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农村信息化政策研究

付汉东

【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概述】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按照《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的解释,“新农村”的标准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所谓“新农村”应该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5个方面的范畴。“新房舍”就是农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在建设新民居时要加强管理、统一规划、广泛采用节约的新技术。“新设施”就是要完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新环境”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新农民”就是具备现代化素质的农民。“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制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的定义

根据19974月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国家信息化的定义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国家信息化的概念包含了四层含义:一是实现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也要服务于现代化;二是国家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信息化建设;三是各个领域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四是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与安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六个要素。

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就是在国家信息化的统领下,依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围绕县域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广普及和深化各类信息化应用,以经济信息化为切入点,带动和协调政务、文化、社会和党建等领域的信息化,提高县域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支撑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地区发展十分不平衡,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信息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应用推广普及不够,人才队伍缺乏;农村信息化滞后于城市信息化,城乡数字鸿沟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一)农村信息化取得了一定成绩

我国农业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提出了“‘九五’时期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规划”。1996年启动的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工程中包括“金农工程”。2001年,农业部开始实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十五”行动计划》。20037月,信息产业部开始着手部署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指定6家基础电信企业以“分片包干”的方式,承担在未通话行政村实施电信普遍服务的任务。20054月,农业部在全国选择了6个地级、50个县级农业部门试点市县启动了“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工作。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启动“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扩大农业信息化覆盖范围,创新信息传播方式和手段,加大面向“三农”提供信息服务的力度,开创了农业信息工作的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我国农业信息化渐成体系

1.农业信息化工作组织体系逐步完善

截至2004年底全国所有的省份、97%的地()8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设有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67%的农业乡镇设有信息服务站,初步建立从上到下的农业信息化队伍,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信息组织体系。

2.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初具规模

2004年底,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80%左右的地级农业部门和40%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局域网,80%乡镇信息服务站拥有计算机并可实现联网。

3.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各地农业部门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各地出现了百万农民上网工程,信息进村入企、电波入户、信息公告栏、信息大集、农技110等服务模式。

4.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得到了加强

农业信息采集与资源开发渠道日趋完善,信息发布覆盖面逐步扩大。在农业、畜牧、水产、农垦、农机等领域形成近40个比较稳定的信息采集系统,并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

5.电子政务凸显成效

在信息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遍推广应用,农业部门的调控引导、监管服务等政务工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电子政务工作的开展,使农业部门的行政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农村信息化有关政策及工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有二十多个部委出台了有关农村信息化的相关文件。配合政策文件的出台,很多部委开展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工程,主要工程见下表。

6.5  当前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工程

部门

工程名称

信息产业部

——农村通信“村村通”工程

――信息服务业“助农”工程

――邮政“惠农”工程

――农村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工程

――农村信息化教育培训工程

广电总局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农业部

——金农工程

——延伸到县乡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农业门户网站群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阳光工程”)

商务部

——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信福工程)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文化部

——文化信息共享工程

――送书下乡工程

中组部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教育部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卫生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计生委

――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

国土资源部

――金土工程

国家测绘局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交通部

――“通畅工程”

――“通达工程”

中国农村兴业工程组委会

――万村信息扶贫工程

除了国家层面启动的建设工程,各省市也在国家重大建设工程基础上,开展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并已取得可喜的成绩。

【农村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

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各地基于自身特点,探索出一大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的创新推动了当地的信息化应用水平,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区域模式。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出现了不同类别的农业信息化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大典型类型:农民网吧、农技“110”模式、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科技专家大院模式。

2.建设模式。不同投资主体的建设模式,包括国有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专业协会主导型、农民集体主导型、个人筹资型。

3.运营模式。根据不同的运营方式将信息化分为若干模式,主要包括无偿共享型、有偿共享型、交换共享型。

4.推广模式。根据信息发布推广的不同方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电子商务、教育培训、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监测与灾害预防系统建设、专家系统等。

【农村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

国家和省级农业信息化设施建设已有了一定基础,但县、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很多农业部门虽然建立了局域网,但不少地区存在着设备陈旧和应用软件缺乏的问题,同时运行经费等问题也制约着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信息服务的广泛开展和技术设备的充分利用。另外,农村电话普及率、互联网用户比例也远远落后于城市。

