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鸿沟报告2008

国家信息中心 “中国数字鸿沟研究”课题组

【前言】

所谓数字鸿沟,是指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拥有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数字鸿沟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信息化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将对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日益成为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难题。

准确测量、客观描述数字鸿沟的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是客观评价政策效果、提出正确应对策略的前提和基础。国家信息中心从2005年起组织“中国数字鸿沟研究”课题组,对中国数字鸿沟现状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本报告是第四份关于中国数字鸿沟问题的年度报告。

本报告继承了前此报告主体框架、内容和方法,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进展进行了调整和充实。

1.在考察内容方面,重点考察城乡数字鸿沟、地区数字鸿沟和性别数字鸿沟,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数字鸿沟总水平测评。鉴于区域数字鸿沟是地区数字鸿沟的表现,而教育数字鸿沟很大程度上是原因而非结果,所以本报告对这两类数字鸿沟不再进行单独反映。

2.在考察变量方面,主要以互联网、计算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彩色电视机的普及应用为依据。

3.在测算方法方面,继续采用“相对差距综合指数法”计算“数字鸿沟指数(DDIDigital Divide Index)”[1]

数字鸿沟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客观反映,其形成原因、作用机理相当复杂。鉴于人们对其内在规律的认识还刚刚开始,国际上对于数字鸿沟的测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尚没有形成有公信力的方法或报告。本报告本着数据完整、理论通用、内涵直观的原则,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不足之处希望能得到各方反馈和斧正。

【总体概况】

(一)信息技术扩散进入快速扩张期

按照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新技术的扩散总是一开始比较慢,然后当采用者达到一定数量(即“临界数量”)后,扩散过程会突然加快,直到系统中有可能采纳创新的人大部分都已采纳创新,到达饱和点,扩散速度又逐渐放慢,创新采纳者的数量随时间而呈现出“S”形的变化轨迹(即S曲线)。一般来讲,一项新技术在普及率达到10-20%时将进入快速扩散期[2]。按照这一理论,目前中国信息技术扩散已全面进入快速扩张期。

尽管如此,仍有两个原因使得数字鸿沟变化呈现多样性特征。一方面,一项新技术在不同人群中的扩散轨迹不一样,导致数字鸿沟在不同时期表现迥然不同。比如,城市计算机应用已进入快散期,而农村计算机应用还刚刚起步,使得城乡计算机差距长期处在高位。另一方面,特定时期内不同新技术在同一人群内的扩散轨迹也会差别很大,也会使引起数字鸿沟的变化。比如同样在农村,移动、电话、彩电已进入快速扩散中后期,而互联网、计算机还处在起步期,也会带来数字鸿沟变化的不一致。

——互联网:正处在快速扩张初期。

我国互联网实现1亿用户规模大约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2006年互联网普及率首次突破10%(实际为10.5%)后,开始进入快速扩张期,实现第2个亿级用户只用了两年的时间。2007年底全国互联网用户达到2.1亿户,普及率上升到16%。考虑到互联网普及的饱和点在80%左右,我国互联网扩张期还有很长。值得一提的是,现有网民中宽带用户已占到77.8%,宽带用户普及率也已达到12%,也开始进入快速扩张期(参见图6.4)。

 

6.4  2001-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变化及扩散曲线

——计算机:整体处于快速扩张初期,但城乡差别较大。

城市居民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在2001年达到13%以后进入快速扩张期,2007年达到53.8%;而农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到2007年还只有3.7%,离到达快速扩张所需要的临界数量还有较大的距离(参见图6.5)。全国百户家庭计算机拥有量在2003年达到12.1台后,从理论上说也已开始进入快速扩张期,但由于受农村影响,随后几年整体上快速扩张的形势并不是很显著,2006年达到22.1台后快速扩张的趋势得到强化。即便以每个家庭拥有1台计算机作为基本饱和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计算机扩张的空间也非常巨大。

 

6.5  2002-2007年中国城乡计算机扩散曲线[3]

——固定电话:出现低水平上的停滞现象。

我国固定电话到19997月实现第一个用户总量过亿,总共用了约50年的时间。此后进入快速扩散区,2006年总用户36781万户,普及率达到28.1%。按照国际上通常在50-60%达到饱和点的常规,我国目前的普及率水平应该正处于快速扩张区。但2007年出现了用户总量(36545万户)和普及率(27.8%)都比上年下降的现象(参见表6.14、图6.6)。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固定电话普及率都出现了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移动电话的普及造成的,即所谓的“移动替代”。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如北京)移动替代现象在前几年也开始出现了,但全国普及率在如此低的水平上出现下降绝不是用简单的移动替代现象可以解释的。从多数农村地区的相当一部分居民家庭既没有移动电话也没有固定电话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目前在固定电话扩散过程中出现的是虚假“饱和”。造成这一现象的表面原因是“需求间歇”,深层次原因还在于普遍服务原则没有落实,以及由此产生的支付能力与资费水平之间的不适应。

