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王颖

【研究背景】

2007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承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委托的《社区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在没有相关政策文件、社会缺乏普遍共识的情况下,这项研究只能从最基本的社区、社区信息化概念入手,参考国外经验,总结国内地方经验,了解中国社区信息化发展现状,确定社区信息化评价主体,梳理街居业务、服务项目,探索社区信息化的基本任务、发展阶段和评价体系框架,然后再聚焦回评价指标体系。

课题组在考察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杭州、深圳、西安、柳州等近10个城市,几十个街道和社区之后,我们发现,社区信息化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应用和效果还不能完全显现出来,很多应用还处于少数社区的探索阶段,因此很难用标准化的指标去衡量非标准化的应用。

经过艰难取舍,我们最终仅保留了20个指标。他们是目前可以测量得到,且具有一定评价意义的指标。我们没有给出指标的权重,并不意味着平均权重,因为那是要留待以后评价时才解决的问题。

2008年,我们对部分城市进行了试调查,结果显示原设计的20个指标是易操作且有实际意义的。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个别指标涉及范围不够清楚,容易产生歧义,问卷设计也有问题,如老旧小区与新小区之间的差别没有显示出来,这会影响对社区信息化建设状况和实际应用效果的正确评价。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改进。

目前,试调查评价工作还没有结束,但有一点却已经显示得很清楚:对以“一区一品”为特色的社区信息化进行统一的指标评价,只能是基础评价。至于创新模式、应用特色等社区信息化建设中最鲜活、最生动的部分,只能采取典型案例法和专项评价法去补充和完善。指标评价、典型案例和专项评价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社区信息化评价体系。我们对评价体系的设计,虽然很不成熟,但已经有了一个框架。希望能够引导社区信息化走出襁褓,成长壮大。

【理论探讨】

(一)社区信息化的现实需求

刚刚从现代工业走来的城市,并不天然具有对高度分散化信息的处理能力。而同时经历商品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中国城市更不具备这种能力。城市面对的共同问题是组织管理的片断化,公共服务提供者民营化、多元化,公共服务对象的个性化和两极分化。一方面是新技术带来的信息爆炸,另一方面却是公共信息的部门垄断、公司垄断和个人垄断。僵硬的科层体制割断了信息自由流动的通道,使城市中汇聚的信息互不流通、互不相容,城市服务与管理呈现出严重的片断化趋势。城市管理处于一种既无完全的组织整合,又无有效信息整合的失控状态,导致城市问题和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如何实现分散化前提下的社会整合:彻底否定科层制,建立完全扁平化的组织?还是照搬西方模式,组织院外压力团体向政府施压,以反映民意?

从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实践来看,中国有自己的组织文化,更有自己的社会传统,任何简单照搬别人的模式都是行不通的。中国城市正塑造着自己独特的治理模式,即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以社区信息平台为聚焦点、全社会合作的共同治理模式。

(二)基本概念

1.社区

民政部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0]23号)中首次明确界定了社区:“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它的管理机构是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社区信息化建设所界定的社区范围与民政部的界定一致,都是指规模调整后的居委会辖区。在社区建设中,有地方把街道办事处改为社区,那仅仅是一种有益的社会实践,还不具有普遍意义。当前,不论是评价工作,还是评价指标设计,社区范围仍沿用居委会辖区。

2.社区信息化

社区信息化,是中国根据自身组织结构特征独创的概念。

西方国家并没有中国市、区、街、居如此完备的组织管理体系,更没有居于政府与公众之间具有宪法授权、发挥中介桥梁作用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发达国家也没有“社区信息化”的概念,与之相对应的内容,表现为以电子政府为核心,融合更多社会资源,建构起面向公民个人的电子公共服务体系。一般以“为民服务”为题含在电子政府门户网站之下。英国叫“便民服务体系”;美国叫“面向公众”;新加坡叫“市民频道-电子公民中心”;德国叫“居住者服务”。面向公众与公民,提供尽可能方便的电子公共服务,是这些国家信息化追求的目标。

