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回顾与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预测
秦海
李红升
王春颖
一、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影响
(一)电子商务的定义
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因特网的商用化和全球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剑为犁的例子。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因特网已经从最秘密的、等级制管理的、严格控制的技术,发展成为最开放的、多元化的、没有控制的和无处不在的系统。从诞生开始,因特网就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再创造,从军事工具、学习工具到传播工具,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工具和商务工具。早在1989年,劳伦斯·利弗莫尔(Lawrence Livermore)就意识到因特网将成为最重要的商务手段和经济工具,并首次发明了“电子商务”(E-Commerce)一词。他认为,在电子网络上,商业交易的技术、物质、人和过程将融为一体,这一过程就是电子商务。
实际上,企业之间借助电子手段完成商务活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例如早已非常成熟的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就可以被认为是B2B电子商务的一种早期模式。有些大企业每天有非常多的信息需要与原料供应商或客户进行沟通、也有许多日常性合同需要签订。采用传统商业信函,通常极其费时而且容易出错。即使后来随着传真技术的普及,企业间信息传递的速度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但白领人员仍要从事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如再次录入,内部文件分发、递送等等,仍然不能大幅度地提高效率或避免错误。如果引入电子传输技术,则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节约可观的办公费用。当这一技术与企业的内部网络、购销库存系统、ERP系统连接起来时,可以轻松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库存管理与订货自动化等过去无法想象的功能。这无论从信息沟通、还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讲,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到2000年,美国将有250,000家企业通过EDI完成300亿美元的交易额。
但是,EDI并不是今天意义上的B2B电子商务,EDI只能称作B2B电子商务的一种早期形态,且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首先,EDI过于昂贵,从效率费用比角度考虑,很难推广;其次,EDI系统局限在极小范围之内,是封闭的、被动的运营使用系统,只能节约成本,不能创造新的价值。这是EDI长期不能充分普及的重要原因。所以,当因特网技术普及以及B2C电子商务兴起后,人们逐渐意识到,企业间完全可以利用因特网这一开放的、低成本的信息、数据传输手段进行商务活动。除了安全性尚有不尽令人如意之外(人们对于未来通过添加防火墙解决该问题充满信心),因特网完全可以实现EDI的一切功能。参见图—1。
图—1:EDI的局限性使其无法成为商务电子化的革命开端

与EDI不同,B2B电子商务具有低成本、开放性、全天候、多媒体、交互式等诸多特点,有可能彻底地改变未来企业间贸易往来方式,甚至造成传统的优劣势互换(参见图-2)。
图-2:互联网开创了商务电子化的新纪元

通过互联网,买卖双方可以以多种形式在虚拟世界里见面,构成多种多样的购销关系。因此,电子商务已经超出了利弗莫尔的定义,它不仅是指“公司与其供应商和用户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沟通的基础设施”,而且是指用电子化方式处理企业各个方面业务的全面商务过程。从总体上看,电子商务通过把软件和电信技术连接在全球通信结构之中,构筑了一座沟通组织内部和外部过程的电子桥梁。
(二)B2B电子商务模式分类
B2B电子商务究竟会带来哪些新的贸易往来方式(及商业模式)呢?目前,基本上是众说纷纭,各执一端,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商业实践,都没有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结论。
科普兰—萨尼矩阵
在B2B电子商务的众多分类中,以芝加哥大学的斯蒂文·科普兰(Steven
Kaplan)教授以及西北大学的默罕博·萨尼(Mohanbir
Sawhney)教授共同提出的分类方法最为简洁、明晰,被称为科普兰—萨尼矩阵。
他们在进行分类时,只选择了两个分类尺度:(1)各公司购买什么商品(What they buy)?(2)各公司如何购买商品(How they buy)?
