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汉字输入法呼唤国家标准

蔡吉人 周仲义 魏正耀 王立建 吕述望 

计算机是现代文明的同义词。20 世纪80 年代初,当计算机潮水般涌入我国时,因为汉字难以输入电脑,国内外曾有人惊呼“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汉字必须走拼音化的道路”。为了挽救汉字于生死劫难之中,我国兴起了与医学界攻克癌症的声势相当的“汉字编码热”。

汉字维系着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之根。当中国还远远没有普遍应用计算机的时候,“1983 年8 月,中国南阳一位名叫王永民的奇人创造发明了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我国计算机汉字输入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引自路甬祥主编《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 个瞬间》)。五笔字型突破了汉字输入电脑“速度和效率的瓶颈”,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重大发明,从此,“汉字输入不能与西文相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郑易里)。汉字渡过了一次差点“用拼音代替”的劫难,实现了输入技术的第一次革命。

古老汉字的强大生命力和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还表现在每当汉字遇到生死存废的危机之时,中国人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除危机,令汉字文化的血脉传承既绵延不断又与时俱进。当数字通讯产品大量涌现的时候,人们普遍需要在手机、电话机、机顶盒上输入汉字。在数字键上轻松快捷地“打汉字”,是汉字在数字时代遇到的一个新的“瓶颈”。

为维护祖国文化的传统和尊严,为避免手机上“洋码”流行,影响我国汉字技术的规范,10 多年来,我国数以千计的科学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各展所长,先后向国家申请了数百项专利,以中国人自己对汉字的理解和大胆创新,提出了许多科学、实用的“数字式汉字输入法”并投入实验,向“进口”输入法提出了挑战。这是我国汉字输入技术的第二次革命。

拼音输入 可能导致汉字文化“沙漠化”

汉字除了记载中华民族5000 多年的文化并使之传播外,还对国家的统一、语言的统一,一直并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用拼音输入法,不但容易出现同音错字,而且长期使用拼音输入法容易导致“提笔忘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继续盛行“拼音”输入法,汉字必将因此而形神俱灭,汉字本身所固有的文化遗传基因,也将因拼音输入方式大行其道而丧失殆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许多国家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出现了“汉语热”,“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犹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汉语日渐成为一门世界性语言。然而,在电脑日益普及,拼音输入法日益盛行的情况下,汉字存在着“弃形留音”、“音存意失”的危险。

不可否认,“拼音方案”在为汉字注音和推广普通话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历史性作用。但是,拼音不可能代替汉字。周恩来总理在1958年就曾说过:“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来为汉字注音和推广普通话的,它不是用来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

进口手机的拼音输入法之所以十分流行,自有其历史原因。一是因为我国的小学生普遍掌握了汉字拼音法;二是因为电脑、手机进入中国太快、太突然,而我们关于输入法的科研和教学未能跟上形势,致使大多数读过书的人,特别是北方人,似乎不用学习就会使用拼音输入法。从应用和现实出发,汉字输入法终究应该是音码、形码二者“双轨并行”、相辅相成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普遍使用“音码”而全然忽视了形码!而对于由此造成的各种问题的严重性,目前,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还普遍认识不足。

现实情况确实令人担忧。大量事实表明,在我国当前的文字产品中,“同音错字”比比皆是:“勤王之师”变成“擒王之师”,“神舟6 号”变成“神州6 号”,“乱了纲常”变成“乱了肛肠”……

青少年长期使用拼音输入法,有可能使汉字的形神意义对下一代的影响日益淡化。因为在字母键盘上,英语的输入,就等于是书写英文,不存在“提笔忘字”的问题。而汉字的拼音输入,则是先输入与汉字的笔画字形特征毫无关联的拼音字母,再在许多个同音字里面寻找所要的字,输入的是音,并不是书写的字,输入的是字母,不是汉字的笔画。

拼音是无法替代汉字的!汉语中不计声调的有效拼音只有400来种,而国家标准最基本的“简体汉字集”有6763 个字;国家标准大字符集GB18030-2005,则有70195 个汉字,平均每个读音有将近175个字,拼音与字形不可能对应,是显而易见的。

实际上,汉字的“音”相当于衣服,“形”才是身体。正像是175个人穿上同样的衣服(音同),既不能说是同一个人,也不能按“衣服”找到某个人一样。所以,对汉字来说,“弃形留音”,就等于“舍身存衣”。拼音输入法离开了对汉字造字元素的直接思考和运用,是当前汉字呈现“沙漠化”趋势的根本原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继续盛行拼音输入法,汉字必将因此而形神俱灭,汉字本身所固有的文化遗传基因,也将因拼音输入方式大行其道而丧失殆尽。