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的社区信息化概念涵盖了更广泛的内容。2007年,民政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共同起草的《关于推进社区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了社区信息化的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提高社区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工作效率,促进社区居民自治,沟通社情民意,化解社区矛盾;有利于增强政府科学决策能力,促进跨部门的业务协同,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有效覆盖到社区;有利于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提升社区服务发展水平,改善服务质量,方便居民生活。”如此明确提出满足政府、公众、企业与社会多重需求的社区信息化定位,是现阶段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针对中国信息化发展情况,结合地方实践,民政部与国信办共同界定了社区信息化概念:社区信息化是“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社区信息资源,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过程。”

综上所述,社区信息化包含了这样几个基本涵义:第一,是实现社区基层工作信息化、社区组织活动信息化,加强居民沟通,提高社区自治能力的过程。第二,是由政府主导建设,代表居民和社区利益,促使部委、行业等条条信息与地域性社区信息整合的过程,以支持科学决策、消除信息孤岛,促进信息共享,实现方便居民服务社区的目的。第三,是通过社区信息平台建设,加强社会对话,消除矛盾冲突,提高居民参与能力,实现以居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建设和社会共治。

(三)社区信息化的宏观定位

社区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我国信息化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1.社区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开发利用的基础   

社区信息化对社会信息的开发利用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专业数据库信息更新的重要来源。二是推动公共系统信息联通、应用联动、减少重复劳动、消除信息孤岛、促进基础信息统一的基础力量。三是促进基础数据采集与应用相结合,推动公共信息的社会共享。

2.社区信息化是加快社会建设的手段

十七大报告将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显示了中央把工作立足点定位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方面。

我国城市社会长期以单位为基本社会组织的格局,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冲击下已发生巨大变化。但是,适应新形势的现代社区组织还处在转型过程之中,无论从组织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方面,还是基础设施、管理方式、沟通手段方面,都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快培育、发展现代化的成熟社区,通过多种途径。其中,社区信息化是一个重要的推进手段。

与其他信息化不同,社区信息化与社会建设的关系最为紧密。社区信息化关注与居民个人相关的公共服务,社区信息化着重基层民主建设,推动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居民自主解决矛盾。社区信息化始终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把居民最关心的助老、助残、青少年教育、生命急救等列为首选开发项目,以方便居民生活,体现社会公平,消除社区服务领域里的资源分配不公。

社区信息化在社会建设方面具有的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使他成为促进国家信息化发挥巨大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3.社区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民经济是由生产、消费、交换和分配多个领域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行为、消费需求对生产、交换发挥着巨大的引导作用,进而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及时有效地收集、传递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信息,对于经济高效运转和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社区信息化是新经济时代以科技手段在特定地域内聚拢不同人的不同信息和不同需求的重要基础。

社区信息系统不仅是架在生产者、服务者和消费者之间重要的信息桥梁,还对国家宏观调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他可以反映居民在收入分配、就业、住房、人口流动、价格变化和税收负担等方面的社情民意,可以为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基础的个人信息认证。可以说,我国社区信息化对维护市场秩序,建立个人诚信记录系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4.社区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工作的检验尺度

政务信息化和经济信息化主要是围绕部门、行业展开的,社区信息化则侧重于满足地域性主体需求,推动国家信息化服务落地、信息共享。它的发展程度和应用效果直接反映出国家信息化工作的水平。

社区信息化的服务范围界定在社区居民、驻区单位和社区自治组织等地域性行动主体。作为连接社区居民诉求、驻区单位需求的基层组织——社区,在国家信息化中无疑扮演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正是社区的中介特性,促使电子政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社会服务系统愿意与社区信息系统对接,以完成各系统服务居民和组织的目的。因而社区信息系统也就具有了评价各系统方便居民、服务社区实际效果的能力,成为以小见大、以微知彰,反映国家信息化工作成效的检验尺度。

【地方实践与影响力】

中国城市社区信息化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在没有中央政策文件背景下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基本属于城市地方政府的自主行为。当中央政府忙于12个直接关系居民百姓的政务信息系统[1]建设之时,城市地方政府,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政府,为实现向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开始了自发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工程。尽管各地在认识上并不统一,也不完全,但社区信息化能够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实现区域共建共治新结构,却是一致的看法。