企业可能购买的产品千差万别、纷繁复杂,但这些数不清的商品最终却可以被归入到屈指可数的两个种类之中,这两类分别是:生产资料(Manufacturing
Inputs,商业企业在概念上稍有不同),办公类商品(Operating
Inputs)。生产资料包括原料(Raw
Materials)、配件等等。
从本质上说,首先,生产资料的B2B电子商务更倾向于在垂直门户(Vertical
Hub)中进行。因为这类商品通常比较专业、按行业细分,所以供应者相对较少,而且需要周密的合同安排和特殊的运输手段。例如零配件市场,下游需求者通常会综合考虑许多方面的因素以限定很小的供货商范围;而且,为了合理安排生产节奏与库存,他们必须制定相对较长的合同。其次,生产资料类产品的运输不适合采用通用的第三方配送公司,例如,我们不可能想象通过EMS来运输钢铁。
办公类商品也称MRO(Maintenance,
Repair, and Operating)商品,包括办公日常用品、资本设备(Capital
equipment,如电脑)、服务、旅行等等。与生产资料类商品不同,办公商品更适合于利用水平门户(Horizontal
Portal)进行交易,这是因为每个企业都需要诸如电脑、机票、一般日常办公用品等等MRO商品,而提供此类商品的公司也为数众多。办公类商品与生产资料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更适合EMS之类的第三方配送。
第二个分类尺度是各公司如何购买商品(How
they buy)。其实,公司购买商品的方法也可以归为两类:(1)按计划购买(SYSTEMATIC
SOURCING);(2)随机购买(SPOT
SOURCING)。所谓按计划购买是指企业按事先签订的供货合同购买。这种合同通常需要企业间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因此注重建立紧密的关系基础、而且合同期也比较长。大部分的原料、零配件商品(例如化工原料)都是通过这种购买方式购买的。而随机性购买则无需双方有任何紧密的联系,注重交易本身甚于注重关系,合同通常为短期。这种购买通常都是匿名(Anonymous)或可以匿名进行的。国际上石油、钢铁多数是通过这种机制进行交易的。
根据上面两个尺度,科普兰—萨尼矩阵把B2B电子商务归为四类。参见下表:

美林(Merrill
Lynch)模式
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提出了另外一种分类方法。他们认为新近产生的“造市商(Market
Maker)”类B2B电子商务经营者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表—2是美林证券对造市商类B2B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
表-2
造市商类B2B电子商务模式
造市商类型 |
产品目录式 |
拍卖式 |
交易所式 |
社区式 |
描述 |
从不同类别供应商手中采购多品种商品。
为卖方提供低成本的销售渠道。
为买方提供“一点”购物(one
stop)的方便。 |
提供销售特殊商品的渠道,例如多余的存货、二手设备、可翻新产品等。 |
一般为按行业细分的“大宗商品”(例如农产品)交易市场。
|
通过提供行业专门信息,和业内专家组构成的社区式服务吸引目标客户群。 |
定价方法 |
稳定的事先定价。支持卖方和买方单独订立合同。 |
动态定价。支持正向拍卖或逆向拍卖
(Reverse
Auction)。 |
动态定价。类似证券交易的撮合机制。 |
无常规定价方法。可在方便情况下任选前面三种方法之一。 |
买方利益 |
节约采购及存货成本。扩大供货渠道,方便从价格、质量、服务等多角度对比不同供货方产品。 |
帮助买方更为方便的找到所寻特殊商品和服务。获得更广泛的选择余地。 |
提供最快捷、最方便、规范化的交易。 |
提供行业内产品及服务的专业信息,及专家社区服务。 |
卖方利益 |
节约销售费用,扩大客户范围,增加收入渠道与客户满意度。 |
吸引更多人出价,从而以更高价格卖出。同时增加存货流转率。 |
通过交易市场提供的价格信号来削减过量存货。 |
提供高度集中的客户群。 |
收入源泉 |
1)销售额提成。
2)向供货商收取加入列表的费用。
3)向供货商收取额外广告费。 |
1)销售额提成。
2)供货商收取加入列表的费用。
3)向供货商收取额外广告费。 |
1)销售额提成。
2)收取会员费(席位费)。 |
1)供货商收取额外广告费。
2)同其他造市商分享利润。
3)会员费。
4)赞助费。 |
美林模式是与科普兰—萨尼的分类矩阵完全不同的分类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更深层次的理解B2B电子商务的意义。
产品目录式B2B电子商务
美林认为,产品目录式电子商务产生价值的根源在于将高度分散市场中的需求方与供给方聚集到一起,提供“一店(点)买全”的服务。在美国,从事这种业务的网站有Sciquest、Chemdes、Ariba、CommerceOne等。他们的基本工作是将纸面印制的商品目录数字化,并提供查询功能。这种服务为用户带来的收益有:(1)节约搜集、处理相关材料的时间。(2)信息及时更新。(3)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比较信息。
拍卖式B2B电子商务
拍卖式B2B电子商务为买卖双方带来的主要好处也在于提供更多的选择与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国外拍卖网站的商品不仅限于稀有、特殊商品,更扩展到冗余存货、二手设备等等。
交易所式B2B电子商务
交易所式B2B电子商务网站通常是大宗商品的交易。在美国,目前主要有天然气、电力、通讯带宽等。例如提供天然气交易的Altra、提供电力交易的Enermetrix,提供带宽交易的Arbinet等等。交易所式电子商务网站的成功都取决于能否放大交易量,最大贡献在于价格发现。
社区式B2B电子商务