 

6.6  2001-2007年中国固定电话用户变化

——移动电话:正处在快速扩张期

与固定电话的低迷相比,移动电话的快速扩张可谓是如日中天。在2001年首次突破1亿用户、普及率超过10%以后,移动电话开始进入快速扩张区。此后大约每一年半就新增1亿用户,并在2003年首次超过固定电话用户。到2007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47亿用户,普及率达到41.7%(参见表6.14、图6.7)。从国际上看,移动电话的饱和点在100%左右,已经有部分国家达到这一目标,我国部分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已达到或接近这一水平。从全国来看,增长空间仍然很大。

 

6.7  2001-2007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变化

6.14 中国电话用户过亿时间表

 

电话用户总数

用时(年)

固定电话用户

用时(年)

移动电话用户

用时(年)

1亿

1998

49

19997

50.6

20013

 

2亿

20009

1.8

20027

3

200211

1.7

3亿

20019

1

20048

2.1

20045

1.5

4亿

200210

1.1

 

 

20062

1.8

5亿

20039

0.9

 

 

20076

1.3

6亿

20046

0.8

 

 

 

 

7亿

20056

1

 

 

 

 

8亿

20068

1.2

 

 

 

 

9亿

200710

1.2

 

 

 

 

 资料来源:根据原信息产业部有关数据计算。

(二)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

2007年底,全国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2.1亿人,比上年增长53%;城市家庭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达到53.8台,比上年增长14%;全国固定电话总用户达到36545万户,比上年减少236万户(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总体用户下降);移动电话总用户达到46108万户,比上年增长17%。与此同时,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关注数字鸿沟问题已基本形成共识,电话、电视村村通工程继续推进,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渐成热潮,这些都对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总体来看,城乡、地区间数字鸿沟仍很突出,依然是困扰中国信息化发展的重大难题。

2007年中国数字鸿沟总指数为0.46,表明仍然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从变化趋势看,中国数字鸿沟总指数继续呈下降趋势。2002-2007年,中国数字鸿沟缩小了19%

 

6.8   2002-2007年中国数字鸿沟总指数变化

2007年中国城乡数字鸿沟指数为0.64,表明城乡之间仍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总体上看,城乡数字鸿沟呈稳步缩小态势,2002-2007年缩小了13.5%左右。

2007年中国地区数字鸿沟指数为0.53,表明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2002-2007年,地区间数字鸿沟缩小了10.2%

2007年,中国性别数字鸿沟指数为0.20,比上年继续缩小。2002-2007年,性别间数字鸿沟缩小了47%。总体上看,性别数字鸿沟已不是十分明显,与发达国家情况基本相似。

【城乡数字鸿沟】

城乡数字鸿沟是指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拥有和使用信息技术方面的差距。

城乡数字鸿沟总指数是反映城乡数字鸿沟水平的主要指标,代表城乡数字鸿沟的大小,由城乡互联网、计算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彩色电视普及率五个相对差距指数构成。其中互联网、计算机、彩电各占1/4权重,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各占1/8权重。

为适应对比分析需要,在进行城乡数字鸿沟分析时,同时测算了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但在合成城乡数字鸿沟总指数时一律使用相对差距指数。

(一)城乡互联网差距

城乡互联网差距是指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互联网应用方面存在的差距。城乡互联网相对差距指数(城乡DDI-互联网)以城乡居民互联网普及率为考察指标,考察城乡互联网数字鸿沟。

农村网民大幅增加是2007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2007年底,农村网民数量达到5262万人,比上年增长127.7%。一年之内农村网民数量增加了一倍多,也使得城乡互联网差距首次出现明显缩小。

2007年城市网民普及率为27.4%,比上年提高了7.2个百分点,增长了35.8%。农村网民普及率为7.2%,比上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增长了132%

从相对差距看,城市网民普及率是农村网民普及率的3.8倍,与上年6.5倍相比差距缩小了41.5%

从绝对差距看,城市网民普及率高出农村20.2个百分点,比上年增加3.1个百分点,差距比上年拉大了18%

农村网民普及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5%,差距指数为0.55,比上年的0.7缩小了21.4%

城乡之间互联网相对差距指数为0.74,表明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在互联网应用方面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与上年相比,城乡互联差距指数下降了12.9%。在此之前,城乡互联网差距指数一直稳定在0.85左右。

 

6.9  2005-2007年中国城乡网民普及率(%[4]

