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化与跨越式发展

 

乌家培

一、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

  信息化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美国开始,每一个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无不高度关注、积极参与当今世界全球信息化这一不可阻挡的潮流。

  从历史看,信息化概念的提出,是与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的讨论相联系的。1967年日本学者参照工业化一词提出了信息化的概念,认为信息社会是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优势的社会,信息化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发展的过程。1978年法国学者在政府支持下提出了社会的信息化问题,已涉及计算机与远程通信的结合、数据处理和网络等问题。中国学者到1986年才开始讨论信息化问题。

  从内容看,对信息化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加以理解。其角度有:⑴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或扩散与渗透);⑵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⑶信息产业的成长与发展;⑷信息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规模的扩大与作用的增强。其层次有:社会、经济、产业、企业、产品(或服务);科研、教育、医疗卫生、公用事业或社会服务;城市、农村;政府、社区、家庭;国防与军事;以及全球、区域(集团)、国家等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化。

  不管是从什么角度看还是在什么层次上,信息化始终是一个过程,并随着信息革命的深入而显示出其发展阶段或所掀起的浪潮来。如果信息革命(准确地说为电子信息革命)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算起,信息化在20世纪的后半个世纪已经历了计算机时代、网络时代、内容时代这三个发展阶段,21世纪将朝着智能时代的新阶段发展;信息化到21世纪已有过五次信息化浪潮,即50年代中期白领工人在数量上首次超过蓝领工人、60年代中期关于信息社会的大讨论、70年代中期个人电脑取代主机、80年代中期信息网络的发展、90年代中期因特网应用的普及,这样差不多每隔10年就有一次浪潮,而且一次高过一次。

  我国政府把信息化工作的内容分为6个部分(或要素):⑴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⑵信息技术的应用,⑶信息资源的开发,⑷信息产业的发展,⑸信息人才的培养,⑹信息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订。与此相适应,我国信息产业部还公布了反映和评价国家和地区信息化水平的6类20项信息化指标体系。

  “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都离不开发展信息产业和推进信息化。信息化成了我国现阶段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问题。现代化是与时俱进的,其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50年前讲的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其特征为机械化、电气化,而今天讲现代化,主要指信息化,其特征为数字化、知识化。

  当今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认识到信息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且还是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它关系到科技、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军事、国家安全的全局,其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经济增长能力的重要标志。

  对我国来说,信息化除了上述对所有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在内具有的共同意义外,还有其特殊意义。这表现在:⑴新的历史机遇,我们讲抓住机遇,很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信息化这个机遇;⑵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⑶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量;⑷提高国民素质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⑸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总之,正如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指出的,“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要把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②上。

二、跨越式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历史选择

    在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日益加速变化中,发展中国家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有其领先优势,即凭着自己的科技和经济强势,企图在全世界长时期地保持有利地位。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有其后发优势,完全可以借世界经济结构调整重组之际,改变战略和政策,实现跨越式发展,以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经过一定时期超过某些发达国家。若非如此,一部分发展中国家还有可能被进一步边缘化,落在世界发展行列的最后端。

  所谓跨越式发展有两个含义或两种方式:一是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代价实现与先进国家原来走过的发展历程相同的目标,比如多数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差不多用了200年的时间,还付出了环境污染的高昂代价,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只需要少得多的时间(我国大概有不到100年的时间就行了),且可尽量避免“先污染、后治理”所带来的不必要代价;二是在发展过程中跳过先进国家曾经出现过而发展中国家不必再重复的一些阶段,比如在信息化建设中跳过主机阶段直接进到个人电脑阶段,跳过铜缆通讯阶段直接进到光纤通信阶段,跳过封闭式专用网阶段直接进到开放式互联网阶段等等。以上两种含义或方式互有联系,跳过若干发展阶段就意味着缩短发展历程,达到变后进为先进的目的。

  在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中,无论是地区还是国家,都有过落后变先进或先进变落后的很多事例。在农业社会,亚洲曾领先于欧洲约一千年左右,但到工业社会,欧洲反过来领先于亚洲,亚洲的工业化起步竟比欧洲要晚一百多年。1781年前,美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但过了90年后至1870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超过了英国。1871年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法国的62%,但过了40年后至1910年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却超过了法国。我国是个文明古国,远在公元前11世纪,就已领先于世界。中国曾有辉煌的农业时代,但错过了工业化机遇,使工业时代的起步几乎晚了近200年。全国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才开始急起直追。目前,我国已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并开始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第三步战略目标要求我们在2050年前后,赶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就是说,我国在新世纪头几十年内,既要完成工业化的未竟事业,又要力争信息化发展新成就。