美林证券对于“社区”式B2B电子商务网站的理解是:通过提供行业新闻、评论、市场信息、工作机会、在线聊天、公告板以及专家服务等方式,吸引特定行业的买卖双方。主要收入来源为广告费、赞助费与会员费,其次才是交易提成。
摩根斯坦利添惠(MORGAN STANLEY DEAN WITTER)模式
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添惠从另一种角度也将B2B电子商务分为四类,分别是:
买方市场(Buyer
Managed)
摩根斯坦利添惠认为,大买方可以自行建立以其自身为主的交易场所;若干中小型买方组织的联盟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模式。此类网站大多数是由买方管理具有一定专有性质的封闭系统,跟最初的EDI系统差别不大。但也有一些是开放的、欢迎其他买方加入的,例如通用汽车、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等几家汽车公司的网站。
卖方市场(Supplier
Managed)
摩根斯坦利添惠认为,当供给市场为少数大的供给企业或中间商占有时,可能形成卖方B2B市场。例如Works.com
和Grainger.com。卖方建立这种市场的目的是避免小买方联合起来,构造若干买方市场与其抗衡。
分销商/造市商(Distributors/Market
Makers)

这类B2B电子商务企业独立于买卖双方之外,通常是由风险资本支持,靠创新者建立运营。这类网站可以按具体交易方式的不同来细分,例如拍卖等等。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交易提成。
内容管理商(Content
Aggregators)B2B电子商务
在摩根斯坦利添惠的定义中,“内容管理商”是指建立并管理多门类交易窗口,并提供商品目录服务的B2B电子商务网站。实际上就是美林证券目录式与社区式的结合。摩根斯坦利添惠认为,这种B2B电子商务模式通过提供商品目录的工作,在部分行业中可以创造很高的价值。
(三)电子商务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电子商务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经济活动和社会环境。由于电子商务是在90年代早期出现万维网(World Wide Web)和浏览器(Web
Browser)和全球电信部门进行自由化改革以及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加速的情况下产生的,可以说电子商务从产生一开始就与管理制度的改革和技术创新同步,进而从整体上推动了经济和社会运行方式的变革,成为推动未来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从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将电子商务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初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子商务从根本上改变了市场。电子商务改变了进行商务活动的方式,它不仅取代了传统的中介功能,而且创造了新产品和新市场,它在企业与企业和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远比过去更加密切的新型关系。同时,也为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
第二,电子商务大大提高了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企业、家庭和个人可以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电子商务平台相连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寻找自己的需要,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商业交易的能力,使得任何商业环节的潜力都得到了发挥,拆除了经济和地理的限制。
第三,电子商务是商业组织变革的催化剂,电子商务既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创造了竞争威胁。电子商务促进了商业流程的简化,组织层次的扁平化,人员的终身学习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同时,它改变了工作的组织方式,知识传播、扩散及人们在不同的就业场所能够分享知识和信息,产生了互动合作的新型关系,工作更加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许多电子商务的怀疑主义者认为,电子商务可能只不过是企业或者零售商的又一种销售渠道,而不是一种具有极大优势的新商务模式。但是,这种看法正在受到实践的挑战。电子商务在近期(2001/02年)与未来(2003/05年)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B2B电子商务的扩张,它至少将占全部电子商务活动的80%。这样看来,B2B电子商务在三个因素方面将起到作用:首先,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对消费者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其次,全面整合企业的供应链和客户管理系统以及相互之间的商务关系;再次,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走向面向更大市场容量的竞争(表—3)。这三个因素相结合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表-3
电子商务开拓国际市场的公司案例
公司 |