2007年农村互联网用户规模的大幅扩张,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互联网应用已开始进入快速扩散期,城乡居民对网络的认知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二是近几年各级政府想方设法减轻农民负担,农民收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民支付能力有所增强;三是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及电话、广播电视村通工程等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高了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也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掌握了一定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四是涉农信息资源整合服务开始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了信息对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二)城乡计算机差距

城乡计算机差距是指城乡居民在拥有和使用计算机方面存在的差距。考察指标是城乡居民家庭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城乡计算机相对差距指数(城乡DDI-PC)是用来考察城乡计算机数字鸿沟的主要指标。

2007年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计算机53.8台,比上年增加6.6台,增长14%。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计算机3.7台,比上年增加1台,增长34.8%。城市居民家庭计算机拥有量是农村的14.6倍。

6.10   2002-2007年中国城乡百户家庭计算机拥有量变化(台/百户)[5]

从绝对差距看,2007年城市家庭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比农村多50.1台,比上年高出5.6台。

6.11   2002-2007年中国城乡计算机绝对差距变化(百分点)

从相对差距看,2007年城乡计算机相对差距指数为0.93(农村比城市落后93%),表明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计算机应用上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从变化趋势上看,2002年以来城乡计算机相对差距总体变化不大。

6.12  2002-2007年中国城乡计算机相对差距指数

城乡计算机差距指数居高不下,与城乡计算机扩散所处阶段不同有关。按2006年全国户均人口3.17推算,城市居民计算机普及率(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大约是在2005年开始突破10%2007年达到17%,正处于快速扩散的前期,可以预计今后几年的扩张速度会进一步加快。而农村居民计算机普及率迄今也只有1%左右,还处在早期创新阶段,离快速扩散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这一时期出现城乡计算机差距难以缩小甚至扩大都是可以理解的。

从农村基础条件看,支付能力不足是计算机推广应用面临的最大难点。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元,而目前市场上比较便宜的台式计算机一般也在4000元左右,对大多数农民来讲,用一年的收入去换一台计算机简直是不能想象的。相比之下,目前一台计算机的价格约占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左右,这才有了近几年普及率的较快上升。从这一角度看,要尽快达到提高农村居民计算机普及率的目标,有两个因素可以期待:一是农村收入进一步提高,二是计算机价格的进一步降低。

知识技能欠缺是限制农村计算机推广应用的另一个障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不懂电脑/网络,不具备上网所需技能”一直高居非网民不上网原因的首位。2007年的调查显示,48.9%的非网民不上网是受到知识技能水平的限制,比四年前的37.7%有大幅度的提升。与城市相比,农村居民普遍的受教育水平相对更低,这方面的限制就会更为明显。要快速提高农村计算机普及率并提升应用效果,大规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的培训就显得非常迫切。

(三)城乡固定电话差距

城乡固定电话差距是指城乡居民在拥有和使用固定电话方面存在的差距。城乡固定电话相对差距指数(城乡DDI-固话)以城乡居民固定电话普及率为考察指标,考察城乡固定电话数字鸿沟。

2007年全国固定电话用户数为36544.8万户,比上年减少236.4万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24859.4万户,比上年减少279.3万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11685.5万户,比上年增加43万户。

 

6.13  2001-2007年中国城乡固定电话普及率变化(部/百人)[6]

2007年城市固定电话普及率为41.9%,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也是中国城市电话扩散历史上首次出现普及率下降。如果从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看,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的电话机数量从2005年起就已经开始下降了[7]。出现这一现象可能源于三个原因:一是城市固定电话普及率已超过每家一部电话,到达饱和点后出现“拐点”;二是随着宽带应用,许多家庭撤掉了原来专用于上网使用的专线;三是“移动替代”,即部分城市家庭使用移动电话后不再使用固定电话。

与发达国家固定电话普及率到达60%甚至更高水平才开始下降有所不同,中国城市固定电话普及率在2006年达到43.6%即开始出现下滑。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固定电话扩散在还没有到达理论峰值时就迎来了移动电话快速发展,因此“移动替代”现象相对提前了;二是受支付能力和消费水平制约,多数家庭从节约开支的角度考虑,如果不是必须,不大可能保留多余的固定电话线。

2007年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6.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上升速度明显放慢。与城市固定电话普及率下降的原因有所不同,农村固话普及率增速放慢不能简单地用“移动替代”来解释。2001年农村固话普及率开始达到10%,按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应该有一个大的提升阶段,而实际上扩张增幅最大的20042005年每年也只有1.4个百分点。城市固定电话普及率扩张幅度在2003年达到7.9个百分,2001-2005年平均每年扩张5.6个百分点。换句话说,农村固定电话到了该快速扩张的时候却出现了停滞现象。即使按家庭普及率看,2007年百户家庭拥有固定电话线路也只有51%左右,也就是说刚刚有一半的家庭使用上了固定电话,离每家拥有一部电话(线)的饱和点还差得太远。那么是不是由于移动电话发展阻滞了农村固定电话的扩张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从统计上看,农村移动电话拥有量仍不足城市的一半,远没到达可以替代固定电话的程度。农村的移动电话使用者多是外出务工者,留在家里的多是老人和孩子,对固定电话的需求还是大量存在的。