中国城市真正能够促进上下联通、左右联动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就在城市中自发开展起来。不管这个自发建设有多少不足,有多少不合理,但它毕竟启动了城市的治理变革。下面我们只简单举几个实际案例来描述一个这个变革的过程。

(一)优化居务管理、开通居民诉求通道的北京内务社区

2005126日,朝阳门街道第一个社区居民事务办理站在内务社区正式挂牌“开张”。内务社区以居民事务办理站为载体,引入信息技术,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化信息服务系统。凭借这套系统,开通了居民诉求通道,优化了居务管理,减轻了工作负担。

在内务社区信息化系统主菜单上,设有一个居委会工作任务入口,目的是对居委会的各项工作进行流程式管理。居委会受理任务后,点击该入口,录入任务来源,根据任务性质,归入居委会六大块工作中的某一项内,完成任务分类,录入任务内容,选定责任人,谁主办,谁协办;确定完成时限后,系统自动形成《内务社区居委会工作任务单》点击保存或打印,同时启动任务跟踪示警,直观地反应该任务办理情况。任务完成后,录入任务完成情况,填写完成时间进行消单。信息化使居委会纷繁杂乱的工作更条理化、更有章法,更便于跟踪管理。还可以对居委会各主任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

内务社区信息化系统面向社区居民开发了“社区通”居民诉求通道。以往,社区居民的大事小情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办理,即便是找到了,也不知道该提供哪些相关手续。“社区通”开通后,这些问题则迎刃而解。它使居民有了一个非常有效的诉求渠道,可以有效地拉近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居民群众的联系,同时可以有效地促进政府各部门转变职能、改进服务,从而建立起了政府职能部门为民办事的和谐机制。

(二)以数字融合为基础的街道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模式

上海最具典型意义的是卢湾区五里桥街道的试点工作。2002年率先完成试点工作,建立了人口、空间地理、法人、专业数据、社区资源等基础信息库。市信息委全市推广。2006年,五里桥街道对社区事务一口受理系统升级改造,开始一口式受理民政救助,社会保障,医保服务,卫生防疫,文化娱乐,计生、教育培训,城市管理,社区党群,街道管理,议事共治,商业服务等系列服务。成立了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居民提供服务。

广州市越秀区是广州社区信息化推广应用的佼佼者。2001-2002年启动, 2006-2007年进入提高阶段。主要任务集中于普及推广,深化提高,资金投入主要在应用系统的开发。2006年越秀区政府开始建设社区平台,使大塘街道已建成的5万多户人口信息,与公安系统建立起基于迁入迁出、出生死亡人口变更信息的交流,实现从软件到系统的整合。大塘街道社区信息化终于可以为居民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了,其下辖社区居委会的电脑配备率也达到了80%

(三)实现条块结合面向社区的数字政府:深圳市的主动开发战略

2003罗湖区做了深圳市第一个社区信息化的试点项目。20058月,罗湖区信息办、信息中心、区政府有关部门、二个街道和115个社区,陆续安装了新系统: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支撑的业务范围包括:社区组织、党建、公共事务、思想文化、城市管理、计生、治安、社区服务等。提高了街道管理和服务水平,为电子政府搭建了基础平台。

20072月,深圳市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社区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通知》,要求全市推广罗湖区试点社区服务与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成功经验。全市建设统一的社区信息化工作平台。通过社区单点登录,后台整合各类延伸到社区使用的系统,方便居民办事。系统自动生成的固定统计报表,可以减轻基层负担,还为政府决策提供了20多种分析模型。