商品类型 |
在线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 |
从国际市场获取的收入的比重 |
CDNow |
音乐 |
100 |
35 |
林荫大道唱片公司 |
音乐 |
100 |
33 |
亚马逊书店 |
书籍 |
100 |
26 |
诺贝书店 |
书籍 |
0.50 |
30 |
FastParts |
电子零部件 |
100 |
|
戴尔 |
计算机 |
50 |
20 |
1-800-flowers |
鲜花 |
10 |
15-20 |
Sabre |
旅游 |
67.3 |
17.5 |
E*Trade |
证券经纪业务 |
63 |
2.8 |
资料来源:OECD(1999)。
但是,电子商务是一把双刃剑,尤其对B2B电子商务而言,更是如此,它也为企业带来了无处不在竞争威胁。由于电子商务所恪守的教条是开放性,互联网作为商务平台的普遍使用源自它的非私有的标准和开放性,连接巨大的网络所产生的经济力量更加有助于保持标准的开放。更重要的是,开放性使得商业伙伴和消费者的地位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消费者可以参与产品的设计和创造,消费者具备了生产者的部分职能。1990年,美国一个新产品平均开发的周期为35.5个月,1995年下降到23个月;同时,原来的正常的商业合作者由于得到了更多开放的标准以及具体的技术,从而增加了竞争者的数量。1965年,IBM的竞争对手为2500家,到90年代中期已经增加到了50000家。
第四,电子商务成为改进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电子商务,尤其是B2B电子商务对企业的成本和生产率产生了巨大影响。一般而言,尽管有些网站耗资巨大,但是维持一个网上店面要比一个物理店面容易,因为它可以一直营业,拥有一个全球市场,而且流动成本较低。同时,对于一个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来说,由于只需要维持一个网站而不是多家商店,这样可以避免若干存货,做到零库存管理。可以说,一个网站就是一个全球化的分销网络。从目前的实践看,存货成本水平降低的关键因素是采用即时进货的存货系统并提高预测需求的准确度,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商业周期,因为存货成本降低5%就会有显著的经济影响。存货水平的降低,减少了在经济扩张时期的存货投机,从而大大延长了经济繁荣的长度。一项乐观的研究表明,由于美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占有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的80%,使美国当前的存货降低2500-3500亿美元,约占总量的20-25%,因而是美国经济保持10年长期繁荣的重要因素。
同时,电子商务大幅度地提高销售过程的效率。电子商务所提供的电子界面使企业可以高效地核对订单是否正确,订单、收据和发票是否相符。这一过程虽然简单,作用并不小。思科(Cisco)公司说,在没有采用电子商务之前,它们的订单四分之一是有错误的,而使用了电子商务使思科订单的错误率下降了2%,为公司节省支出达到5亿美元。英国电信指出,在线购买商品和服务使得一次交易的处理成本下降了90%,使得公司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直接成本削减了11%。
第五,电子商务的一系列应用提高了生产率并解释了“生产率悖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9)的一项估算表明,在5个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零售电子商务(B2C)降低成本约为0.5到0.67个百分点。因为这些成本的降低大致反映了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与此相对应,1979-97年西方7国TFP年均增长为0.8%,可见,电子商务带来的生产率增长相当显著。
第六,电子商务改变了时间的相对重要性。时间是衡量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大规模生产是以最低成本进行生产的最快的方式;电子商务通过加速生产循环,允许公司紧密合作,使消费者做买卖而降低了时间的重要性。由于时间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商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结构也相应发生了改变,这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七,电子商务不仅是经济现象,也是社会变革进程的一部分。电子商务有助于一个现代化社会的形成,尤其是在教育、健康和政府服务等领域。
(四)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展望
鉴于电子商务的革命性影响,全球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高速增长和繁荣阶段。国际社会的许多组织和商业研究机构纷纷对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做出预测。据OECD1999年的一份《电子商务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研究报告,到2000-2002年,全球电商务的交易额将达到1545亿美元。见表—4。虽然不同的研究机构按照自己所定义的电子商务预测只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毫无疑问电子商务交易的增长速度将是惊人的,超出了人们可以想象的增长速度。一些国际著名的信息电信研究机构对电子商务发展的预测则更为乐观,如Gartner集团宣布,2004年全球电子商务市场将达到7.3万亿美元;Forrester研究公司预测,到2004年全球电子商务将达到6.8万亿美元;Jupiter媒体监测研究公司预测,到2005年,全球电子商务将实现6.3万亿美元。同时,许多机构也预言,新兴市场的电子商务也将迅猛发展。据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预计,新兴的亚洲市场电子商务市场将由2000年的240亿美元剧增到2005年的4400亿美元。