汉字的独特性及其在中华民族文化大一统格局中的地位,决定了汉字不能走“拼音化”的道路。汉字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是任何其他历史文化遗产所无法比拟的。汉字除了记载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化并使之传播外,还对国家的统一、语言的统一,一直并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说:“造成中华文化核心的是汉字,而且成为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汉字所包含的共同历史纪录、共同文化传承、共同语言交流、共同礼仪规制,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统一性。这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最深层的文化基石和最具活力的文化脉络。在人类历史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的今天,汉字所蕴含的这一深刻的文化意义更为凸显。

我国急需在手机上普及科学、实用、灵巧的形码输入法,不能任由“洋码”和拼音输入法恣意流行,销蚀汉字文化。

洋码奔腾 与国情和文化格格不入

我国数以亿计的手机,每部手机要交1~2 美元的输入法专利费,每年就是几十亿元人民币。而这些输入法,既远离了中国的国情,也远离了汉字的文化传统和背景,无论从技术上或是从应用上,存在的问题都是相当严重的。

新世纪开端,手机及个人终端通信产品已迅速地成为信息技术的“领衔主角”。据统计,我国已有5 亿多部手机,每年发送的短信息达5000 亿条,即便每条短信只有6 个汉字,也将有3万亿个汉字需要在手机上输入。

热爱汉字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天性。喜欢在手机上彰显文采、打字传情,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短信国。

然而,手机是外国人发明的,一开始核心技术就全部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汉字输入法自然也是“洋码”。外商们早已看准了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汉字输入法市场,在此领域攻城掠地,势头强劲。数以亿计的手机,每部手机要收1~2 美元的输入法专利费,每年就是几十亿元人民币。与本土文化密切相关的手机汉字输入技术,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经济效益,若拱手让于外商,断非汉字文化宗主国——中国之福。

这些“洋码”怎么样呢?调查表明,“洋码”全然无视20 多年来中国人在汉字信息处理领域取得的科技成就,在国外“闭门造车”设计汉字输入法推行到中国来。这些输入法,既远离了中国的国情,也远离了汉字的文化传统和背景,无论从技术上或是从应用上,存在的问题都是相当严重的。比如,笔画分类,国家标准规定的汉字基本笔画是“一丨丿丶乙”5 种,可是“洋码”输入法中,单笔画分7 种、8 种、9 种的都有;再如,取码方法、字集大小等,“洋码”许多地方不符合我国的文字规范,致使其科学性、实用性普遍不受欢迎。

即使这样的“洋码”,中国人也是要缴专利费的。结果是外商凭借知识产权把专利费拿走了,却把既缺乏科学性,用起来又费劲的输入法留给了我们。“洋码”对我国文字技术造成的混乱,给广大用户造成的沉重负担,是不能仅用金钱来计算的。

在高科技核心技术竞争力方面,在涉及汉字的技术领域,我们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尽快改变我国手机使用“进口”汉字输入法的局面,尽快优选并采用科学、实用、灵巧的,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汉字输入法,已是我国各界人士和亿万手机用户的共同呼唤。

正本清源 国产手机汉字输入法结硕果

从1998 年起,由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先生申请并获得了5 项发明专利的“数字王码”系列输入法,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代表。“手写输入”近年来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许多中老年人提供了便利。因为“数字王码”和“手写”输入法是用“键”和“笔”来“写”,自然不会导致“提笔忘字”,对巩固汉字文化将发挥很好的作用。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汉字的“数字化输入”便成为国人广泛的社会需求。在“洋码”凭借其硬件优势和知识产权“独往独来”的情况下,我国的科学工作者早就开始了汉字“数字化输入”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据不完全统计,20 年来,在中国专利局申请专利的“汉字输入数字键盘”或“数字化输入方案”就有300多种。其中,从1998 年起,由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先生申请并获得了5 项发明专利的“数字王码”系列输入法,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代表。“数字王码”已经通过了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标准化检测,100%符合国家标准。不仅可用于电脑的汉字输入,也完全适用于手机的汉字输入。