真正阻碍农村固话普及的原因还是成本太高,或农民支付能力偏低。固定电话费用大体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初装费,一般为120/部。二是月租费,每月15元左右,全年180元。仅此一项,约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三是通话费,2007年全国平均每年固定电话本地通话1780次,按最低话费算约为391.6元;平均每部电话拨出国内长途283分钟,约需话费198.1[8]。仅次两项通话费合计589.7元,约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2%。月租费和通话费加在一起,一部电话的支出合计约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18.5%。当然,实际上农村电话的通话费会少一些(因接入电话不收费,许多农民为节省话费支出就尽量只接电话而少打电话),但仅月租费一项也远远超出了实现普遍服务的标准(资费水平不高于人均收入水平的1%)。近几年各方面关于取消固话月租的呼声很高,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另外,农村通讯基础设施的落后也是固话普及难度大的原因之一。从行政村通电话的比重看,2007年行政村通电话的比重已经达到99.5%,说明村通工程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行政村通电话的比重不代表自然村通电话,更不代表电话线已经通到了各家各户。

 

                         数据来源:原信息产业部历年通信行业统计月报。

6.14  2002-2007年中国农村固话普及率与已通电话行政村比重对比

由于城市固话整体水平开始下降,城乡固话差距呈进一步缩小趋势。

从绝对差距看,2007年城乡固定电话普及率绝对差距为25.8个百分点,比上年减少2个百分点,缩小幅度近8%。从下图可以看出,城乡固定电话绝对差距从2002年的13.1个百分点一路攀升到2005年的27.8个百分点,2006年出现徘徊,2007年首次出现下降。尽管下降的幅度不是很大,但变化趋势已非常明显。城乡固定电话绝对差距缩小,主要原因是城市固定电话接近饱和以及移动替代现象而出现普及率下降。这一变化趋势从农村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的差距变化曲线也可以看出。

6.15  2002-2007年中国城乡固定电话普及率绝对差距变化(百分点)

从相对差距看,2007年城乡固定电话相对差距指数为0.62(即农村落后于城市62%),表明城乡之间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从变化趋势看,城乡相对差距在2004年达到峰值,2006年后开始缩小,两年内差距缩小了近5%。农村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也呈现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

 

6.16  2002-2007年中国城乡固定电话相对差距指数

(四)城乡移动电话差距

城乡移动电话差距是指城乡居民在拥有和使用移动电话方面存在的差距。主要考察指标是城乡居民家庭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城乡移动电话相对差距指数(城乡DDI-移动)是用来考察城乡移动电话数字鸿沟的主要指标。

2007年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65.2[9],比上年增加12.3部,增长8%。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77.8部,比上年增加15.7部,增长25%。城市家庭移动电话普及率是农村的2.1倍。

6.17  2000-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家庭移动电话拥有量变化(部/百户)[10] 

从绝对差距看,2007年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量高出农村87.3部,比上年差距比上年缩小3.5部。绝对差距首次出现缩小,主要是因为农村移动电话扩散正处于加速扩张期,而城市城市移动电话普及已进入扩散中期速度开始放慢。

按户均人口3.17人计算,当年城市移动电话普及率为52%(即每百人拥有52部电话)。国际上一般将移动电话普及的饱和点设定为100%。据此观察,中国城市移动电话扩散已越过快速扩散峰期,扩张速度越过拐点后会调整放缓。同年,农村移动电话普及率约为23.5%,正处于快速扩张的前期。可以预测,今后几年城市移动电话普及扩张幅度会有所减缓,而农村将加速扩张,城乡移动电话差距会逐步缩小。

 

6.18  2000-2007年中国城乡移动电话绝对差距

从相对差距看,2007年城乡移动电话相对差距指数为0.53(即农村落后于城市53%),比上年下降10%。从2002年起,城乡移动电话相对差距指数逐年缩小,表明农村移动电话增长速度快于城市。

 

6.19  2000-2007年中国城乡移动电话相对差距指数变化

(五)城乡电视差距

城乡电视差距是指城乡居民在拥有和使用电视机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城乡彩电相对差距指数(城乡DDI-彩电)”来表示。主要考察指标是城乡居民家庭每百户彩电拥有量。

2007年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量为137.79台,比上年增加0.36台。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94.38台,比上年增加4.95台,增长5.5%。城市家庭彩电拥有量是农村的1.46倍。