表-4
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预测展望
单位:百万美元
预测机构 |
1995-97年 |
2000-02年 |
IDC |
1000 |
117000 |
INPUT |
70 |
165000 |
VeriFone |
350 |
65000 |
ActivMedia |
240-400 |
1522000 |
Data Analysis |
2800 |
217900 |
Yankee |
850 |
144000 |
E-land |
450 |
10000 |
EITO |
475 |
262000 |
AEA/AU |
200 |
45000 |
Hambrecht & Quest |
1170 |
23200 |
Forrester |
8000 |
327000 |
Morgan Stanley |
600 |
375000 |
OECD |
725 |
154500 |
数据来源:OECD
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整体构成中,B2B电子商务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欧盟信息社会委员会的巴罗·萨尔曼林(Bror
Salmelin,2000)声称,B2B电子商务是通向信息社会的桥梁和必经之路。加州伯克利大学经济学教授J.
布瑞德福德·迪隆(J.
Bradford DeLong)认为,电子商务的出现就如同工业革命强化人们的肌肉能力一样,将强化人类的脑力和智力,同时,电子商务(E-Commerce)将走向电子企业(E-Business)。更有甚者,一些著名的投资银行家认为,B2C电子商务与B2B电子商务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可同日而语。B2B电子商务带来的好处不会像B2C电子商务那样轻松地被一些类似于亚马逊(Amazon.com)的创始人贝索斯一样的“穷小子”或程序员拿走,其大部分收益将落在大型传统企业或商业组织手中。具有华尔街“信息通信技术皇后之称”的高盛公司的安妮·迈斯纳(Anne
Meisner)指出,当B2B电子商务占全体电子商务交易额的60%的时候,B2C电子商务网站的死亡将非常正常,B2B电子商务才是发展的主流。实际上,B2B电子商务一直受到不同机构的赞许和青睐。见表-5。
表-5
B2B电子商务占全体电子商务的比重
预测机构 |
百分比(%) |
ActivMedia(1996) |
72 |
IDC(1997) |
61 |
Lorentz(1997) |
80 |
Negroponte(1998) |
70 |
Forrester Research(1998) |
84 |
Forrester Research(2001) |
88 |
Piper Jaffray(2001) |
90 |
Price Waterhouse(2002) |
78 |
平均数 |
78 |
实际上,电子商务给不同的行业所带来的机会完全是不同的,不仅向各个产业渗透的顺序不一样,而且各产业所获得的收益也不尽相同。Jupiter公司的研究表明,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生产厂商特别适用于电子商务应用,同时,在未来5年内,计算机/通信设备、食品和饮料、汽车以及配件、制造业设备和原材料、以及建筑物和房地产等五大行业将是未来运用电子商务的重点行业。见表-6。
表-6
电子商务在不同产业的增长预测
单位:10亿美元
产业 |
2000 |
2005 |
计算机/通信设备 |
90 |
1028 |
食品和饮料 |
35 |
863 |
汽车以及配件 |
21 |
660 |
制造业设备和原材料 |
20 |
556 |
建筑物和房地产 |
19 |
528 |
数据来源:Jupiter
Media Metrix(2000)。
当然,Jupiter公司的预测也不是绝对的。许多投资银行对产业电子商务的判断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如高盛公司在2000年4月所进行的一次调查(样本企业为42家大型的公司)中发现,农业、采矿、建筑业使用电子商务的比重是3.5%,制造业为36.9%,交通和公用事业为9.3%,批发业为2.7%,零售业为10.3%,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为30.8%,服务业为3.5%,医疗为1.9%,其他行业为1.1%。因此,他们认为,B2B电子商务在各行业的渗透肯定存在着差异,但是很难预测不同行业电子商务的潜力。见表-7。
表-7
美国不同产业电子商务的总收益:1999-2005
单位:10亿美元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农业、林业和渔业、 |
3.4 |
7.1 |
11.0 |
15.2 |
19.6 |
24.3 |
29.2 |
商业服务 |
7.5 |
15.8 |
24.5 |
33.8 |
52.3 |
90.0 |
111.3 |
化工 |
9.0 |
25.2 |
52.1 |
74.1 |
111.4 |
150.9 |
192.5 |
通信 |
7.7 |
20.2 |
37.7 |
52.0 |
76.1 |
101.7 |
133.3 |
建筑业 |
4.6 |
5.6 |
8.0 |
10.6 |
