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杨培芳

“ 十五”期间, 信产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推行了实现电信普遍服务的“村通工程”计划。计划要求,到2005 年年底实现95%的行政村至少有两部电话, 结果已经实现了97%。然而, 现在看来, 仅仅满足于一个村通两部电话还是不够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素质, 需要信息化的支持。因此。国家制定了“十一五”期间实现农村信息化的更高目标。

发展农村通信, 缩小数字鸿沟

进一步发展农村通信, 缩小数字鸿沟, 就是在实现的电信普遍服务、村通工程的基础上, 进一步深入拓展农村通信普及的广度和深度, 同时推进信息化。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思想认识。有人认为, 农村经济比较落后, 已经有了一个村通电话的工程就够了, 搞高级的信息服务可能现在还谈不上。这里面有一个传统经济的误区, 认为只有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才有发展高新技术的市场条件,而在西部或者是农村, 没有必要推广这样的高新技术。甚至有人用工业社会的梯度经济理论分析, 认为把新技术发展到农村去, 是不可行的。

美国的经济要比中国发达得多, 但是, 现在美国人使用的手机还没有中国人使用的那么时髦, 还有不少美国人在使用俗称为“大哥大”第一代的模拟手机。通信方面, 中国有后发优势, 跨越了几个阶段。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呢, 是因为信息经济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工业经济的新经济体系。发展信息通信所消耗的基础资源主要是集成电路、光导纤维,这两种材料来源于沙子, 而沙子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物资, 用得越多, 成本越低, 使大家都能用得起电信、信息技术和业务。

从使用价值看, 解决了生存问题的农村地区,人们需要交流, 需要让外界知道他们的产品及当地的资源, 包括旅游资源, 使他们的产品和资源产生价值。可见, 在农村发展信息化, 使用价值是非常可观的。

联合国组织曾经在非洲的边远地区做过调查,结果发现, 在有些不发达国家的边远地区, 如果使用高级的电信和信息服务, 比如远程教育、远程医疗, 比在城市的使用价值大。中国也是这样, 中国很多边远地方的人得了病, 缺医少药, 把牛羊卖掉、把房子卖掉, 到城里看病。靠信息化有了远程医疗, 必然会节省农村地区群众大量的医疗费开支。在农村地区发展信息通信, 是缩小数字鸿沟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选准切入点, 推进农业信息化

解决三农问题应该与时俱进, 以信息化作为突破口。这在几个方面可以取得非常可观的效果。

第一, 精细农业。原来农业都是粗放式的, 甚至有些地方广种薄收, 现在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 人们可以准确地掌握土地的成分、它的性质, 测定它需要什么肥料; 同时, 可以通过集约化经营, 让专业公司帮助平整土地、施肥、播种、灌溉、收割, 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使得农业更加精细化, 大大提高了效率。实现专业分工, 就必须靠信息化的支持, 必须首先实现农业信息化。

第二, 提高农民素质。农村信息比较闭塞, 教育普及程度低, 让农民普遍接受业余大学教育是很困难的, 周期太长, 学非所需。如果采用信息化手段,让农民通过网络学习, 既可有针对性学到自己所需的知识, 提高自己的素质, 知道了自己该做什么事,并通过网络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 使自己的产品产生价值。

第三, 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问题。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发展很快, 但是基尼系数也比较高。如何通过信息的扩散和流通使得农民更快地掌握信息, 同时增加农民的参政议政能力, 促进农村民主化建设, 是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

加快通信、广播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

农民对互联网、电话通信和广播电视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这三种信息服务在我国农村地区还不够普及, 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2005年末, 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数据显示, 城乡之间网民数量及普及率差异巨大, 我国互联网发展结构性差异明显。乡村网民总规模为1931.4万人, 仅占相应乡村人口的2.6%, 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 是城市网民数量的1/5, 而乡村网民普及率仅是城市网民普及率的1/6。这一水平, 与世界上网民普及率最低的非洲相当。

通信方面, 2005年6月和上年同期相比, 城市固话增长17%, 农村固话增长8%; 2005年6月, 中国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16.4部左右, 城市固定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35.9部, 是农村的2.2倍。

广播电视方面, 经广电总局批准的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数量分别是2 371套和1 254套, 其中面向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分别只有10套和5套, 占全国广播频率和电视节目总数的比例分别是0.42%和0.4%。

2005年底。山西静乐县首开“三网融合”先河,实现互联网、电视网、电信网资源整合, 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全新思路。过去一户农民为了既安电话、又上网、还可看电视, 至少需花费800元接入费,三网合一后, 只需400元即可。可以看出, 三网合一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最理想、最节约的办法, 应该大力推进三网融合的进程。

(来源:《信息网络》2006年第8期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