(四)杭州市西湖区德加社区的数字民主

杭州西湖区德加社区2002年建立社区网站,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新的社区民主管理模式。到现在,居民共发帖子近2万个,涉及主题近3千个,浏览量达80多万人次,上网人数最多的时候,215位居民2378人,共发帖子近两万个,涉及的主题将近三千个,同时在线,最多一天帖子514个,其中绝大多数帖子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德加社区,宽带上网、视频对话、红外线探头、监视器、可视对讲机、紧急呼叫按钮、网上服务,已经成为社区居民的常用词语,相逢不谋面,有事连线谈,也已经成为居民参与社区民主管理的方式之一。

社区网站公布了社区居委会、小区业主委员会、物管公司的电子信箱,和社区服务志愿者的名单和电话,服务投诉电话,对物管公司、便民服务网点、家政劳务中心提供的服务质量进行跟踪监督。通过新的交流形式解决纠纷。德加社区在《社区论坛》中设立了全国第一个“道德评判法庭”,让居民们对社区中发生的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和事件进行评论,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2005年底,社区建立了西湖区“e家人”社区事务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社区资源与市、区、街道网上共享平台。当社区网站依托了政府信息系统之后,社区反映居民诉求,为居民办事的能力更是大大提高了。

(五)三网应用融合方便居民使用的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平台

杭州市2003年通过电信ADSL上网,建起了区、街、居三级联动平台,实现了政务工作的办公自动化。2003年开通了E家人社区事务管理网开通了96345市民呼叫中心。2005年建成社区门户网站,270个社区全部上网,内容包括资讯、服务、论坛、人文历史、热点关注、政务公开、周边商家,事务听政等栏目。2005年开通了拥有社区频道的电视服务网,一个社区一个频道,实现个性化的电视服务。通过三网的应用融合,杭州实现了多种渠道的联动。居民只需打一个电话,他所需要的服务信息就可在后台快速准确地送达目的地。在区、街、社区、企业和居民志愿者的协作下,很快就可解决居民提出的任何需求。

【评价体系研究】

(一)评价目的

1.掌握情况科学决策。通过指标评价、专项评价和典型案例评价,对各社区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摸底调研,摸清基本状况、实际应用和应用效果,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对社区信息化的宏观把握能力,以利于进一步的科学决策和政策引导。

2.典型探路横向交流。通过评价发现典型,由典型探路,促进各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横向交流,推动基层原始创新、学习借鉴和应用创新,促进各地社区信息化在以人为本、服务基层大方向指引下,蓬勃、健康、迅速地发展。方便居民、服务基层是社区信息化立足的根基,更是它持续生存的社会空间。

3.指标引导自我完善。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引导,建立竞争中追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社区信息化方便居民、服务社区,促进国家信息化全面融入社会生活、支撑产业发展、重构和谐社会关系。

(二)发展阶梯模型

6.56 社区信息化发展阶梯模型

1.初级应用阶段的任务

解决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电脑配备和工作文档电子化问题。主要完成社区信息化从无到有的过程。

2.平台建设阶段的任务

推进包括基础设施、平台、网络、软件、社区基础数据库的平台建设;多种服务渠道(呼叫中心、门户网站、数字互动电视、移动通讯等)建设;居委会电子化办公(包括电子台账,工作流程管理等)、社区党建和社区组织的信息化应用;社区联接居民的多种信息通道建设;开始为居民提供信息化服务;为居民搭建联通政府、企业和社区的互动平台。这一阶段主要完成社区平台建设,满足社区自治需求,为扩大社区参与范围,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做好准备。

3.系统对接阶段的任务

实现电子政务系统、商业服务系统等与社区信息平台的对接。实现跨部门的业务流程整合,为居民提供方便、易获得的公共服务。建立上下贯通的政民互动通道和居民诉求通道,让政府和社会公共资源围着居民百姓的需求和诉求转动。实现社区信息系统与社会应急系统、商业服务系统、公共服务系统、公共管理系统的对接,搭建居民参与治理的桥梁,建立居民监督评价机制,培养社区公民意识。这一阶段主要完成系统对接,扩展社区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突出方便居民获得的政府公共服务,建设居民可参与的、突出共同治理理念的信息沟通渠道。