18.6 |
67.4 |
119.0 |
电子产品以及装备 |
33.4 |
49.5 |
72.4 |
102.9 |
135.3 |
169.7 |
205.6 |
能源:石油、汽油冶炼 |
18.1 |
34.3 |
55.4 |
82.0 |
110.3 |
140.1 |
171.5 |
金融、保险和房地产 |
8.2 |
21.1 |
62.7 |
112.9 |
166.2 |
222.7 |
282.2 |
食品、饮料和烟草 |
1.6 |
7.0 |
7.9 |
8.9 |
22.1 |
45.6 |
78.2 |
政府 |
11.4 |
23.9 |
37.2 |
51.3 |
79.5 |
109.4 |
169.0 |
医疗保健业 |
4.7 |
9.8 |
20.3 |
42.0 |
65.2 |
100.9 |
173.2 |
宾馆和其他膳宿服务业 |
1.2 |
2.5 |
6.8 |
11.5 |
15.5 |
19.8 |
24.2 |
工业装备业 |
3.0 |
7.4 |
23.5 |
40.6 |
58.9 |
83.7 |
107.8 |
仪表以及相关产品 |
1.1 |
2.1 |
7.0 |
16.2 |
26.0 |
36.5 |
47.5 |
法律服务 |
0.7 |
1.5 |
3.1 |
6.4 |
9.9 |
15.3 |
19.3 |
金属业(冶炼和制造) |
7.5 |
26.1 |
43.2 |
58.7 |
86.6 |
119.2 |
153.6 |
汽车以及配件业 |
1.0 |
14.0 |
33.3 |
53.9 |
75.9 |
103.8 |
107.0 |
纸业以及纸制品业 |
0.4 |
2.2 |
7.8 |
13.9 |
20.3 |
27.0 |
34.2 |
印刷出版业 |
1.1 |
2.4 |
4.9 |
12.6 |
20.8 |
32.2 |
41.5 |
橡胶和塑料行业 |
1.9 |
6.5 |
10.8 |
14.7 |
21.7 |
29.9 |
38.5 |
运输业 |
5.2 |
13.5 |
22.4 |
37.7 |
54.0 |
68.1 |
82.9 |
公共事业(电力、天然气和公共卫生保健) |
11.3 |
21.4 |
34.6 |
51.2 |
68.8 |
87.4 |
107.0 |
批发业 |
9.6 |
25.0 |
51.7 |
107.0 |
193.5 |
342.4 |
529.2 |
其他产业 |
24.5 |
51.1 |
105.9 |
164.3 |
282.9 |
467.3 |
571.8 |
总计 |
178 |
395 |
744 |
1,174 |
1,791 |
2,655 |
3,530 |
年增长速度 |
297% |
122% |
88% |
58% |
53% |
48% |
33% |
在线交易百分比 |
1.1% |
2.3% |
4.1% |
6.3% |
9.2% |
13.3% |
17.1% |
资料来源:Goldman
Sachs(2000)。
同时,由于各国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不同,信息化水平的差距,电子商务在未来的发展也将很不平衡。到2004年,全球电子商务将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8.6%,而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省的电子商务都将占国内贸易额的10%以上,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领头雁。见表-8。
表-8
世界各国电子商务交易额预测
单位:10亿美元
地区/国家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4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全部贸易额的比重(%) |
全球 |
657 |
1233.6 |
2231.2 |
3979.7 |
6789.8 |
8.6 |
北美 |
509.3 |
908.6 |
1495.2 |
2339.0 |
3456.4 |
12.8 |
美国 |
488.7 |
864.1 |
1411.3 |
2817.2 |
3189.0 |
13.3 |
加拿大 |
17.4 |
38.0 |
68.0 |
109.6 |
160.3 |
9.2 |
墨西哥 |
3.2 |
6.6 |
15.9 |
42.3 |
107.0 |
8.4 |
亚太地区 |
53.7 |
117.2 |
286.6 |
724.2 |
1649.8 |
8.0 |
日本 |
31.9 |
64.4 |
146.8 |
363.6 |
880.3 |
8.4 |
澳大利亚 |
5.6 |
14.0 |
36.9 |
96.7 |
207.6 |
16.4 |
韩国 |
5.6 |
14.1 |
39.3 |
100.5 |
205.7 |
16.4 |
中国台湾 |
4.1 |
10.7 |
30.0 |
80.6 |
175.8 |
16.4 |
其他国家 |
6.5 |
14.0 |
60.6 |
130.5 |
197.1 |
7.2 |
西欧 |
87.4 |
194.8 |
422.1 |
853.3 |
1533.2 |
6.0 |
德国 |
20.6 |
46.4 |
102.0 |
211.1 |
386.5 |
6.5 |
英国 |
17.2 |
38.5 |
83.2 |
165.6 |
288.8 |
7.1 |
法国 |
9.9 |
22.1 |
49.1 |
104.8 |
206.4 |
5.0 |
意大利 |
7.2 |
15.6 |
33.8 |
71.4 |
142.4 |
4.3 |
荷兰 |
6.5 |
14.4 |
30.7 |
59.5 |
98.3 |
9.2 |
其他国家 |
25.9 |
57.7 |
123.4 |
240.8 |
410.8 |
6.0 |
拉美 |
3.6 |
6.8 |
13.7 |
