网络化,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要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首先要开发政府的信息资源,推动政府信息化工作。据统计,我国政府部门及其附属事业单位拥有大量的公共信息,而且大部分信息没有对外开放。当前需要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确定信息资源开发的重点任务和优先发展次序;利用市场机制,推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社会公众提供普遍服务;同时加大政府信息化力度,实现公共信息的电子化、网络化。

(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是学习的基础,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要发挥信息化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作用,必须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技能教育,在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教育,使得新一代人具备基本的计算机使用技能,避免成为信息化时代的“数字文盲”。同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以远程教育和新的信息与传播技术促进全民教育发展。政府应努力增加对全民教育的财政投入,采取措施保证全社会,特别是社区参与全民教育;在基础教育的全部领域特别是偏僻边远地区使用信息与传播技术。建立一个以实现人力和物质的资源共享的网络,利用信息与传播技术对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进行全面培训;提高教师业务培训质量。

(作者单位: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

来源《中国信息年鉴-2003》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