4.应用联动阶段的任务

实现社区信息化跨系统的应用联动。突出的是后台应用流程重组,前台一站式无缝服务让每一个居民以最便利的方式获得最个性化的服务;社区互动平台充分发挥沟通、对话、协调、化解矛盾的功能,保证决策听证制度落到实处,促使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携手解决社区居民的需求和诉求,共建和谐社会。社区信息成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社区服务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共享成为社会共识,建立起社会的共享数据库和统一的经各专业部门认证的共享数据,建立公共信息定期更新、发布制度;形成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商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公众监督、参与和评价机制。这一阶段要基本实现方便居民服务社区的核心目标,完成社区居民向社区公民的转变,以和谐社区建构和谐社会。

5.持续变革阶段的任务

持续提高社区信息服务能力。信息技术与新型社区关系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服务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站式无缝服务成为普遍模式。共享、共治、共同参与成为社区公民文化的主要特征。学习、创新、持续自我发展,成为社区能力建设的核心。这是一个前瞻性的发展阶段,因此不可能有具体的工作任务,只能做一些理论导向。

(三)评价体系框架

6.57 社区信息化评价体系框架

1.社区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后边有专题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2.社区信息化专题评价。专题评价的独特之处不在评价方法,而在于评价内容和评价对象。专题评价对象一般是特殊的项目而不是特定组织。专题评价的内容一般集中于社区信息化中比较关键的节点上。例如社区信息化四级系统、应用软件、服务渠道、社会信息化系统与社区系统的对接、社区基础数据、数据采集与更新、居民应用效果、社区组织应用效果和社会应用效果,等等。因为每个专题项目内容复杂、技术性强、且各地做法百花齐放,不确定因素太多,以目前的实践经验不足以找到合适的标准化指标进行评价。因此采取专题评价法,首先了解基本情况,然后寻找各地具有趋同性的关键点,进行横向对比和专家评价。一般来说,实践当中已经成熟、较有共识且便于测量的内容,应当指标化,列入指标体系,而一些尚在变动发展、不便测量的内容,则采取专题评价。专题评价方法除使用比指标体系更细化的指标外,还可以进行非标准化的定性评价。

3.社区信息化典型案例评价。由于社区信息化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各地有很多独特的创新,已有的指标体系及专题评价并不能涵盖这些内容。因此需要有典型案例评价。典型案例评价与专题评价的区别在于,典型案例的评价对象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项目,所以称作典型,是因为案例的独特性和首创性。一旦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案例出现,就可进入专题评价范围。典型案例评价方法,以调查组深入进行实地调研为主,写出调研报告,最后由专家组集体讨论确定先进典型案例。

评价指标体系的三个部分中,指标体系是基础评价领域,是已经规范化的、在大多数地区可以测量的指标。而专题评价和典型评价,则是生动的、鲜活的创新领域,是非标准化的领域,也是分析社区信息化发展前景最有分量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目前还不能指标化,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在部分专题评价中会发掘出更有价值更有说服力的指标,取代以往的指标。也就是说,我们的指标体系本身是开放的,随实践发展而不断更新、不断调整权重的。但同样我们也应当指出,不论指标体系多么完备,实践的发展总是会走在指标的前面。因此,不论到何时,专题评价和典型案例评价都会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

4.三种评价方法之间的关系

社区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体系中仅仅是其中最小的一部分。却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虽然指标体系所评价的内容缺乏生动性和创新性,但它却是对社区信息化已经规范化了的现状最好的测量。如果我们把专项评价和典型案例评价比作“自选动作”,那么评价指标所测量的就是“规定动作”。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一)指标设计原则

1.导向性。指标选择应能体现政策取向,反映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做法。评价目的不仅在于描述现状,更重要的是体现社区信息化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有利于改进现状,保证社区信息化沿着预期的方向健康发展。

2.简洁性。评价指标宜简不宜繁,关键在于指标的效度。指标内容繁简适中,在保证评价结果客观的前提下,去掉一些对结果影响甚微的内容,尽可能简化。

3.差异性。每个指标要内涵清晰、相对独立、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同级指标应尽量不重叠,相关度小,不存在因果关系。