“数字王码”之中按“前四末一”输入的“王码5 键”输入法,是一条走彻底普及路线的新发明。与现行手机上“逐个打笔画”的输入法根本不同。这项新发明基于对汉字笔画编码法的理论创新,其发明点在于:在符合国家标准的5 种基本笔画之外,在6 键上增加了一个组字频度和使用频度同时最高的“口”,共用6个数字键上的“一丨丿丶乙口”6 个码元,任一汉字只取“前四个和最后一个”,最多5 键便可输入,其核心技术是“口不拆”和按“前四末一”取码的“右手法则”,这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项重大创新。

这项发明在简单易学和减少重码两个方面,同时取得了质的跨越,既是简易、高效、灵巧的实用化汉字输入法,也是“见字知码”的汉字查字法。例如,“高”:共10个笔画,只要直观地打“前四末一”的“丶一口丨口”共5 个键就可输入,输入码和查字码都是41626;“耀”:共有20 个笔画,只打“前四末一”的“丨丶丿一一”5 个键就可输入,输入码和查字码都是24311。

此外,“手写输入”近年来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许多中老年人提供了便利。因为是用“笔”来写,自然不会导致“提笔忘字”,对巩固汉字文化也将发挥很好的作用。

“数字王码”与“手写”输入法的问世和大面积推广,标志着我国手机汉字输入技术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我国手机汉字输入技术实现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手机键盘 数字王码显英雄本色

在手机数字键上,标示出汉字的5 种基本笔画和“口”之后,用“数字王码”输入法就可以像“依笔顺写字”一样,原来用笔写,现在用键写,别无二致。正因为用笔画方式“输入”汉字,等同于“写字”,就像在英文字母键盘上输入英文不会导致“提笔忘字”一样,自然可以强固汉字之本。

计算机出现之后,汉字之所以被认为“拙劣”,甚至有人主张“应当废除汉字”,主要是因为汉字难以在26 个字母键盘上直接输入。实际上,包括五笔字型在内,一切汉字编码输入法,都不曾“直接”地输入汉字,都是把汉字理解为一个个“方块积木”,采用上百个部件(字根)安置在字母键上,按照取码规则取出几个码, 按键输入汉字。用这种方法输入汉字的最大好处是不必为汉字制造专用键盘,省却了惊人的键盘费用。但是,这种方法不是“直接”输入汉字,而是“拐了个弯”——间接输入,因此,有人说“影响思维,这种方法要不得!”

王永民近年来的研究披露了一个未曾被揭示,也未曾引起各方注意的事实。在数字键盘上,“拼音”从来都没有“直接输入”。一是因为,8 到9 个数字键上放置了26 个字母(如2 键上放置了ABC,7 键上放置了PQRS),多数字母都不能一次按键输入。比如,要输入一个S,就得把数字键“7”连按4 下;二是因为,输入了“拼音”,许多“同音字”出现,必得挑选找字,既不简单,也不直接,当然影响思维!

然而,在数字键上,标示出汉字的5种基本笔画和“口”之后,用“数字王码”输入法就可以像“依笔顺写字”一样,原来用笔写,现在用键写,别无二致。汉字笔画在数字键上的直观映射,产生了奇妙的作用——会写便会输入,输入和写字保持一致。这种情形,比在数字键上输入英文或拼音,反而是直观、简单得多,根本不会“影响思维”,不会导致“提笔忘字”和汉字“沙漠化”。

可见,在数字键上,就操作而言,输入汉字是轻松快捷、直观简单的,明显地优于输入英文字母,优于拼音输入;英文和拼音输入,在数字键上反而变得费时、费力,需要“拐弯”且效率低下。

此外,正因为用笔画方式“输入”汉字,等同于“写字”,就像在英文字母键盘上输入英文不会导致“提笔忘字”一样,自然可以避免“提笔忘字”而强固汉字之本。这是我国输入法领域理论研究和自主创新的硕果。

汉字更适合数字化输入。这是一个重大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数字键上,汉字显出英雄本色! 