31.8 |
81.8 |
2.4 |
世界其他地区 |
3.2 |
6.2 |
13.5 |
31.5 |
68.6 |
2.4 |
数据来源:Forrester
Research, Inc. Otc., 2000。
可以预言,这一剧烈且高速的改变已经蕴藏了巨大的财富,电子商务已经被形象地比喻为“全球市场的提款机”。
二、中国B2B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一)B2B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几乎是国际社会同时起步的。与我国因特网市场迅速扩张一样,近两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巨大的市场潜力已经引起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高度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网站已达200多个,拥有员工达5000人以上,1999年电子商务的总交易额达到2亿元,比上年增长了一倍以上。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商务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以开设网站和网上商店为主,基本上属于B2C(企业到消费者)电子商务,B2B电子商务还基本没有开展起来。
从目前的基本现况看,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的特点:
第一,电子商务网站急剧增加,且迅速从沿海向内地、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
第二,网站模式呈现多样化。网上书店、网上商场、网上拍卖等新型模式层出不穷。拍卖网站发展势头更为迅猛。
第三,ICP和ISP等网络服务商开始大举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在几大著名网络服务商中,如网易、搜狐、新浪争先恐后地推出了各自的电子商务网站、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第四,一批企业开始接触电子商务,并尝试针对自身经营特点的电子商务方案。
第五,从1998年由招商银行等开始网上支付试点,但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网上支付、结算与清算系统。支付手段主要是在线支付和货到付款。
(二)中国B2B电子商务的行业应用和地区分布
目前,我国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已取得一定进展。税务系统、金融系统、证券业、药材业、建筑业等开始尝试网上业务的开展。
从税务系统来看,全国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机稽核系统建设已完成第一批京、津、沪、重庆、辽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九省市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机稽核系统,并投入运行;第二批11个省市的系统建设正在进行。网上征税已在江苏、广东等部分省市实现。从金融系统应用来看,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己开展网上银行业务,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已能为网上购物提供支付服务。从证券业应用来看,深圳、上海和北京等地证券公司都在网上建立站点,能提供股市行情信息,上海证券交易系统“上海证券交易之星”能在网上进行证券在线交易。国家内贸局所属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为促进行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初步选择了200家供应商和商业企业结成电子商务联盟。医药行业已经建设了中国金药电子商务网、全国医药技术市场网、全国医药统计网、中国中药材经济信息网等专业网,部分网络已开通使用。中国旅游业电子商务也开始起步,投入商业化使用。其他领域——如建筑业、房地产、远程教育等也开始进入建设阶段。
我国电子商务的地区分布非常不平衡。一些大型的电子商务网站基本上都驻扎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经济发展水平高、收入水平高和基础电信环境良好的地区。从B2C电子商务开始起步,1999年之后逐步进入了B2B电子商务阶段。
但是,从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来看,“有电子无商务”,电子与商务的脱节现象令人担忧。许多网络公司仅仅满足商业炒作的需要;许多产业领导者担心电子商务造成降价的压力,缺乏开发电子商务的积极性;虽然电子商务的认证问题,已经得到了重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华夏、中信、民生银行等12家商业银行共建的金融权威认证(CA)中心系统已进入实施阶段,但是,电子支付、结算和清算体系不统一,各银行发行的各类信用卡无法兼容通兑,严重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同时,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是,许多电子商务应用仅仅是网站,而不是真正的电子商务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重复建设,而且不具备开放性,违背了开展电子商务的初衷。根据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的发展经验,如果不具备真正的电子商务平台,就等于拱手让出了自己的市场。欧洲电子商务发展滞后的现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三)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与预测