6.20  2000-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家庭彩电拥有量变化(部/百户)[11]

从绝对差距看,2007年城市居民百户家庭彩电拥有量高出农村43.4台,比上年减少4.6台,差距缩幅近10%。与2000年相比,城乡彩电绝对差距缩小了36%。城乡彩电差距连年缩小主要是因为城市彩电扩散已接近饱和,扩张幅度明显减缓,而农村彩电扩散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判断彩电扩散的饱和点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2006年城市居民百户家庭彩电拥有量最高的地区是上海,达到183.41/百户,仍比上年增加了4.75台。农村居民百户家庭彩电拥有量最高的也是北京,达到178.83台,比上年增加了12台。从最高地区城乡居民家庭彩电拥有量及全国城乡同一指标变化情况看,尽管扩张幅度(每年增加百分点)有减少趋势,但比毕竟还在增加,说明即使是最发达的地区,城市和农村彩电普及率都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彩电普及率的增长空间显然要大得多。

6.21  2000-2007年中国城乡彩电绝对差距

从相对差距看,2007年城乡彩电相对差距指数为0.32(即农村落后于城市32%),比上年下降8.6%。从2000年起,城乡彩电相对差距指数逐年缩小,表明农村彩电增长速度快于城市。

 

6.22  2000-2007年中国城乡彩电相对差距指数变化

(六)城乡数字鸿沟综合指数

城乡数字鸿沟综合指数(城乡DDI)是由五项城乡信息技术应用相对差距指数加权计算得出的一个合成指标,它反映的是城乡数字鸿沟总体水平。其中互联网、计算机、彩电相对差距的权重分别为1/4,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相对差距指数的权重分别为1/8

测算表明,2007年城乡数字鸿沟总指数为0.65,即农村信息技术应用总体水平落后于城市65%左右,表明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数字鸿沟。

6.23   2002-2007年中国城乡数字鸿沟指数及其变化[12] 

从分类指标看,城乡数字鸿沟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方面,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方面的差距居中,彩电方面的差距最小。

从变化趋势看,城乡数字鸿沟呈缩小趋势,2002-2007年城乡数字鸿沟指数下降了13.5%。由于农村信息技术扩散起动相对较慢,城乡数字鸿沟缩小的速度还不够快。这一情况在2007年有了较大改观,除移动电话因素外,主要得益于这一年农村互联网用户规模出现了大幅度增加。城乡计算机普及率方面的差距近几年没有明显的变化。

【地区数字鸿沟】

地区数字鸿沟是指各地区在拥有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考察对象是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区数字鸿沟总指数(地区DDI)是反映地区数字鸿沟水平的主要指标,代表地区数字鸿沟的大小,由地区互联网、计算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彩电五个相对差距指数构成。在计算地区间考察指标的相对差距指数时,本报告统一使用以各年最低地区普及率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计算。

为更好地反映地区间差异及其变化趋势,本报告还对地区间基尼系数进行了测算。

(一)地区互联网差距

地区互联网差距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在互联网应用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考察指标是互联网普及率。

2007年,全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16%,比上年增加5.5个百分点。在31个省份中,北京互联网普及率最高,达到46.6%;贵州最低,为6%。北京互联网普及率是贵州的7.8倍(2000年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78倍)。

6.24   2007年中国各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分布

从绝对差距看,最低地区普及率与最高地区及全国平均水平间的差距都呈进一步扩大趋势。2007年,最低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落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这一差距水平比2000年(相差1.52个百分点)的6.6倍。绝对差距的扩大是互联网扩散在不同地区间所处阶段差异的表现和结果。2007年已经有26个省份的互联网普及率突破10%,其中有7个省份达到了20%以上,表明先进省份已大多进入快速扩散期,扩张幅度明显提高。而同期最落后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仅为6%,尚未进入快速扩散期,扩张幅度相对较小。这一现象如果用最落后地区与最先进地区进行比较,结果会更加明显。2000年最落后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比最先进地区落后19.91个百分点,到2007年这一差距扩大到40.6个百分点。

 

6.25   2000-2007年中国地区互联网绝对差距变化(百分点)

地区互联网相对差距呈下降趋势。2007年地区互联网相对差距指数(地区DDI-互联网)为0.63(即最低地区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63%),比2000年下降了26.7%(即差距缩小了26.7%)。

6.26  2000-2007年中国地区互联网相对差距指数变化

2007年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基尼系数为0.2930,在上年首次低于人均GDP地区基尼系数的基础上继续下降[13]。基尼系数下降也表明地区互联网差距在进一步缩小。

6.27   2001-2007年中国地区互联网基尼系数变化

(二)地区计算机差距

地区计算机差距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在拥有和使用计算机方面存在的差距。考察指标是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