制定标准 规范国产手机汉字输入法刻不容缓

信息时代各项技术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任何手机,只要“汉字输入”不好用,中国人就有理由认为它不符合中国国情。为了规范我国的汉字技术,为了遏止“洋码奔腾”影响汉字文化,为了解决亿万手机用户“打字难”的现实问题,引导或讨论制定国产手机汉字输入法标准刻不容缓。

为了维护并弘扬汉字文化,避免因“洋码”和拼音输入法盛行而诱发的“拼音代替汉字思潮”和“汉字书写遗忘症”,为了遏止汉字“沙漠化”日渐扩大的趋势,实现我国自主创新的汉字输入法的规范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我们建议尽早推出科学实用、有广大用户基础的汉字形码技术,确定汉字输入技术的统一标准,包括“高效输入法”和“数字式输入法”的国家标准。

我国手机汉字输入法的现状有忧有喜。忧的是直到目前,“洋码”无视其输入法对我国汉字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继续以手机进口和机芯进口的方式垄断着手机汉字输入法的绝大部分市场;喜的是经过近10年的科研攻关,“数字王码”等国产的手机汉字输入法已经通过了国家标准化检测,不仅实现了重大的理论突破,构建了国产手机汉字输入法的理论框架,而且也完成了“王码春雨”这样的软件开发,供广大手机使用者直接从网上下载安装,不仅可以解决当前许多人用手机打字难的问题,而且因为是“形码”,打字等于写字,所以,对传承弘扬汉字文化,避免“提笔忘字”,遏止汉字“沙漠化”,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信息时代各项技术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没有标准或标准本身不“标准”,不仅将影响技术发展和文化进步,还将影响产业和经济增长。涉及汉字的技术,都与我国的科学、文化、教育产业息息相关,其标准制定就更为重要。

“多语种输入”,能输入100个语种的文字,是某些“进口”输入法的一个优势。但那只是产品配置问题,对中国人来说,最重要、最迫切的当然是汉字输入法。有谁能同时使用100 个语种?只要“汉字输入”不好用,中国人就有理由认为它不符合中国国情。我们认为,为了规范我国的汉字技术,为了遏止“洋码奔腾”影响汉字文化,为了解决亿万手机用户“打字难”的现实问题,引导或讨论制定国产手机汉字输入法标准,恰逢其时。

那么,什么样的输入法才能成为“标准”呢?或者说,手机汉字输入法的“标准”,要符合什么条件呢?我们认为至少要符合以下几条。

(1)具备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避免在信息产业和教育产业中,没完没了地向外商缴纳专利费。

(2)符合我国的语言文字规范,有利于汉字文化的传承和国际应用。

(3)简单易学、实用高效、操作灵巧、便于普及,在数字键上,虽不追求“五笔字型”那样的高速度,但一定要比拼音输入法快得多。

(4)具备科学体系的完备性,作为简单易学的普及型输入法,要有高效型的输入法与之配套,形成理论一致、方法相类的科学体系。

(5)经过大规模的社会化的实践检验,有广大的用户基础。

制定国产手机汉字输入法的国家标准,是一件关系到我国汉字文化、信息技术和文化教育的大事,其制定必须坚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科学、严肃、公正地分步实施。可以先推荐、后评议、再试用,最后由国家相关部门发文确认等。

这项国家标准的推出,一定要公正、公平、公开。既要有专家认证,更要有用户基础;不能炒作,不能商业化,不能浮夸。无论是竞争还是遴选,最终起作用的,只能靠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用户的认可。

推广普及 汉字输入法应从中小学教育开始

汉字输入法,就是信息时代中国人的书写法。只有将符合国情的汉字输入法尽早纳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并向国内外同步推进汉字输入技术的学校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汉字教学中“会认不会写、会认不会打”、汉字日益“沙漠化”的局面。

在我国汉字输入技术取得两次重大突破之后,我们要从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在社会上大力倡导“爱汉字,就是爱祖国”。在推动我国以“形码”为主的汉字输入技术国家标准的制定的同时,应该把“形码汉字输入技术”,纳入全国小学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之中。

汉字输入法,就是信息时代中国人的书写法。汉字输入法的规范和统一,最根本的措施是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上小学起,每认一个字,就会写、会读、会打、会查。多年来,我国小学教育一般是用1~2年的时间学习拼音,这对读音、认字无疑有重要作用。但是,这并不能解决写字和打字的问题。为此,我们建议,将通过国家检测、符合规范的“形码”输入技术,尽早纳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并向国内外同步推进汉字输入技术的学校教育之中,从根本上改变汉字教学中“会认不会写、会认不会打”、汉字日益“沙漠化”的局面。

出于对汉字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关心,我们担忧当前我国手机“洋码”盛行的负面影响。我们认为,我国手机汉字输入法的国产化,不仅是紧迫的,也完全是可行的;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学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化问题和经济问题。我们希望上述观点能够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和讨论,希望各界人士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深入讨论,百花齐放,献计献策,积极推动我国手机汉字输入法的国产化和标准化进程。果能如此,应是民之福祉,国之幸事。

 

 

【关闭本页】