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构相信,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是国际范围内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这不仅是因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高速增长,而且因为电子商务蕴含着巨大的改造传统产业的潜力,是开发市场、开辟市场营销渠道以及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1999—2001年,我国电子商务将由起步迈入繁荣的阶段。据信息产业部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估计,从2002年开始,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将步入快速增长的时期。2000年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将达到8亿元,比1999年增长300%;到2002年交易额为100亿元。见表-9和表-10。
表-9
我国互联网发展预测
|
2000年 |
2005年 |
计算机装机台数 |
1600万 |
3600-4000万 |
网络化程度 |
15.2% |
30-40% |
互联网用户数 |
1000-1200万 |
3500-4000万 |
表-10
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预测
|
内联网普及率 |
外联网普及率 |
电子商务普及率 |
|
2000 |
2005 |
2000 |
2005 |
2000 |
2005 |
大中型企业 |
20-30% |
40-50% |
15-20% |
30-40% |
15-20% |
30-40% |
中小企业 |
2-3% |
8-10% |
1-3% |
5-6% |
1-3% |
5-6% |
资料来源:CCID
三、开展B2B电子商务示范工程,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有鉴于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国内电子商务的现状,我们认为,加速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战略问题,成为覆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主线,是保证全方位、宽领域和不断走向深入的开放的重要手段,是加速我国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的龙头。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个加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制高点。据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分析,1998年发达国家31%的生产经营活动部分或全部经由电子商务实现,预计到2003年,这一比重将上升到98%。世界各国都将电子商务战略作为从经济全球化过程获取收益的重要手段。美国已经确立了《电子商务发展框架》,同时,从1996年开始,美国商务部每年都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电子商务高层会议,确定下一步发展的方向。英国内阁1999年建立了一个电子商务特别任务小组,经过一年的研究,这一小组提出到2002年,英国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必须占GDP的4%,尽快改变电子商务发展落后的局面。欧盟信息社会委员会1999年也已经提出了欧洲电子商务的全面规划,其行动日程表是,2000年建成完整的欧盟内部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并创造统一的域名管理系统(顶级域名将以.eu替代);2001年建成公共采购电子商务平台;2000-2002年期间,各国共同努力为中小企业实现电子商务创造良好的电信、支付等环境。电子商务是全球范围内的共同行动。
“十五”期间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速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带动企业信息化过程,而且可以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加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更重要的是,电子商务将是社会进步、小康生活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认为,在“十五”时期,必须树立国家意志,以建立一系列的电子商务示范工程为依托,加快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来源《中国信息年鉴-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