2007年底,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达到53.8台,比上年增加6.6台,增长14%。在最近的五年中,每一百户城市家庭中约有7家成为新的电脑拥有者。

6.28   2007年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地区分布(台)

受家庭收入、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地区间计算机普及率存在很大的差距。2007年上海城市家庭计算机拥有率最高,每百户居民拥有计算机103.9台;西藏城市家庭电脑拥有率全国最低,每百户居民拥有计算机18.4台;最高地区城市家庭计算机拥有量是最低地区的5.7倍(2000年这一数据为32倍)。与互联网普及率相比,计算机普及率的地区间差距要小得多。

从绝对差距看,2007年每百户拥有计算机量最低地区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35.39台,比上年扩大7.73台,差距扩大了27.9%。由于发达地区计算机应用正处于快速扩张区,导致地区间绝对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2007年地区计算机绝对差距是2000年的4.1倍。如果拿最低地区与最高地区进行比较,则地区间计算机绝对差距还要大得多,2007年最高地区比最低地区高出85.52台。

 

6.29   2000-2007年地区计算机绝对差距

从相对差距看,2007年地区计算机拥有量相对差距指数(地区DDI-计算机)为0.66,即最低地区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59%,表明地区间计算机应用存在明显数字鸿沟。从变化趋势看,近几年地区计算距相对差距缩小幅度不明显,近两年还有所扩大,表明发达地计算机应正处在快速扩张期而落后地区扩张速度不快。

6.30  2000-2007年中国地区计算机相对差距指数变化

2007年城市家庭计算机普及率的地区基尼系数为0.1997,比上年下降约10%,比2000年下降近46%。总体上看,城市计算机普及应用的地区间差异呈逐年缩小趋势。

 

6.31  2001-2007年中国地区计算机基尼系数变化

(三)地区固定电话差距

地区固定电话差距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在拥有和使用固定电话方面存在的差距。考察指标是固定电话普及率。

2007年,全国固定电话普及率为27.8%,比上年降低0.3个百分占点。北京固定电话普及率继续下降,2006年曾将全国第一的位子让给了上海,但2007年由于上海普及率下降更快,北京又重新坐回全国第一的位置(57.8%)。普及率最低的地区仍是贵州,为14%,比上年上升了0.8个百分点。最高地区固定电话普及率是最低地区的4.19倍(2001年这一数据是6.47倍)。

6.32   2007年中国各地区固定电话普及率分布

从绝对差距看,以2004年为分水岭,地区间固定电话差距从不断扩大开始转向逐渐缩小。走在前列的发达地区固定电话普及率已经接近饱和,加上近几年受“移动替代”现象影响,部分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开始出现固定电话普及率出现绝对下降。而同期落后地区固定电话普及率还不高,仍处在上升阶段。因此,地区固定电话绝对差距逐步缩小是一个必然趋势。2007年固定电话普及率最高地区比最低地区高出44个百分点,比上年减少了5.5个百分点;全国固定电话普及率比最低地区高出14个百分点,比上年下降了0.9个百分点。

 

6.33   2001-2007年中国地区固定电话绝对差距变化

从相对差距看,2007年最低地区固定电话普及率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地区固定电话相对差距指数为0.50(即最低地区落后于最高地区50%),比最高峰2004年的0.59下降了15%(即差距缩小了15%)。

 

6.34   2001-2007年中国地区固定电话相对差距变化

2007年我国固定电话的地区基尼系数为0.2024,继续呈下降趋势,也表明地区间固定电话差距在进一步缩小。

 

6.35   2001-2007年中国地区固定电话基尼系数变化

(四)地区移动电话差距

地区移动电话差距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在拥有和使用固定电话方面存在的差距。考察指标是移动电话普及率。

2007年全国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41.6/百人,比上年提高6.3部。北京在继是年成为我国第一个达到每百人拥有百部以上移动电话的地区之后,2007年移动电话普及率(101.1/百人)仍稳居全国第一位,但绝对水平比上年下降了一个百分点。移动电话普及率最低的地区仍为贵州,达22.2%,比上年(17.5%)提高4.7个百分点。最高地区移动电话普及率是最低地区的4.55倍(2002年最高时达到10.1倍)。

6.36   2007年中国各地区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布(%

从绝对差距看,最低地区移动电话普及率与全国平均水平间的差距仍在继续扩大,2007年二者相差19.4个百分点,比上年增加1.6个百分点,差距扩大了9%。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较发达地区其移动电话扩散进入了快速扩张区,导致全国平均的扩张速度比落后地区要快一些。如果用落后地区与最发达地区进行比较则会发现情况已出现明显变化:最低地区与最高地区间的差距从2001年的39.9点一路扩大到2005年的85.8点,2006年后便开始下降,到2007年差距缩小到78.9点。出现这一情况是因为:最高地区(北京)已达到移动电话普及率的基本饱和点(100/百人),扩张过程基本结束;而最低地区刚刚进入快速扩张区,扩张速度正处在上升区间。