(二)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

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薄弱,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的能力不强,二、三产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处在起步阶段,特色产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低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目前我国涉农部委有二十多个,每个部委均有自己的信息化建设系统。从农村基层看,由于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加上基层信息化力量单薄,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农村信息化工作进程缓慢,缺少覆盖全局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和统筹安排。

(四)农村信息资源缺乏分散

农村信息资源表现出较强的地域特征。目前农业部门和涉农部门都拥有各自的信息资源,但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造成信息共享程度低。另外,在信息分类分级、收集渠道和信息应用环境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信息结构不尽合理。

(五)农村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

很多县域经济实力不强,财政收入少,对信息化项目投入严重不足。同时,很多县域没有系统的信息化发展规划,造成信息化投入分散、效益不高和重复建设等情况。

(六)农村信息化人才匮乏

农村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能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员比例很低。加上农村生活水平的制约,农村信息化人才缺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整个过程。另外,广大农民群众的信息化基础素质低也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障碍。

(七)环境差异制约农村信息化建设

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适应当地农业发展的环境。不同区域、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农业结构、不同发展水平等因素,造成农村信息化差异巨大,相互缺乏借鉴,使得各地农村信息化建设成本不同程度地增加。另外,从中央到地方虽然是一个系统,但因为服务层次的变化,造成同一系统不同应用环境:中央、省、地全部依托城市信息化发展,而县、乡(镇)、村基本被隔离在农村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以外。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政策建议】

(一)新农村信息化必须正视城乡二元结构差异

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面对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约束。目前信息技术和应用主要针对城市居民的,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农村和农村信息化要求,而且信息的不对称和农村应用水平的制约,使得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面对城乡差距。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和重点在县域信息化

从上层看,信息资源的整合涉及到农村的所有资源,目前我国二十多个部委有涉农信息,整合起来非常困难,也不是一时能解决的。从下层看,农村信息资源分散,而且受资金和技术制约明显。结合具体国情,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节点在县。通过发展县域信息化,将县域信息统一整合和出口,这是可以做好并且是最为可行的。

(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支撑手段。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依靠国家六大基础通讯运营商的力量,还要结合当地特点,积极探索体制创新,破除体制障碍,整合网络资源,加大地方政府投入,努力形成政府协调、企业实施、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格局,不断提高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四)经济信息化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总抓手

经济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主要包括一、二、三产业信息化和特色产业信息化。通过经济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农村发展的物质文明基础,协调和带动农村的政务、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信息化。

(五)电子政务是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捷径

政务信息化主要指县、乡基层政府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平台,集约建设面向基层和“三农”的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具体内容包括建设县域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县乡政府办公自动化、县域政府门户网站及各种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应用系统、农村基层管理信息系统和党建信息系统等。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加快形成农村地区电子政务网络平台,重点支撑县域的综合改革,加强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促进党的建设等。

(六)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应以公共财政为主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因为规模小、投资分散,中央和省难于直接操作,需要依靠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去落实。可以考虑采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的办法,中央政府下拨资金专款专用,而且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必须追加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资金分摊的具体办法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状况在实践中逐步摸索。信息化建设资金以公共财政为主,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建议对信息进行分级分类,确定不同级别信息资源的共享方式:无偿共享、有偿共享、交换共享、知识产权形式共享等。

(七)新农村建设要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培养

信息化人才是信息化成功之本和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想搞好农村信息化工作,必须把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当前,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应该是:

1.加强县域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公务员的信息化意识和技能;加强引进信息化专业人才,充实信息化专业队伍。

2.加强经济和社会领域骨干人员信息化技能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组织制定农村信息员岗位规范和要求。通过农广校远程教育培训、在线培训和省、地(市)、县逐级培训等形式,对各级信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制定激励城市人才和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的措施。

3.开展对全体农民的信息化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县域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要充分利用行政、公益和市场化的机制,形成丰富多彩的培训体系。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形式,加大传播覆盖面,快捷有效地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使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走进千家万户。

(作者单位:北京国研网信息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信息年鉴-2007》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