  一个国家进行跨越式发展,变落后为先进,决不能凭主观愿望,置客观条件于不顾。我国在大跃进、洋跃进中曾有过好大喜功、急躁冒进导致事与愿违而告失败的教训。一度响亮的“赶英超美”的口号最终却成了历史的笑柄。要知道,象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整个发展中基础性的关键环节是跨越不了的。例如,工业过程中巩固的农业基础、信息化过程中发达的制造业基础,都是难以跨越的,即使人为地跨越了,到头来还会因拖累整个发展而不得不重新补课。不同领域的跨越,其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制度上和管理上的跨越发展,就比技术上的跨越发展难得多。因为对技术是买也好、是学也好,拿过来就可用。但制度和管理则不然,想跨越就会遇到由于利益刚性、传统惯性等因素而产生的阻力。创造必要条件,为跨越式发展扫清道路,乃是客观需要。这些条件包括: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建立健全的体制和灵活的机制,培养优秀的人才,营造一种求实创新、奋发图强的氛围等等。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跨越式发展正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生产率的提高和消耗率(包括单位成本)的降低,是进行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从生产关系改善的角度看,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衡量跨越式发展成功与否的标志。

  特别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跨越式发展,需要沿着发达国家经历过的发展轨迹,以缩短现存的差距,但又不能局限于此,还需开创有自己特色和相对优势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不致于永远尾随他国之后,亦步亦趋,只缩小差距,却不能消灭差距和产生反向的差距,把他国甩到后边去。

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我国的工业化,应该说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而信息化起步于70年代。这说明我国信息化是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开始的。如果只用工业增加值、非农劳动力是否超过农业增加值、农业劳动力这两个最基本的主要标准来衡量,那么我国在1970年工业增加值就超过了农业增加值,到了1997年底非农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已达到50.1%。但若全面衡量,一般认为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即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迄今为止,“继续完成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与此同时,无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迈开了大规模信息化的步伐,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展。我国已建成接近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骨干传输网,信息产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以3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4%。

  这充分说明信息化与工业化是可以同时并进的,它们同为不同历史时期的现代化任务,有其内在的密切联系,完全能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际上,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而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或发展。

  作为信息化基础的工业化,其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信息化的兴起创造了条件:⑴提供物质基础。搞信息化需要大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信息技术装备、实施重大的信息应用工程,这一切都不能没有钢铁、机械、汽车、化工、仪器仪表、建筑、电力等传统工业的支撑作后盾,也不能没有农业、消费品工业以及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其他传统产业为从事信息化建设的人员提供生活用品和消费服务。⑵扩大市场容量。信息化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信息产业成长壮大为支撑。尽管信息产业兼有制造业与服务业以及这两者的融合,是个庞大的产业群体,可为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提供一个产业内部市场,形成信息经济的内循环,但它不能没有更大的外循环,向工业化所建立的强大传统产业,包括农业、采掘业、建筑业、其他非信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去寻找产业外部市场,以扩大自己的应用领域、营销范围和市场容量。⑶积聚建设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与信息化相关的工作或活动,不仅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而且是资金密集的,对资金的需求量极大。工业化的发展为信息化积累了资金。传统产业给新兴的信息产业以资金支持,特别是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资本市场和发展起来的金融创新,为信息化的资金需求开拓了多种投融资渠道。⑷输送专业人才。信息化以人才为依托。这类人才既与工业化所需人才有共同点,又有其特殊性。除从教育系统和工业实践中培养、造就外,这类人才需依靠工业化中发展起来的一切产业部门输送。不仅是专业人才,而且信息化所需要的大量一般工作人员也主要是从传统工业部门转移过来的。

  作为工业化延伸的信息化,则从以下几个途径促进工业化的发展:⑴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以制造业为例,在研究开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采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信息网络,改造技术、重组流程、整合资源,使制造业面目一新、焕发青春,“夕阳产业”朝阳化。工业化把制造业变成主导产业,而信息化进一步使制造业现代化、智能化。⑵发展信息技术产业。这是一个新兴的战略产业,它的出现和发展,不但改变了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产业结构,还为其他产业提高技术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创造了条件。⑶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信息化把工业发展带到了新的环境下,依靠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使工业界普遍提高了捕捉、传递、处理和应用信息尤其是外部信息(包括全球信息)的能力。⑷帮助工业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减少污染、增加商机。这对中小企业来说,尢为适用。信息化有利于工业化中常见的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要素生产率来增加产出。

  信息化既然能促进工业化,自然也就能带动工业化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意味着:⑴在观念上使工业化不以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为终点,而在此基础上继续往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前进。这就要求用信息化的思路和方法来搞工业化。⑵在技术上要求在运用工业制造技术的同时,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信息技术由于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可与工业技术相融合,提高原有工业技术的档次和功能。⑶在管理上要求改革和创新,实现办公自动化、贸易无纸化、信息网络化,以及管理信息化与业务信息化进行整合的一体化。信息化通过提升企业管理、政府管理和其他公共管理,达到带动工业化的目的。⑷在资源上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挥信息的作用、扩展知识的功能,使工业化扩大了可用资源的范围,并增加了知识化、智能化的特色。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正确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告诉我们,中国不必走少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可以把工业化和信息化这两步并作一步走,在继续完成工业化的同时加快推进信息化.这样,既能提高工业化的质量,又可不失时机地抓住信息化的机遇。这就是跨越式发展。但是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相应改革与之配合,才能最终收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单位: 中国信息协会)

来源《中国信息年鉴-2001》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11、17页,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3页,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4页,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