6.37   2001-2007年中国地区移动电话绝对差距变化

从相对差距看,2007年地区移动电话相对差距指数(地区DDI-移动)为0.78(即最低地区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78%),比差距最大的2002年下降了13%(即差距缩小了13%)。从变化趋势看,相对差距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是在2005年以后(当年最落后地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3%,开始进入快速扩张期)。

6.38   2001-2007年中国地区移动电话相对差距指数变化

2001-2007年,移动电话普及率地区基尼系数从0.3602逐年下降到0.2061,也从另一方面表明地区间移动电话普及率的差距在逐年缩小。

 

6.39   2001-2007年中国移动电话普及率地区基尼系数

(五)地区电视差距

地区电视差距是指不同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在拥有和使用固定电视机方面存在的差距,用“地区电视相对差距指数(地区DDI-彩电)”来表示。考察指标是城乡居民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

“地区电视相对差距指数(地区DDI-彩电)”由“城市彩电地区间相对差距指数”和“农村彩电地区间相对差距指数”两个指标构成,二者各占1/2权重。

1.城市彩电地区间相对差距指数(地区DDI-城市彩电)

城市彩电地区间相对差距指数(地区DDI-城市彩电)是反映不同地区的城市居民在拥有和使用彩色电视机方面存在的差距,考察指标是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彩电拥有量。

2007年,全国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137.8台,比上年增加0.4台。全国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彩电拥有量在1997年首次突破100台(为100.5台),之后每年仍有不同幅度的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拥有一台以上的彩电。

6.40  2007年中国不同地区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彩电拥有量分布

2007年最高地区(上海)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183.4台,比上年增加4.7台;最低地区为105.3台,比上年增加0.8台。

6.41  2000-2007年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彩电拥有量(台/百户)[14]

从绝对差距看,2007年最低地区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彩电拥有量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32.4台,比上年减少0.4台;最低地区与最高地区比落后78台,比上年增大4台。

 

6.42  2000-2007年中国城市彩电地区间绝对差距变化

从相对差距看,2007年城市彩电地区间相对差距指数(地区DDI-城市彩电)为0.24(表明最落后地区的城市居民在彩电拥有量方面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4%),与上年基本持平。

 

6.43   2000-2007年城市彩电地区间相对差距指数变化

2.农村彩电地区间相对差距指数(地区DDI-农村彩电)

农村彩电地区间相对差距指数(地区DDI-农村彩电)是反映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在拥有和使用彩色电视机方面存在的差距,考察指标是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彩电拥有量。

2007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94.4台,比上年增加5台。2000-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彩电拥有量平均每年增加6.5台,是同期城市居民彩电扩张幅度(+3/年)的2倍多。这也表明城市居民彩电需求逐步趋于饱和,而农村居民彩电需求还存在非常大的空间。

 

6.44  2007年中国不同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彩电拥有量分布

2007年最高地区(上海)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178.8台,比上年增加12台;最低地区为54台,比上年减少3.3台。

 

6.45  2000-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彩电拥有量(台/百户)

从绝对差距看,最低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彩电拥有量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40.4台,比上年增大8.3台;最低地区与最高地区比落后124.8台,比上年增大15.3台。

 

6.46  2000-2007年中国农村彩电地区间绝对差距变化

从相对差距看,2007年农村彩电地区间相对差距指数(地区DDI-农村彩电)为0.43(表明最落后地区的农村居民在彩电拥有量方面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3%),比上年增长19%(即差距扩大了19%)。

 

6.47  2000-2007年中国农村彩电地区间相对差距指数变化

3.地区电视相对差距指数(地区DDI-彩电)

地区电视相对差距指数(地区DDI-彩电)是反映不同地区城乡居民在拥有和使用电视方面存在差距的主要指标,由“地区DDI-城市彩电”和“地区DDI-农村彩电”两个指标合成(权重分别为1/2)。

2007年地区电视相对差距指数为0.33(表明最低地区城乡居民在彩电拥有量方面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33%),比上年上升10%(即差距扩大10%)。

 

6.48  2000-2007年中国地区电视相对差距指数变化

从变化趋势看,2000年以来地区电视相对差距指数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最低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间的差距7年中缩小了30%。差距缩小主要得益于地区间农村居民在拥有彩电方面差距的缩小(7年中缩小了47%),而同期地区间城市居民在拥有彩电方面的差距实际上还有所扩大(7年中扩大了50%)。

