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信息网络环境下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防范策略

吕欣

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克服了地域的阻碍,缩短了时空,有力地推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进程日益加深,金融的地域边界越来越模糊,开放程度愈加深入,已成为包括银行金融和非银行金融、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等众多子系统,并直接涉及经济与社会、财富与资源、内政与外交等方方面面,增加了完善金融体系和金融风险的系统性、国际性和复杂性。

【全球信息网络环境下金融风险的新特征】

近年来,金融风险的不断加剧和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以及破坏性的增强使人们对金融体系本身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金融恐慌。金融风险之所以会频繁演变成危机并产生前所未有的破坏性,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信息化正越来越多地渗透到金融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缩短了金融活动的时间,扩大了金融活动的空间,使金融活动单位时间内包含的信息量增大,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增多。全球信息网络环境下,传统监管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科学决策的要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指出,需要用系统学和复杂性科学的范式和方法研究金融问题。从系统学角度研究金融体系,是将金融体系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复杂系统具有自组织、演化以及自适应环境变化这些自然过程的特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活动的迅速扩张和全球金融的紧密结合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加之,金融体系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复杂巨系统,金融对经济的微观、宏观等各个层面产生了更大、更积极的影响,其中枢神经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将金融看作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加以研究,分析全球信息网络环境下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和非线性系统学特征。这些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金融市场的国别边界日益模糊,全球性交易网络形成。信息网络化实现了金融资产数字化和金融业务的自动化、网络化,大大提高了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和规模,世界主要经济体作为或大或小的节点,链接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全球网络。国际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高度关联,世界经济虚拟化达到了空前的深度。

第二,全球信息网络环境下使得混业经营逐渐代替分业经营,非银行金融机构迅猛发展。为了满足全球化条件下投资者对“金融超市”的强烈需求,提高本国的金融产业竞争力,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用“金融控股公司”取代“银行控股公司”,混业经营逐渐成为主流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与此同时,对冲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了非常大的成长空间,规模数以万亿美元,成为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力量。

第三,全球信息网络技术极大地推动了金融产品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品的快速发展。衍生工具的运用,使得交易双方、规则制定者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透明度降低。各种金融衍生工具设计的初衷在于分散风险,但如果被用于投机则只能放大和增加风险。在由金融衍生品构成的这一“混沌”系统中,风险因素相互作用且对初始条件高度敏感,只要有一个节点的风险被触发,整个系统的风险就可能发散性地向外传递,这也使得金融监管及其国际协调难度加大、紧迫性更强。

第四,加深了金融信用风险。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可以看出,信用风险具有传染性,一家金融企业的信用风险可能蔓延成整个资金链上的信用风险之灾。有研究表明,当今网络舆论在一定程度能使这类信用风险的传递速度呈现非线性增长,从而引起人们在心理上的担心和恐慌。

第五,不同金融系统之间网络连接的不断增强,使得金融风险从一个部门传导到另一个部门变得非常便利,从而增大了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在金融系统内部,一个极小的脆弱性因素扰动就可能致使某个子系统崩溃,进而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最后导致更大金融上层系统的崩溃,这就是复杂巨系统的涌现特性。

第六,金融风险传递的灾害放大特征。任何一种风险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更大范围内金融风险传播。网络环境下的金融交易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难管理性,造成了金融市场大量投机和炒作行为的存在,任何外部冲击和风险都可能瞬间广泛扩散,导致全球市场的动荡,金融操作风险成倍增加。

第七,金融风险一旦形成,金融危机的易发性、联动性与破坏性就会越来越强。从金融危机的演变看,全球信息网络环境下的金融危机通常具有如下特征,即:①频繁性:据世界银行统计,20世纪80年代共发生45起系统性的重大银行危机,90年代重大银行危机增至63起,增幅超过60%。②并发性: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经常同时发生。③溢出性:危机形成传染效应。④潜伏性和突发性并存。

第八,金融危机的难预测性。金融危机的难预测性表现在金融系统本身结构的复杂性、非线性,传统的分析和预测方法不再适应。

【全球信息网络环境下防范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

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金融业迅速信息化,金融活动得以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的发展。各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全面掌握和综合处理各种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降低人为风险。可以说,金融信息化是金融发展的一把“双刃剑”,如何发挥信息化的优势,解决信息化中出现的问题是现代金融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更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完善金融体系,防范金融风险。全球信息网络环境下完善金融体系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一)推进信息公开,完善金融信息披露制度

第一,当前政府科学决策的主要特征是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网络的优势,推进金融信息披露,保证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第二,进一步细化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信息;深化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月度披露机制,深化证券投资机构持有证券的信息披露;定期向公众公布主权投资基金、外汇储备投资运用状况。

第三,借助“金信”工程的统计信息功能、“金宏”工程的宏观经济信息以及电子政务外网工程的面向公众服务的功能,逐步完善金融征信体系,有效防范金融信用风险。

(二)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提升金融安全预警能力

第一,坚持严格、持续的金融监管理念,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优化监管目标,立足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现实,加强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协调合作,确保实现金融监管的总目标。

第二,严控大规模跨境资本套利行为引发的金融风险。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国际资本套利活动的目标。应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协调、合作,严密监测国际游资活动,严防国际游资大进大出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三,实施金融宏观预警基线设计。通过动态描述、监控和预测,建立综合的金融预警制度,确立金融预警基线,更好地把握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预见性。

(三)健全金融信息保障体系,提高金融信息保障能力

第一,建立金融信息风险数据库。金融体系本身是数据的世界,无论是精算表、资产负债表,还是个人信用记录、纳税记录都离不开数据。完整广泛的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使金融风险的测定更为有效。

第二,完善金融电子身份管理制度。为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用户管理成本,提高金融交易的安全性,需建立健全金融用户电子身份管理。将电子身份认证、目录服务、自动配置和用户与访问管理等技术捆绑,有助于降低金融企业管理费用、增加安全性和保护用户隐私,防范金融操作风险。

第三,加快建设金融信息化人才队伍。努力建设一支专业扎实、实战经验丰富、正直敬业的金融人才队伍;提高金融行业和领域信息化管理水平,保证信息安全,提高金融行业信息后援能力。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来源:《中国信息年鉴-2010》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