4.可行性。指标应符合社区信息化的实际水平,有稳定的数据来源,易于操作,且具有可测量性。指标范围要小,不涉及过多相关知识,应确保被选择的评价指标简单、实用,评价结果他人可以按照同样的标准验证。

5.开放性。开放性又称为前瞻性或可扩充性,它要求既要考虑到目前的社会实践和技术水平,也要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所预见,使指标体系能够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实践的变化而不断进行扩充和完善。

(二)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社区信息化强调以人为本、服务基层的理念。因此在社区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中,既有针对不同评价对象区分的评价指标,也有整合了所有被评价主体的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指标体系就是由下面这些系统的、具有紧密联系的、反映所有评价对象的、指标间存在紧密联系的一整套指标构成。

6.58 社区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评价指标体系因评价对象不同而分为:居委会、街道和市、区政府。

市、区级政府评价指标侧重基础投入和环境建设,期望通过评价,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改善社区信息化的建设环境,推进社区信息化持续发展。

街道评价指标侧重信息化应用角度,希望通过街道这个政民之间的桥梁,让社区信息化联通政府,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可达性,方便居民百姓。

社区居委会评价指标,主要检测社区信息系统对社区自治工作的支撑作用和方便居民使用的情况。目前的侧重点是减负、增效、便民的程度和感受。

以上三类评价指标构成的体系,能够从整体上评价城市社区信息化工作情况,实现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

(三)评价模型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按照一级指标间的关系设计了下面的模型。期望显示出一级指标的设计思想。

 

6.59 社区信息化评价模型

模型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社区信息化基础,反映社区组织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包括计算机配备、网络互联、系统安全、服务渠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素质。第二部分为社区信息化应用,反映社区组织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业务当中。包括对基础业务、电子化办公和基础数据应用的评价。第三部分是社区信息化效果,反应各项应用对提高社区组织办事效率,方便居民生活所起到的作用。第四部分是与政府支持力度相关的信息化环境,主要包括与社区信息化相关的政策、组织和资金保障,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区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应用和效果。

基础和应用模块是社区信息化指标体系模型的主要构成部分,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环境模块是对包括政策、组织和资金保障在内的社会大环境的描述。效果模块反映居民、社区组织对社区信息化的利用情况和主观感受。四个模块之间存在关联。基础与应用模块依赖于环境模块,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相应的经济社会效果,经济社会效果又反过来影响环境、改善环境,进而产生更大的效果。

(四)评价指标设计

6.16 社区信息化评价指标设计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1

信息化

基础

计算机终端

社区计算机终端数量

2

网络基础

社区能联接上网的计算机数量

3

系统安全

社区没有采取任何有效安全措施的裸机数量

4

服务渠道

面向居民的市、区级信息化服务渠道种类

5

社区沟通居民的服务方式

6

社区工作人员素质

会使用计算机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数量

7

信息化

应用

社区基础工作

社区办公自动化应用种类

8

面向居民的公共服务

社区(街道)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居民提供的生活服务种类

9

利用信息化手段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种类

10

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公共服务实现联动的部门

11

社区基础数据

社区已有基础数据种类

12

已采集数据的社区人口数量

13

信息化

效果

居民利用率

居民对社区信息化服务渠道的利用人次

14

社区网上互动栏目的居民点击数

15

社区满意度

居委会对上级推进社区信息化工作的满意度

16

信息化

环境

组织保障

负责社区信息化工作的市、区最高领导职务

17

负责社区信息化的市、区级专门机构

18

政策保障

社区信息化规划

19

支持社区信息化的政策文件

20

资金保障

5年内政府财政对社区居委会信息化的累计投资额

试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涉及效果的指标一般需要进行专项调研和评价,因为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还不普遍,网络建设还不完整,应用效果还没有显现出来。只有进行3-5年以上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地方,才能通过典型调查或专项调查,反映出该社区信息化的实际效果。这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

来源《中国信息年鉴-2007》

 

[1]指“十二金”工程。如“金盾”工程是公安系统信息化,“金税”工程是税务部门信息化等。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