(六)地区数字鸿沟综合指数

地区数字鸿沟缩合指数(地区DDI)是反映不同地区间在拥有和使用主要信息技术产品方面存在差距的缩合性指标,其基本含义是最落后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间的缩合差距。“地区DDI”由互联网(权重1/4)、计算机(权重1/4)、彩电(权重1/4)、固定电话(1/8)、移动电话(1/8)五个地区间相对差距指数构成。

2007年地区数字鸿沟总指数为0.53,即最低地区的信息技术综合利用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53%左右,表明地区之间仍存在着明显的数字鸿沟。

 

6.49   2001-2007年中国地区数字鸿沟指数变化

从分类指标看,地区数字鸿沟在各主要技术应用方面都很大,而计算机方面最为突出(0.66),彩电方面的差距最小(0.33),中间依次是互联网(0.63),固定电话(0.50)、移动电话(0.47)。

从总体变化趋势看,2006年以前地区数字鸿沟呈逐年缩小趋势,2001-2006年地区数字鸿沟指数下降了16%左右。2007年地区间数字鸿沟比上年有所扩大,主要原因是计算机和彩电方面的差距有所扩大。

【性别数字鸿沟】

性别数字鸿沟是指不同性别的人群在拥有和使用信息技术方面的差距。

性别数字鸿沟总指数是反映性别数字鸿沟水平的主要指标,代表性别数字鸿沟的大小。本报告主要用互联网普及率指标来反映性别数字鸿沟状况。

2007年底,我国男性网民总数12012万人,比上年增加4025万人,增长50.4%。男性网民占全国网民比重为57.2%,比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男性网民普及率为17.7%,增长48.7%

2007年底,我国女性网民总数8988万人,比上年增加3275万人,增长57.3%。女性网民占全国网民比重为42.8%,比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女性网民普及率为14.1%,增长55.6%

6.15  2001-2007年中国分性别互联网普及率及其对比变化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男性网民数(万人)

2022

3505

4802

5696

6516

7987

12012

女性网民数(万人)

1348

2405

3148

3704

4584

5713

8988

男性网民普及率(%

3.08

5.3

7.21

8.5

9.7

11.9

17.7

女性网民普及率(%

2.18

3.28

5.02

5.88

7.3

9.0

14.1

绝对差距(百分点)

0.9

2.02

2.19

2.62

2.4

2.9

3.6

相对差距指数

0.29

0.38

0.30

0.31

0.25

0.24

0.20

从变化趋势看,在2006年男性网民普及率达到11.9%、女性网民普及率达到9%后,互联网扩散的速度开始明显加快,2007年分别比上年增加了5.85.1个百分点。

从绝对差距看,2007年男性网民普及率超出女性3.6个百分点,比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总体上看,绝对差距有扩大趋向,但幅度不大。

从相对差距看,2007年性别数字鸿沟指数为0.20(即女性落后于男性20%),比上年进一步缩小。表明女性在互联网应用方面与男性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总体上看性别数字鸿沟不是很大。

从变化趋势上看,在互联网兴起初期,性别数字鸿沟比较明显,1998年男性互联网普及率是女性的5.6倍,数字鸿沟指数一度达到0.82。随着时间的推移,性别间的差距整体上出现缩小趋势。从近几年情况看,2002-2007年性别数字鸿沟共下降了47%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

来源《中国信息年鉴-200
8


[1]具体测算方法见“中国数字鸿沟报告2007”,中国信息年鉴,2007年。

[2]参见[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之《创新的扩散》第4版,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6月第1版。

[3]全国数据根据历年城乡人口比重计算得出。

[4]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年城市、农村网民普及率按城乡人口数及城乡网民数测算。

[5]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6]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测算,其中:城市、农村固定电话用户数来源于原信息产业部历年通信月报数据,城乡人口数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人口数为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本表全部使用当年数据进行测算,测算结果与原信息产业部公布数据略有出入。

[7]2007年中国数字鸿沟报告”,中国信息年鉴,2007年。

[8]本地电话全部按营业区内每次3分钟收费0.22元计算(最低标准);国内长途按0.07/6秒计算。

[9]由于无法得到按城乡划分的移动电话普及率数据,本年度报告仍使用城乡居民每百户拥有的移动电话统计数据。与固定电话有所不同,移动电话机拥有量与移动电话用户数更为接近,以之进行差距比较仍有较高可信度。

[10]资料来源:全国城乡居民家庭每百户移动电话数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全国平均水平数据根据当年城乡人口比重推算。

[11]资料来源:全国城乡居民家庭每百户移动电话数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全国平均水平数据根据当年城乡人口比重推算。

[12]2002-2004年城乡互联网差距指数因缺乏有效数据,统一按2005年实际数据代替。

[13]地区基尼系数计算公式: 为第K变量的地区基尼系数; 为各省变量值占全国总量的份额(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 为各省变量值;n为省区数量。

[14]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